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2016-11-09 06:55韩涛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方式

韩涛

思想品德课程旨在培养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中学学校的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文章第一部分主要提出了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条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教学方式;实践教学

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是提高中学生品德素养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对中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健康发展。因此,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1 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在很多中学思想品德课上,教师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递式教学,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边听边记,教师几乎占用了全部的课堂时间,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氛围也变得十分沉闷。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使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学生对于一知半解的知识也是死记硬背,缺乏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对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有很大阻碍作用。除此之外,大多思想政治教师大多时候都是照本宣科,与当前的政治时事联系很少。尽管一些年轻教师可能会结合多媒体等设备进行教学,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一些生气,但仍然主要以讲解教材内容为主,使课堂教学十分枯燥、乏味。

1.2 教学实践活动缺乏

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够有效提高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中学更加偏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活动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作用。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置旨在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当前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多的是应试教育,是为了使学生在考核中取得更高的分数。因此学校实施的教学活动也大多是理论教学活动,很少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实践。而对于这种教学形式,学生很难将表面性质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对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也是十分不利的。

1.3 考核方式单一

判断一个人思想品质不能单以其掌握的思想品德理论知识水平为标准。而判断中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水平也不应单纯的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来鉴定。但是以我国当前教育的考核情况来看,大多学校主要以试卷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考核。这种以一个简单的分数来评定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因为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应从学生的考试成绩、日常表现、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对于平时表现良好、道德素质较高的学生,尽管其考试成绩不高也不能说明该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其思想道德课程学的不透彻。同时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很难实现中学思想道德教学的实效性。

2 提高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2.1 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中学学校可以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加强师生之间在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的过程不应只是教师传递知识的过程,应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对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疑问或不足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其次,积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在在遵循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旨在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提高中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通过创建教学情境,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2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首先,加强对中学生的时政教育。鼓励学生经常关注当前的国际形势及国家的方针政策等。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以社会时事为基础的,将理论知识与社会时政相结合起来,有助于中学生对思想道德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抓住中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对社会形势、社会时政进行分析讲解,避免学生对政治时事的排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次,经常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不应积极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经常走入社会,使中学生对理论知识能够进行深层次的了解。例如开展学生下乡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中国文化遗址等,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2.3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标准

为了保证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中学学校应摒弃传统的考试方法,改进考核模式,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客观的评价。在考核中,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日常表现等进行综合考核,以达到提高中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除此之外,中学学校可以采取开放式的考核,并使课堂教学同社会这个大课堂相结合起来,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绩作为学生最终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实现中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滨.试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四种力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2).

[2]贾少英.试论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几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1).

[3]朱云生,熊礼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效用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1).

[4]陈友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1).

[5]柳礼泉,黄艳.加强教学研究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6).

[6]叶华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理性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江都市江都区仙女镇张纲中学 江苏省江都市 225212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