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类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6-11-09 05:39武青海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武青海

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主要任务是要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需求,高校是人才的培养基地,具有创新创业思想的青年将从这里开启创新创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践教学体系等多个方面构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业团队

1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农业类院校既坚持以教书育人为本,通过教学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又完成服务地方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任务。农业院校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学科的专向性,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涉农学科达到60%左右,如特种动物专业,主要针对吉林地区的特种动物养殖、繁育等;二是教育对象的“专业思想”性,学生多数来自于农村或者不发达地区,因此学生到农业院校一直想着回到农村做基层服务工作,创新创业意识需要培养。农业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孵化园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实践平台,大学生科技孵化园在学生创业过程中起到“孵化器”的作用。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2.1 明确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科学定位是关键。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突出以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为主线,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为一体,以专业基础与专业能力为核心,注重行业应用能力的系统化训练,培养下得去、稳得住、干得好的创新创业人才。在实践能力训练方面,要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鼓励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参加创新性技能大赛,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重点训练学生解决上程实际问题、开发上程项目的综合能力,学校为大学生设立创新项目,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自主参加立项申请,进而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2.2 构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教学体系

2.2.1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行业接轨,创新人才培养思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会进入国家电网、电气设备制造公司等行业,行业对专业要求比较严格。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上能够突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以大学生创新项目(团队)、创业团队培养为突破口,研究学科发展前景,结合专业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工程项目,优化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应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在课程设计、创新项目完成过程中形成“知识+技能+创新创业职业精神”的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并逐步优化创业团队组合,实现创业团队、创新思维的孵化作用。

2.2.2 创新教学方法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学校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由于该专业对实验设备要求较精细,学校现有的设备能够满足学生的整体需求。学校整合实验资源,采取小台套大循环任课方式,保证专业学生都能积极完成实验。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采取辅导员+专业导师+思政导师相结合的“一导二师”制。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思想政治课采用5分钟现场播报+课堂笔记的形式,专业课采用平时(40%)+期末(60%)计入总成绩的形式,注重学生平时实验课程的动手能力。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到企业认知学习,专业采用3+1培养方式,学生学习第四学年将从企业聘请项目经理来校上课,针对专业实际情况、市场所需,将真实的职业环境引入教学。从实验、课程设计到项目研发;从企业认知、企业文化学习到参与公司项目研发;从大学生创新项目申报到毕业设计等环节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2.3 改变考核方式

创新创业为“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导向,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知识要求要进行全面分析,以任务驱动形式融入培养方案,并在相应的课程体系中体现。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成立吉林市创业基础培训班,开设“创新创业”的专项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创新创业”教育,通过“鼎立学院”、凌阳爱普科技公司等20余家企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企业实习,企业文化学习,使学生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发展情况,熟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企业运作模式,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学校开设20学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职业规划进行指导,第四年的课程考核由企业完成。

2.3 构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灾践教学体系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是高等学校培养的任务,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占全部课程比例40%左右。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企业认知、工程设计实践四部分组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以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等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教学的全方位立体开展,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创新创业人才一培养的重要保障。

3 结束语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高等教育下,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高等学校育人的主要主旨,在创新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等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校将会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高校、立体平台,为大学生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周海波.上科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3(06).

[2]杨丽荣.具有行业特色的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07).

[3]宋建伟等.“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材教法,2015(07).

作者简介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101

猜你喜欢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试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作现状及“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建设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立体裁剪教学的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