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问题的思考

2016-11-10 16:17马凯丽
南北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业互联网+互联网

马凯丽

【摘    要】从国际背景来看,我们处于从传统社会向全面信息社会的大变革时代,有人甚至将互联网+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而互联网+时代是以信息技术与知识相结合来变革经济的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的转化升级。因此,拥有先进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互联网+时代科技强国的标志。我国的经济总量虽然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科技创新水平很低,传统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已十分有限,这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严重。本论文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研究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大学生创业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创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002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49万人,比2014年增加22万人,大学生就业依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无疑成为大学生走出就业困境的必然选择。互联网作为信息科技时代最重要的连接工具,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因此,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进行创业是大势所趋。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相关理论概述

“互联网+”,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创新融合,具体指的是互联网借助于其信息透明化、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分工深化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等功能特点,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指的是大学生顺应互联网+的趋势,研究新形式、拓展新领域、采用新技术,在充分了解创业的主客观环境的条件下,进行自主创业的一系列活动。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一)理论意义

第一,能够促进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载体与平台的理论研究,完善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内容体系。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德才兼备、富有行动能力的大学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二,能够丰富大学生互联网+时代创业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养。影响创业的因素很多,从宏观上来看,受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创业氛围、科技技术等的影响;从微观上来看,受个人性格特点、身体状况、家庭条件、父母榜样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好的合作伙伴也是创业成功的必备条件,团队精神在创业的中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现实意义

第一,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问题,本研究旨在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借鉴,通过引导大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自主创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缓解了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对于社会造成的压力。第二,创新性人才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力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传统的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由于其生产经营方式的落后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中国。现今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劳动力,而是以创新创业为核心、高效整合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新型商业模式的企业。为缓和传统劳动力与现代商业模式之间的巨大矛盾,社会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机遇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其带来的机遇主要概括为:消费社会的重新构建、用户时间“碎片化”、“长尾”市场潜力日益凸显、大学生知识储备比较全面。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经常会受到各种各样文化的洗礼与冲击,在吸收到优秀文化的同时也会感染上糟粕。大学生创业仍然具有挑战性。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壁垒较多、众筹的应用尚待完善、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较少且生命周期短、大学教育与大学生创业之间相脱节。

四、互联网+时代下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思路与对策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思路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帮助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创业。提出在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下,如何锻炼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努力拓展大学生的创业视野,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风险意识,利用互联网这个创业实践成长平台,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及能力。总结了以下几点思路:充分挖掘长尾市场的力量、利用社交媒体加大对产品的宣传力度、创新创业的思路与策略、创客与企业之间相互合作。

(二)互联网+时代促进大学生创业的途径

本文通过对创业活动的追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揭示实践观与创业的联系,强调在尊重互联网+这个时代背景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有利的主客观因素,克服一切不利因素,迎合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通过对大学生传统创业的分析,发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诸多有利条件,分析总结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优势,结合创业教育、创业政策等有利的方面,探索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捷径。总结出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国家政策的支持、社会(网络)创业基地的建立与完善、高校创业教育的优化、个人就业观念的转变与创业素质的提升、构建保障性高的第三方支付信用机制。

参考文献

[1]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204

[2]陈丽莉,刘若冰.大学生创业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4:1-5

[3]徐小洲等.中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2:174-176

[4]李志永.日本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2:26-29

[5]肖红伟,李剑.大学生创业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9:103

[6](美)吴霁虹·桑德森.众创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5:88-90

[7]李炳安.大学生创业促进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1:261-265

猜你喜欢
创业互联网+互联网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