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2016-11-09 08:25刘艳冰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育水平农村学前教育

刘艳冰

我国已提出要在未来十年内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并在为之不懈努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要普及农村广大幼儿的学前教育的任务任重道远。就我省情况看,我省14个市共有44个农村乡镇,据官方统计,这些乡镇的学前教育机构严重不足,且大多属于民办,师资和教学质量呈现出严重不足。且由于经费等相关问题,乡镇中心幼儿园数量十分有限,且办园条件和水平都相对较低,教师待遇、福利等问题不足,也导致了教师流动性大。为改善农村的学前教育条件,应形成“省级统筹、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跟方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发展;教育水平

1 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现状问题

1.1 农村幼儿园的分布不合理

农村幼儿园分布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农村幼儿园的覆盖面不够广泛,其次是民办幼儿园居多,政府办园严重不足。据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近几年辽宁省内的农村幼儿园数量在逐年提升,取得一定的进步,并逐渐形成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村(校)幼儿园(班)为主体,以灵活多样的学前教育形式为补充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格局。但是仍存在23.1%的乡镇没有中心幼儿园,且村幼儿园也在距离较远的区域,很难满足幼儿的教育需求。目前我省由政府设立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大多在乡镇中心区域,一些相对偏远的乡村很难实现就近入学。而随着小学的区域整体化,一些幼儿园也随着解散。导致目前乡镇中一些没有资质的黑园占据市场。

1.2 乡镇幼儿园办学条件不足,难以起到示范作用

据相关部门统计,我省的乡村学前教育园区规模很难满足乡镇的生源状况。尽管有一些地区在进行扩建或改建,但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园区规模总体水平仍十分落后,活动场所、相关书籍、设施设备方面也是十分匮乏。究其原因,主要就是资金不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本就无法与城市相比,财政拨款也十分有限,加剧了农村学前教育水平的不足。而由此产生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很多家长都开始对乡镇的学前教育水平失去信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而学前教育是孩子教育生涯的起点,不会有家长愿意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1.3 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相对低下,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农村的幼儿教师大多是中专和高中学历,且有很大一部分都没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十一五期间就提出要对幼儿教师进行在培训,并纳入教育工程之中,但是农村幼儿教师仍有接近40%没参加过相关培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是农村幼儿园管理者的意识不够,对于教师培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其次农村的幼儿园收入微薄,大多靠国家政府补贴,没有多余的费用进行培训,还有就是农村的幼儿教师大多没有编制,流动性十分大,许多经过培训的教师又会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又进一步的加剧了这一问题。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缺乏无形中又加剧了教师素质不足的问题,很难做好幼儿的启蒙教育工作,制约了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2 农村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策略

2.1 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

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将社会力量办学和政府办学结合这一方针对于农村环境似乎不太适用,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农村的社会团体十分少,社会力量也就只要一些条件较好的公民;其次社会办学的主要目的就是盈利,让农村人民的经济实力十分有限,社会办学很难活力,因此也很难建设处价格公平设施较好的学前教育机构;最后一点就是大多的民办园都采用成本核定法进行收费,此种收费类型势必会导致入学费用的增加,不利于学前教育的普及。因此笔者认为农村学前教育应该以政府主导为主。一方面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和水平,另一方面对民办幼儿园进行一个政策的扶持,使民办幼儿园步入正轨。

2.2 建立“省级统筹、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一直按照“谁办园”“谁负担”“谁管理”的模式,但是经过税费改革之后,乡村以及以下机构财力十分有限,同时也缺乏相关的教育人才,因此已经很难承担起学前教育的管理责任。因此若要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建立“省统筹、县主管、县乡共管”的体制,省级统筹就是指省政府要把握好学前教育发展的宏观方向,并设立专项基金进行专门的扶持;以县为主、县乡共管就是指县级政府要直接管理农村学前教育工作,并制定计划,对相关幼儿园教师定期组织培训,实现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落实好各教师的编制问题,解决好其福利制度,稳固好教师力量。

2.3 对农村学前教育机构进行重新规划和建设

第一是要满足适龄儿童的学前教育需求,对于人口、经济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乡镇,最少要建立一所中心幼儿园。同时还要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中心,对其他的小型幼儿园产生示范作用,进行一定的指导,促进其发展。第二是要将乡镇的闲置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并加以利用,大力推进中心村办园模式,促进周边村镇的学前教育开展。因为幼儿本身就有一定的特殊性,十分不适合长途跋涉远离父母的寄宿模式。第三就是对于一些十分偏远,学龄前不足的部分应该成立活动室,定期派相关的教育人员进行培训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晓芬.义务教育的推进对贫困地区幼儿教育的影响[J].学前教育,2010(02).

[2]王杰.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甘肃农村幼儿教师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2009(01).

[3]蔡迎旗,冯晓霞.论我国幼儿教育政策的公平取向及其实现[J].教育与经济,2004(02).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034

猜你喜欢
教育水平农村学前教育
农村学前教师发展困境及策略研究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突破的几点建议
教师素质对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探讨
教师素质对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探讨
农村学前教师发展困境及策略研究
教育资源建设视角下的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解决方案
河南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与教育水平关系研究
加快提升军校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思考
有关加强小学教育管理的措施分析
以县为主积极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