驻村干部陈安平

2016-11-07 07:01潘希来
当代贵州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安平黔南州硬骨头

潘希来

“安平,你愿意选哪个村?”

“哪里最苦,我就到哪里!”

“那你就去龙山镇路最差、最落后的摆谷六村吧。”

摆谷六村地处高寒地带,距黔南州龙里县城36公里,是一个由6个村民组700多人组成的村子,村民都姓唐。

因为路况太差,村民到县城赶集都靠步行,来回要十个小时。2013年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成了龙里扶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让很多驻村干部望而生畏。

然而,四十出头的布依族汉子陈平安偏偏选中摆谷六,并用满腔的热情在苗乡干了一年又一年,从来不哼一声苦。

2013年3月,来自黔南州水务局派驻龙里县的驻村干部陈安平,已完成了在龙山镇水桥村的挂职任务,原本可以选择回家与妻儿团聚的他,却不顾亲人反对,于2014年3月申请留下来,继续扎根龙里。

再次接受组织任命后的第二天,陈安平一个人开车来到所谓路最差、最落后的地方看看。那一天,他还没到达村里,轮胎就破了两个。凭他的经验判断,路,就是邪块“硬骨头”。

“乡亲们,要是路修不通,我就不走了!”性格豪爽的陈安平当着大家的面立下“军令状”。

陈安平兑现了承诺,他争取到了桥尾村到摆谷六村15公里的通村公路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

2015年3月,一年的驻村工作即将结束。他说:“路不通。我不走;‘穷帽不摘,我更不能走!”

2015年以来,他争取到项目资金,带领村民发展林下养鸡2000只,水库养鱼1万尾;人秋后,他动员全村种植秋冬莴笋100亩和豌豆50亩;过了寒冬,他又计划种植刺梨1500亩和土豆200亩,想方设法为群众“拔穷根”。

“陈书记对摆谷六的好,我们说不完。但我们会编成苗歌,唱下去。”摆谷村的村民们说。

猜你喜欢
安平黔南州硬骨头
春日花田映红颜
为民办实事,要敢于挑硬骨头啃
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
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赴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协会交流工作
生的希望
安平:万亩油菜丰收
啃下这块“硬骨头”,才是合格党员
黔南州各县认真贯彻落实州离退休干部工作会议精神
2014深改元年
第一次学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