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

2016-11-14 09:25刘璐本溪市本钢总医院妇产科辽宁本溪117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肌瘤开腹腹腔镜

刘璐 本溪市本钢总医院妇产科 (辽宁 本溪 117000)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

刘璐 本溪市本钢总医院妇产科 (辽宁 本溪 1170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8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4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34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8.7±10.2)min、(58.8±6.4)mL、(21.2±3.8)h、(4.5±1.0)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18.4±13.5)min、(97.3±15.5)mL、(35.3±5.6)h、(7.5±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达5.9%,明显低于对照组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4,P<0.05)。结论:腹腔镜下剔除子宫肌瘤的疗效较好,且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

腹腔镜手术是在传统开腹手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微创治疗方法,现在临床广泛应用。临床研究多认为,对多发性肌瘤、肌瘤提及较大、有盆腔手术史且伴有严重盆腔粘连并附件肿瘤者宜行开腹手术,而对单发或数量较少体积较小的浆膜下肌瘤宜采用腹腔镜手术[1]。随着腹腔镜器械的发展及手术缝合技术的提高,再加腹腔镜下分离粘连、手术适应宽,又具有保留子宫的优势,使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广泛开展,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本文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本院共收治子宫肌瘤患者68例,均为已婚妇女,年龄30~49岁,平均(36.9±8.4)岁,肌瘤直径为(5.02±0.78)cm,肌瘤数目(2.5±0.5)个,经妇科常规、超声及临床病理等检查确诊为肌壁间肌瘤或浆膜下肌瘤。排除宫颈肌瘤、黏膜下肌瘤、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病变患者。68例患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肌瘤部位、肌瘤直径、肌瘤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入腹及探查,在肌瘤突出处切开肌层,剔除子宫肌瘤,缝合关腹。研究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取头低脚高膀胱截石位,阴道内置入举宫器,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复合麻醉,麻醉成功后常规进行气腹针穿刺,充入CO2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压力为10~15mmHg,在脐和左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各自做一个切口,在耻骨联合左上方作一个切口,置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顺着子宫纵轴切开到达瘤体内并在肌瘤切口部位注射垂体后叶素[3],用有齿抓钳夹持肌瘤,切除肌瘤,电凝止血,剥离肌瘤,子宫肌层用吸收线缝合,彻底止血后,利用粉碎器对剔除的肌瘤进行粉碎后取出。

1.3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并发生发生率的比较应用卡方检验,其他观察指标比较应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术中、术后临床指标比较(±s,n=34)

表1. 两组术中、术后临床指标比较(±s,n=34)

组别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肛门排气时间(h)术后住院时间(d)研究组68.7±10.258.8±6.421.2±3.84.5±1.0对照组118.4±13.597.3±15.535.3±5.67.5±1.5 t 10.3848.6275.7483.789 P< 0.05< 0.05< 0.05< 0.05

2.结果

2.1两组术中、术后临床指标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2例,皮下气肿1例,肠胀气2例,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达17.6%,研究组术后发生皮下气肿1例,肠胀气1例,并发症发生率达5.9%,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4,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大多发生在育龄女性,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手术创伤小,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性手术。与传统手术比较,而微创外科的发展为子宫肌瘤患者的保宫需求实现了可能[4]。

临床研究显示,剔除1~3个中等大小的肌瘤以腹腔镜手术创伤最小,同时对其他脏器干扰最小,因为手术视野位直接暴露在外界,因此术后黏连也很少发生[5]。本文入选子宫肌瘤患者68例,分为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显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术后发生皮下气肿1例,肠胀气1例,并发症发生率达5.9%,明显低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17.6%,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这与国内外许多学者观点基本一致[6]。究其原因可能为[7]:(1)在封闭的腹腔内进行手术,没有手术器械及医生的操作对腹膜及肠管的刺激;(2)腹部戳孔较小,对腹壁的神经损伤较小,术后腹部疼痛轻;(3)患者手术体位取头高臀低位,肠管肠攀上移,手术操作对肠管的干扰小;(4)加温CO2气腹,对内脏的刺激小。但是,这种腹腔镜手术容易引起出血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手术是否成功,这就要求医生有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和良好解剖学基础,需要引起重视。

[1]黄富英.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6):916-917.

[2]李灶英.传统开腹与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249-250.

[3]张向阳.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4(4):67-68.

[4]徐志文,张智虹,孙亚男.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237-238.

[5]范刚,王经泉,邵文.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对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4):390-391.

[6]Somigliana E,Benaglia L,Paffoni A,et al.Risks of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in women with ovarian endometriomas undergoing IVF[J].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2015,21(4):486-499.

[7]卢峰.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7):66-67.

1006-6586(2016)05-0074-02

R737.3

B

猜你喜欢
肌瘤开腹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