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11-09 05:55李洪俊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是大学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科目,是大学生走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点内容。英语教学中要注意的是对学生创新意识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对于中外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互评互测,增强合作能力、团体意识。本文即针对高校英语教学的相关问题,旨在为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出相关建议,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外语人才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英语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目前的高校英语教学较多的侧重于英语语言与技能的学习,日常的主要课程内容基本都是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练习。其中当然也存在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教学,但不得不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逐渐连为一个整体,创新型人才才是世界各国真正需要的资源。可见,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需要直面的重要问题。创新型人才要有极大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要有与众不同的创新意识,而批判性思维则是这一切的前提与基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在某一个阶段就能够达到某一目标的,它需要教师在课程进行中不断地渗透与引导。而且高校英语课程科目中占有较大比重,如果充分利用,对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是非常有益的。就目前对批判性思维相关理论的认识来看,其主要内容可分为认知技能与情感意向两方面。前者主要是指学生看待问题的分析、理解、论证能力等方面;后者则主要是指学生对待问题或者权威敢于质疑的勇气、谦逊坚持的品质以及多种角度考虑的情商等。作为英语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与课程活动时要注意把握批判性思维的相关内容,注重引导与培养,将批判性思维融入阅读、写作、听力等活动中,具体环节可从以下方面出发。

1 鼓励学生多提问,对中外文化学会宽容,敢于质疑

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实质就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培养,这要求学生善于观察,对某一问题反复思考,敢于质疑,并在不断探索中找到新观点、新方法。教师应当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态度,尤其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使学生明确到即使是课本教材也不一定是真理,也会存在其某方面的偏差。而且对于一部分英语文章,都有作者的独特判断与某一方面的观点。因此,我们应当对文章有全面的理解,可以从各个方面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在经过自己的一番研究论证,从而得到自己的观点、立场与感悟,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时不应仅仅让学生以肯定或否定来完成需要他们自己探索而得出结论的问题,而要通过层层引导,鼓励学生勇于提问、质疑,并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除此之外,教师可从整篇文章出发,而不仅仅是从某一句或者某一段,否则这很容易断章取义,而失去文章想要表达真正的含义。对于英语文章的虚构与现实内容,教师首先应有自己的判断,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来怀疑与提问,并通过师生的一同探讨来得到新的结论。

2 增加设计讨论与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英语教学形式将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通过分组讨论或者组织辩论的形式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对相关话题深入思考,多角度理解,且学生们在不断地交流与互动中一同分析与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集体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前根据教材内容与课程目标为学生们选定一个话题,组织他们根据话题进行相关讨论或辩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不断的论证中找到最佳答案。

3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让学生参与互评互学模式

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困扰很多学生学习的一大问题。有效采取同伴互评的方式有益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通过对同伴作文的阅读及修改来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并学习对方的写作优点,从而增强自己的评判与写作能力。同伴互评的方式是学生之间较为容易接受的一种评价方式,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他们会以更为严谨、负责、批判的眼光来对待每一份同伴的作文,从文章的内容、结构、主题等方面来宏观分析文章的合理性与衔接的恰当性。总之,他们更容易从中发现同伴作文的优缺点,从中进行自我学习,也增强了批判性思维能力。从微观来说,学生之中的作文常常会存在语法、拼写、用词上的错误且常常被忽视,即使进行修改也往往检查不出来。而通过同伴互评这种方式则可以使他们更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不仅如此,学生们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同伴互评模式中,他们以批判性的角度来对待其他学生的作文,从中发现问题,帮助他们进行改正,密切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事实证明,同伴互评进行写作教学评判,是有益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是有益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

4 小结

综上所述,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前提与基础。单独的课程或者训练模式是难以完成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因此,需要高校与教育人员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融入课程教学中,使二者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探索欲望与创新思维。英语教师作为与学生直接沟通的教学组织者,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敢于提问、勇于质疑、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在不断分析、解决、论证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批判思维能力。有效利用同伴互评模式,提高学生的交流、评判与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健康向上、公正平等、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新秤.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意义与策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2]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J]. 外语教学,2005(01).

[3]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作者简介

李洪俊(1980-),女,现为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与教学。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能力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英语口语和批判性思维教学初探
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英语多文体阅读教学中的培养
真实·思辨·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