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

2016-11-07 19:32肖洁丽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百鸟朝凤风格特点曲式结构

肖洁丽

摘   要:本文主要从风格和曲式方面浅谈并分析《百鸟朝凤》这首钢琴曲,以不同的角度加以展示。《百鸟朝凤》采用中国传统乐曲的手法对原曲中的旋律和段落做了适合钢琴演奏技法的调整,综合多种艺术形式,造就了这一中国钢琴音乐中的巅峰之作。

关键词:钢琴曲;《百鸟朝凤》;风格特点;曲式结构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6-0104-01

中国,一个音乐的故乡。《乐记》,是我国最早的音乐理论专著,这本史书详细的表述了音乐的本质和特征,音乐跟政治以及生活的关系。191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部《进行曲集》,据考证它是我国目前为止最早出版的一本钢琴教材,在音乐道路如此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民族孕育了各种各样具有独特形式的音乐审美观念,在19世纪中叶,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在碰撞中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在借鉴了西方古典乐曲的基础上充分融入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丰富了中国钢琴音乐的表现形式。中国钢琴音乐,以民族性、指导性和抒情性等为主要特色,在中国听众中被普遍接受和广泛好评。

一、背景与结构

《百鸟朝凤》,它原是我国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区流行的汉语民间合奏乐曲,它是用百鸟和鸣类热情欢快的旋律表现大自然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山东菏泽专区代表队在1953年春以唢呐独奏的表演形式参加了全国会演,一炮而红。后来经过我国唢呐表演艺术家任同祥老师精心改编,以此成为我国唢呐独奏中的经典曲目之一。唢呐是很具有我国民族气息的乐器之一,其演奏乐曲明快轻松,音色独特,穿透力强,不但能表现欢快情感,也可突出低沉悲伤的感情,模仿细腻的虫鸣鸟叫更是唢呐的一大特色之一。唢呐曲风的《百鸟朝凤》完全诠释了唢呐的特点,它生动的模仿了各种鸟叫的声音,生动活泼,热情欢快。全首曲目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以缓慢抒情的乐曲开头,模仿鸟儿们互相倾述,对鸣对答,呈现调皮活泼路线,速度从中曲转为轻快;第二部分的乐曲以欢快轻盈的节奏进行,速度较第一部分加快很多,用唢呐争鸣展示惟妙惟肖的声声鸟鸣,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最后一部分是整部乐章的高潮部分,着重描绘百鸟争鸣的热烈场面,把乐曲演奏推向顶点,展现一副栩栩如生的绚丽画卷。

1973年,我国著名作曲家王建中老师在《百鸟朝凤》原有的唢呐曲风上把它改编成为钢琴独奏曲,展示出了国人在音乐创作上的极大突破,引起了国内音乐艺术家的纷纷关注,怎样可以把中国民间乐曲和西方乐器完美结合,无论是在作曲技巧还是演奏技法上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王建中老师采用创新的演奏方式重新展示这一乐曲,为这首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乐曲赋予了新的生命,也带给了大家一种全新的欣赏方式,让国人对中西音乐的理解更上一层楼,更是开创了中国钢琴乐创造道路的先锋。音乐是一种可以引发听众内心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作曲家们的创作思想来源于自身对环境、生活和社会的体会和理解,它用不同的音乐创作方式和表现手法来表达作曲家的内心情感,将听众带入自己的音乐世界,和听众达到情感共鸣并获得艺术上的听觉享受。钢琴曲《百鸟朝凤》成功保留了中华民传统音乐的特点,继承了原著中的情感,同时灵活运用钢琴技法,纯四纯五纯八度和旋的加入和装饰音、颤音的融合,用钢琴乐特有的节奏感,琶音等钢琴的演奏技巧加以纯熟演绎。钢琴曲《百鸟朝凤》在曲式结构上承袭了中华民族曲式多段体式的特点,更是很好的处理了段落间的衔接,将钢琴曲中整体结构的层次和乐曲饱满度等特点发挥出来,让每个段落衔接部位圆滑呈现,流动性强,整体结构上更加紧密。

二、节奏、和声和表现手法

钢琴曲《百鸟朝凤》很好的凸显了中国音乐作品随意而风格自由的意蕴,其中和声旋律给予了这首曲子饱满的音色,立体感强烈,色彩丰富,我国民族音乐的曲风和创作中在调式方面是五声性体系与大小调体系并存着的,此类音乐作品中普遍存在三度结合与二度四度五度结合同在、和声连接的功能性与色彩性并重的情况,但无论是作为伴奏还是旋律陈述,都有和三度六度结合音响效果所不同的民族音乐韵味,具有强烈的东方音乐色彩。装饰音在本首曲目中是一个亮点,更是模仿白鸟争鸣的着重技法,它的特点在乐曲中连同主音同比关键,有单纯的鸟鸣、与和旋同时表现的鸣声在山谷深林中回荡,还有高潮部分的百鸟争鸣等,演奏中手法指速很快,音域狭窄,手指灵活多变,触键的灵敏度和节奏感极强,下键短促沉稳,以强弱不同的效果反复联系,给听众一道不可多得的音乐盛宴。

三、结论

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前者为追求主观情感的表达,对客观的事物加以自身的认识后反映出来,后者则更着重于简单直接的表述,西方的古典浪漫主义对中国钢琴乐的创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自20世纪初,我国钢琴乐就开始了漫长的探索之路,现在的流行音乐很多用到钢琴的演绎,钢琴乐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民族音乐改编为钢琴曲是一种音乐的延伸和延续发展,是音乐艺术与时代文化相适应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柳良.音乐之旅[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

[2]王建中.王建中钢琴作品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3]胡向阳.音乐欣赏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陈家齐.唢呐传统乐曲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百鸟朝凤风格特点曲式结构
试论加强播音主持艺术魅力的培养途径
电视剧中的音乐叙事作用浅析
《百鸟朝凤》的前世今生
《百鸟朝凤》对“西部电影”风格的坚守
和声曲式分析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及发展变化
浅析女高音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风格与艺术处理
舒伯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D850)第一乐章创作特点分析
莫让《百鸟朝凤》下跪重演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OP.10 No.2 第一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