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

2016-11-09 06:13刘畅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双语教育学前儿童实施策略

我国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已逐渐受到重视,但仍存在科学理论基础薄弱,对双语教育的理解不到位、偏差较大等现象。本文介绍了学前双语教育的概念、理论基础、必要性以及面临的问题,对学前儿童双语教学的实施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学前儿童;双语教育;实施策略

现代社会是一个双语以至多语言的社会,语言的多样性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它是实现人类共同进步繁荣的重要举措,是缩小各民族之间文化教育差距的重要路径,人们对双语教育的低龄化进程也达成了共识,进而,开展学前儿童双语教育也成为了我国学前语言教育的重要版图。

1 双语教育的概念和必要性

“双语教育”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种早期语言教育形式。“双语”的英文表达为“bilingual”,意为两种语言。在两种语言中,通常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另一种往往是后天学习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早在公元一世纪的古罗马时期,著名的法学家、教育家昆体良,首次提出了“双语教育”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我们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高水平的外语语言沟通和交际能力,大部分教育学家和生理学家认为:幼儿期是人类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外语学习基础应从小进行培养,学前阶段的双语教育成为了人类教育及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势不可挡。

2 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

研究统计,双语儿童能够较早、较好地运用抽象思维,能够分辨与问题有关的相关信息,鉴别和问题无关系的相关信息。如在某测验中,儿童可以不受积木体积大小的影响进行计算,双语儿童在4岁时就能做到,而单语儿童要5岁才能完成。孩子在正式上学之前的时间是人生的启蒙阶段,他们这个时候的智力处在一个正在打基础的过程,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应该是在发展母语的同时,进行的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也就是说在幼儿全天的生活中,在学习母语的基础上,注重营造良好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通过运用和开发幼儿感兴趣的形式,将第二语言的意识灌输给幼儿,培养他们对第二语言的初步感受,促进幼儿对语言认知的初步发展以及后续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3 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实施策略

3.1 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注重双语教学过程的生成课程

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在科学良好的活动情境中,完成知识目标向能力目标的迁移和转化过程,这恰恰体现了双语教学和课程改革相结合的根本目标。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内容通常来源于日常生活,并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紧密关联。理想的学前双语教育效果是基于对教育目标的正确认识前提的教学内容的适当选择。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类游戏活动的巧妙运用,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语言交际。

3.2 创设良好的双语学习氛围

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形象思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给学前儿童提供更多感知双语的机会和信息,让学前儿童身临于双语环境和情景之中,对学前儿童的双语学习会有很大益处。课堂上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感化孩子们,可以在活动室里设置卡片角、英语角,通过对学过的英语单词画成卡片或游戏方式进行学习。还可以给孩子们放一些动画片,让学前儿童跟着动画片里面的任务自由学习和练习,将双语活动渗透到每天活动的各个环节,在一日活动中提供学前儿童双语练习的机会,对学前儿童更好掌握、运用双语有着重要的作用。

3.3 学前儿童双语教学具体策略

3.3.1 双语教学应游戏化

爱玩儿是幼儿的天性,做游戏可以大大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游戏发生在一定的环境情景中,可观察的行为表现是其外部特征,儿童体验的主动、自愿、自由的特定心理是其内部特点。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双语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各类资源,把教学游戏化,学前儿童在游戏中,伴随着愉悦的情绪完成了双语教学的任务,但是一定要掌握好度,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

3.3.2 双语教学应生活化

每个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孩子更是不容易集中,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进行较长时间的学习,但研究发现孩子们对于模仿比较擅长。学前儿童日常接触的生活内容构成了他们的知识海洋。因此,双语教育的内容应该贯穿在孩子的生活中,对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实施应贯穿在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收获。

3.3.3 双语教学情景化

尽量尝试创新,如:在课堂上营造模拟环境,教师戴起厨师帽,拿起在课堂中少见,但现实生活中却常见的锅,碗,勺子,鸡蛋,调料等材料去实际操作,孩子们的兴趣立刻就能被带动起来,孩子也会充满新鲜和欣喜感,注意力马上可以集中,求知欲也被调动起来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设置合适的恰当的情景可以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动机,是成功实现儿童双语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学前儿童在表演情景中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获得了情感、认知、个性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4 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问题

4.1 注重学前儿童特性,培养双语学习兴趣

学前儿童的学习是一种基于兴趣的学习,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想要保证学前儿童学习双语的效果,培养“兴趣”是首要和关键目标。

4.2 明确双语教育目的,注重学前儿童双语语音、语调的培养

幼儿阶段是人一生发展基础的重要阶段,儿童教育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未来建设人才的素质水平,学前儿童阶段是掌握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这一阶段教育的重点在于儿童能够正确地进行恰当的口头表达。学前儿童双语教育应遵循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强调听说领先、以听促说、听说结合的基本原则。

5 结语

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征和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学前儿童实施双语教育十分重要,也是切实可行的。让孩子在语言发育时期就接触第二语言并运用第二语言和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孩子的语言和身心发展具有很大益处。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面对不断进步的时代,为了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实施“双语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任良玉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4(03):78-79.

[2]余珍有.幼儿园英语活动的理论定位[J].早期教育,2002(12).

[3]潘章仙.对我国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J].早期教育,2003(12).

作者简介

刘畅(1987-),女,曾经于辽宁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获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现为大连市甘井子区魅力之城幼儿园一级教师。

作者单位

大连市甘井子区万科魅力之城幼儿园 辽宁省大连市 116034

猜你喜欢
双语教育学前儿童实施策略
加强督导,让“双语教育”回归本源
浅论语言能力与文化知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内蒙古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调查与反思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澳大利亚沉浸式双语教育与我国双语教育区别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