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诞生在中国》: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生存哲学的诠释

2016-11-14 02:37邢增銮
电影评介 2016年18期
关键词:达娃淘淘藏羚羊

邢增銮

《我们诞生在中国》: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生存哲学的诠释

邢增銮

期待已久的《我们诞生在中国》终于上映了,陆川导演在这部混杂着故事片和纪录片的作品中,讲述了多方面的内容,给观众的启发自然也是多维的。例如,这部影片的拍摄技术足够细腻,选用的题材也在当前主流影视界中独树一帜,作品体现出的生态意识也是不折不扣的热门话题,等等。这正是一部优秀影视作品的价值所在,不同的观众可以从各自所需的角度去挖掘它的意义。角度有别,收获自然不同,但是秉承求同存异的原则,我们仍然不难在“存异”的基础上寻求某些相同的感受。在周迅冷静又深沉的旁白中,反复听到“生命”这个字眼,很明显,这是整个影片在反复强调的要素。对作品中“生命”所包含的相关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便可以发掘《我们诞生在中国》最根本的哲学意蕴。

这部影片对于“生命”价值的表述,可谓着墨颇多。既通过五种中国特色的代表动物(丹顶鹤、熊猫、雪豹、藏羚羊、金丝猴)的影像描述加以表达,也借助旁白来辅助说明。通过这些途径,可以对生命的价值进行重新的思考。

一、 以不断抗争丰富生命的意义

生存是生命价值得以体现的重要保障,如果生命都已失去,便无从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我们诞生在中国》有关生存哲学的描述,是典型的“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虽然这是进化论产生之后,便日渐深入人心的常识,但在这部影片中,却得到了极其真切的表述。

影片中关于雪豹达娃的情节,最能够体现出优胜劣汰的生存哲学。在片中,达娃至少遭遇了三次生存挑战,这三次挑战以及达娃的应对,使抽象的生存哲学得以具体化。达娃遭遇的第一次挑战来自另一只雪豹,这只雪豹贸然进入了达娃的领地,但当时的达娃正值盛年,所以入侵的雪豹只好默然离开达娃的领地。这是达娃经历的第一次生存挑战,在这场战役中,达娃毫无疑问是胜利者。第二次的生存挑战则直接改写了达娃及其二子的生存状态,因为这次挑战中,获胜者是上次战败的入侵者,它不仅变得更加强壮,还带来了自己的三只幼豹。达娃在这场战争面前,以寡不敌众而告终,被迫离开了自己赖以为生的王国。在悲伤落寞中,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去开拓新的生存环境。对于达娃来说,这是一次非常艰难的挑战,但在“优胜劣汰”这一生存规律的层面去理解,达娃的战败又实属必然。如果说第二次挑战的失败,还可以为达娃找一个妥帖的理由,那么达娃面临的第三次挑战则彻底证明了它确实是廉颇老矣,无力再战。影片呈现出的达娃的第三次挑战本出自它的主动攻击牦牛,但是很可惜,主动权很快便转移到了牦牛的手里,这一窘况终于使得达娃身负重伤,最终在大雪皑皑的山崖上死去。唯美的画面展示着悲剧的本质,而优胜劣汰的规律也得到了再一次的验证。

与此类似的是金丝猴淘淘。淘淘曾在一气之下离开了自己父母所在的群落,而加入到流浪猴的行列。但是不久之后,淘淘的爸爸便与流浪猴领袖打起架来,淘淘一度陷入了信任怀疑。但是当严寒来临的时候,或处于躲避严寒的需求,或由于离家太久的思乡之情,它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接受了命运提出的选择难题,最终仍是决定回归到自己原先的家庭中。虽在回归之后,仍然没有得到父母的青睐,但他并未气馁,终于在妹妹遭遇突袭之时,展示出了自己的价值。在这场命运考验中,淘淘当然是胜利者。它与达娃相同的是,在面临现实的严峻挑战之时,都没有选择躲避困难,而是勇于接受,虽然二者的结果有别,但它们都富有英雄主义的气质。

影片中的达娃更像是一个喻体,它的本体则是人类。在生存压力陡增的今天,优胜劣汰的法则仍然在屡试不爽地发挥着效力。但在这片情境之下,如果直接选择放弃,那便是生命的失败者;只有敢于面对这些挑战,才有获胜的可能。达娃向我们同时展示了胜利与失败两种结局,但它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却是生命价值的绝佳诠释,这同时也是达娃给观众们的启示。

二、 令人慨叹的生命力量的延续

在《我们诞生在中国》里,表达先辈对后辈的关爱,似乎是一个有意涉及的内容。我们不妨从刚刚聊起的达娃说起。它所面临的三次生存挑战,有两次都源于它保护后代的意识。尤其是第二次,在它明知道一旦开战便必输无疑的情境下,仍然想要尝试能否从敌人口中夺下猎物,从而令其二子饱餐一顿,其中所绽放出的母爱光芒,是十分耀眼的,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记。第三次挑战则将先辈对后辈的爱意表达得更为清晰,一方面是达娃为了给孩子捕获猎物而主动向小牦牛发起攻击,另一方面则是老牦牛为了拯救小牦牛而向达娃发起攻击,可以说这场战争的双方都是出于同一种力量:保护幼崽。两种品类的动物,竟然都处于保护幼崽而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这真是深刻的亲情。

影片中还展示了与牦牛相似的故事,即雌性藏羚羊在面对狼群追随幼羚羊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去保护幼崽。藏羚羊在身体素质上虽然比不上野狼,但是凭借着团体优势(羚羊群)和自己对下一辈的关爱,也能够不计生命得失,去为保护自己的孩子尽一份力。以往的解读是将这一行为归因于动物的本能,但即便是本能,也是带有非常明确的牺牲自己来保护后代的想法,这种献身精神,正是重视后代,进而重视生命延续的意识。

与藏羚羊和牦牛不同的是,影片中的熊猫丫丫和女儿美美并未经历生死考验,但却表达出了与牦牛和藏羚羊相同的情怀。丫丫对美美的近乎溺爱的呵护,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场面。当时间进入到夏季以后,出生不到半年的美美便尝试着各种自由自在的活动方式,例如爬树。但是作为母亲的丫丫,对于美美过早尝试这一危险性的活动相当在意,并不断加以阻止,其中体现出的浓重的爱意,与羚羊和牦牛别无二致。

与金丝猴淘淘相关的故事,又把长辈对晚辈的爱意做了另外一个层次的表达。影片在讲述淘淘的时候,首先安排的情节便是淘淘妹妹刚刚出生,从而使得淘淘失掉了父母的恩宠。这段情节直接使得淘淘离家出走,加入了流浪猴的行列中。但随后又发生了一件使得剧情反转的故事:当苍鹰准备偷袭淘淘的妹妹时,淘淘冒着生命危险,将自己的妹妹保护起来。对于淘淘来说,这个事情重新确立了它在家族中的地位,不仅妹妹将之视为英雄,就连父母也重新接纳了他。这里仍然体现为浓重的亲情。

从雪豹达娃到牦牛,再到藏羚羊和熊猫丫丫,再到金丝猴淘淘,它们都展现了生命价值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即牺牲自己以保全整个家族,尤其是后辈的生命。在此不妨仍把它们视为人类的喻体。人类往往重视子孙的发展情况,因为子嗣被认为是先人生命血脉的延续,所以当危险来临之时,人们往往优先考虑保存子嗣。子嗣只要能够顺利发展下去,这一支的生命将会一直延续下去,这也将减损人们对于死亡的畏惧。同时,子嗣的发展也延长了先人生命价值的实现长度。实际上,这同样也是构成生命价值的重要部分。《我们诞生在中国》借助动物们的表现,向观众形象地展示了这种生命价值的实现方式。

三、 生命价值的体现在于“轮回”

在《我们诞生在中国》里,还有一个草蛇灰线式的情节安排,即以丹顶鹤开始,最后又以丹顶鹤结束。有关这一点,周迅的旁白已经解释的非常清楚,片首说到:“在中国神话中,丹顶鹤被称为仙鹤,是神仙世界的代表。它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几千年前的中国绘画,已经出现了仙鹤的形象。中国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当仙鹤展翅高飞之时,它都会承载着一个逝去生命的灵魂。”这里已经赋予了丹顶鹤与死亡之间的关系。在影片接近结束的时候,也就是达娃在冰天雪地里死亡的那刻,屏幕再次显现丹顶鹤,而旁白也一样得卒章显志:“在中国的神话故事里,当一个生命逝去,被称为仙鹤的丹顶鹤会承载着它的灵魂,重新开始生命的轮回,从结束,到开始。”这里的表述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确实具有醍醐灌顶的作用。恐惧来源于未知,人们之所以惧怕死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死亡后的状态并不清楚。但是《我们诞生在中国》却通过异常深刻的表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达观之门。它告诉我们: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生的开始。这让人情不自禁想到日本文艺片《入殓师》那句经典的台词:“死并不是终点,而是开启下一段新生的起点。”

从现象看到本质,并以这个本质去指导现实人生,这往往被认定是哲学的最高境界。如果仍然将《我们诞生在中国》的丹顶鹤视为一个喻体,那么这个喻体承载的哲学意蕴确实比片中的其他四个喻体都深刻得多。其它四个喻体只是对人类普通人伦关系的比喻,而这个喻体则直接切入到了人生的本质。人生的价值也由此变得更加复杂:它的实现不仅依靠现世功名的确立,也可以在生命不断轮回的过程中得到传递,这正是西方美学理论所提倡的“不朽”的境界。

由上所述,可以非常容易地得到以下结论:《我们诞生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运用比喻手法去反映人生价值的作品。片中所运用的五个主要意象,既有反映普世性人生价值的角色,像表现抗争的雪豹达娃,或表现亲情的熊猫丫丫、金丝猴淘淘和藏羚羊,也有反映人生价值本质的角色,像片头和片尾出现的丹顶鹤。这是一部深含隐喻意象的作品,它的深刻也正得力于此。

这部影片引导我们重新去思考人生的价值,这是本片最富哲学意蕴的观感。我们在这部作品中,学会了勇于担当责任,勇于与各种挑战抗争,勇于承担起家族尊老爱幼的义务,也要勇于面对生死的真相。达娃虽然最终死于冰天雪地,但教会我们不能逃避挑战;淘淘虽然曾离家出走,但苍鹰的突袭,也并不能割断它与妹妹血浓与水的亲情纽带;丹顶鹤虽然在中国民间传说中被赋予传递生死的消息,但是死亡也并非一个灵魂的终点,反而接引这个灵魂走进下一段生命的历程中。所有这些感触,都是可以从这些自然界小生灵们的表现中挖掘出来的。

《我们诞生在中国》是一部深沉的影片,它的深沉正在于通过看似简单的小动物,传递了人生价值的新内容,并引发观众去更深入地思考这一人生最本质的问题。

邢增銮,女,湖南宁乡人,广东白云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教研室主任。

本文系2012年广东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达娃淘淘藏羚羊
生化检验和常规尿检对于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
我们都爱藏羚羊
扎西达娃的小说美学探微
乐淘淘 草木皆兵
一只叫卓玛的藏羚羊
一位20年不接受采访的作家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
雪豹达娃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