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观察

2016-11-14 09:28陈兆军江苏省盐城巿盐阜骨科医院江苏盐城22400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髓内股骨髋关节

陈兆军 江苏省盐城巿盐阜骨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002)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观察

陈兆军 江苏省盐城巿盐阜骨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002)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为研究组对象,并分为2组,研究组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以此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髋关节功能恢复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率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长,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转子下骨折 疗效

在老年性骨折类型中,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而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也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1]。在临床中,若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保守的治疗措施,较易导致患者出现骨折愈合畸形的不良状况,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率[2],因此,寻找出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最佳临床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为进一步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了部分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此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以供临床医学研究,现具体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在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为研究组对象,并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3例,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在5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99±3.33)岁。对照组23例,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5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76±3.13)岁。

对比2个实验小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分析(P>0.05)。

1.2方法

研究组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在髋关节外侧的后方,沿着大转子下方的方向进行切口,切口长度为6~10cm之间[3],保留住骨膜,在肉眼直视的状态下,实施骨折复位,若机体的游离骨折块较大,则采用拉力螺钉固定,选用适合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明确股骨颈和主钉孔,置入导针于股骨颈部位,使1枚皮质骨螺钉使得远端固定[4]。确定骨折复位结果满意之后,固定好钢板和导针,置入近端锁定,让股骨颈螺钉在股骨颈内部分布均匀。研究组:沿着大转子下方的方向进行切口,切口长度为5~6cm之间,分离臀中肌钝性,若骨折复位困难,则借助顶棒进行切开复位,找到大转子顶点,在其前内侧或者中央部位插入髓腔导针于髓腔内部,选择适合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远端髓腔中,对股骨近端进行扩髓,选择适合的主钉置入,安装螺旋刀片,锤击其深处,沿着顺时针旋转插入器,将骨折间隙压缩和锁定,采用瞄准器安装远端锁定针[5]。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髋关节功能恢复率。

髋关节功能恢复率的评判标准按照Harris标准实施评估,分为优、良、可、差四项,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指标数据越低,则代表患者的治疗优势越明显。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所涉数据采用SPSS12.00系统软件进行检测,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其中,髋关节功能恢复率所涉数据为计数资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所涉数据为计量资料,以(χ±S)表示,以T检验。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率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和表2。

表1. 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χ±S)

表2. 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率比较

3.讨论

股骨转子下区由于解剖位置的复杂性和生物力学的特殊性,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提高股骨转子下区的骨皮质压力,若该位置一旦发生骨折,则较易打破原有的生理平衡,造成复杂的移位[6]。股骨转子下区的主要组成结构是皮质骨,若遭受到暴力和袭击,会较易导致粉碎性骨折的发生,以此延迟骨折的愈合,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常以外科手术治疗的措施进行。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措施有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也是较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措施[7]。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主要是利用钢板不接触骨折面的远离进行操作,其可以减少钢板和骨面的摩擦而减少软组织的剥离,以此维持血运的正常运作,且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的固定效果具有弹性,有利于骨折的愈合;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采用自旋的方式置入螺旋刀片,能够增加刀片与骨质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机体压缩力,尤其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而言,更为适合;并且,螺旋刀片具有自锁、加压的功效,能加压骨折之间的间隙,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也是一种髓内钉的固定系统,可以均匀的进行传导应力,使得骨折面快速愈合。

根据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0.22±7.51 min)和术中出血量(179.16±20.17ml)明显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率(95.65%)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由此证明了,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相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更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有其实施的明显优势性。

综上所述,对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长,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1]郭甲瑞,余进伟,陈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J].中医正骨,2016,28(6):48-49.

[2]王连净.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Ⅱ和亚洲股骨髓内钉内固定修复老年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31):4644-4650.

[3]黄荷,焦锋,唐东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6,29(2):356-359.

[4]晏万述,袁琛,韩建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9):118-119.

[5]吴翔宇.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6):782-784.

[6]王延军,侯军,万博,等.不同植入物内固定修复股骨颈合并同侧转子下骨折:生物力学性能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13):1939-1945.

[7]董飞,李爱国,王文,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结合钢缆治疗Russell-Taylor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5,18(6):718-719.

1006-6586(2016)05-0046-02

R687.33

B

陈兆军,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脊柱外科。

猜你喜欢
髓内股骨髋关节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