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2016-11-14 02:05王艳龙,张文明,葛红心
中国科技信息 2016年21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全市园区

汉中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现代农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农业技术集成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及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已从探索发展阶段并逐步走向规范。自2010年陕西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开展以来,汉中市按照聚集资源要素,强力推进实施,初步走上了一条坚持区域特色、绿色循环发展的农业现代化之路。目前,汉中市有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4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37个,基本形成了以省级园区为引领,市级园区为支撑、县级园区为依托的发展格局,为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汉中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时间并不长,无现成的建设、管理经验和成熟的发展模式可以借鉴,基于此,我们对全市现代农业园区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近年来汉中现代农业

园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模式、园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为进一步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借鉴。

园区建设成效及特点

汉中市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典型带动、农户参与、市场主体”的发展思路,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速度建设的原则,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总数达171个,实现园区总产值51.6亿元,园区建设呈现生产要素加快聚集、产业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服务能力日益增强,成果加速转化,经营体制加快创新,园区效益进一步提升,带动作用显著增强的典型特征。

建设进度加快推进,生产要素快速聚集

全市各级高度重视园区建设工作,强化项目监管和扶持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整合各方资源,加快土地向园区流转,促进各种现代要素向园区快速聚集,园区建设进度加快推进。绝大部分园区较好地完成了计划建设任务,在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应用、产品开发和市场流通、带动农户增收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财政支持力度加大,投入格局日益多元

坚持管好用好园区财政专项资金,整合捆绑其它涉农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园区累计完成投入48.3亿元,其中整合捆绑中、省、市、县涉农资金4.3亿元,撬动工商资本、社会资本44.0亿元投入园区建设,多元化投入的格局加快形成。

科技服务能力增强,成果应用加速转化

现代农业园区呈现出科技服务能力增强,成果应用加速转化的良好态势。园区累计引进新技术431项、自主开发新技术110项、新品种1165个、自主培育新品种63个、培训农民25万人次、聘请技术专家526人、合作科研院所170多家,园区科技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互联网+农业成为园区发展的新亮点,85%以上的园区通过淘宝、微信等平台拓展市场,大大提升了园区信息化水平,拓宽了园区产供销渠道。

产业承载能力增强,综合效益日益提升

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和平台,加快三次产业深度融合,推进标准化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储藏、加工、流通服务一体化开发,拉长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园区综合效益和农产品附加值。例如,城固泛亚园区建成果品加工车间和产品包装车间6200m2,柑桔产后商品化生产线3条,年产5万吨柑桔深加工生产线1条,实现年出口加工与物流配送6万吨,有力地带动了当地柑橘产业发展;南郑县朵彩园区在汉中中心城区建成蔬菜直销网点21个,实现了产品从园区到社区的产销直供,园区综合效益明显提升;汉台汇力园区致力于开发高端大米产品,其产品销往北京、深圳、西安等大中城市,为汉中优质大米抢占高端市场、提升粮食生产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营体制加快创新,带动效应初步显现

全市上下积极探索创新园区与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等体制机制,探索订单收购、入股合作、反租倒包等生产经营模式,把园区建设主体、农户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园区主体与当地农户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互利共赢模式。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入园企业达25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23个,园区带动52.4万人(次)农民入园就业、增收致富,园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580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50%,示范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汉中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

自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实施以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决策部署,抓典型、树样板、创模式,涌现出一批如食用菌产业发展“汉中”模式、有机农业发展“洋县”模式、生猪全产业链开发“顺鑫”模式、猕猴桃产业发展“城固”模式、循环农业发展“西乡”模式等先进典型,为引领全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有积极作用。

集中制袋分户发菌的“汉中”模式

由食用菌生产企业或合作社等市场主体负责食用菌生产前期的机械化加工,集中打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等程序,进行规模化生产,将发好菌的菌袋再发放给农户,农户负责食用菌生产后期的出菇管理。如西乡东升、汉台康田等一批园区积极推行从菌种制袋到生产技术指导全程服务,为当地贫困户统一制袋,并统一回购产品,有力促进了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

有机农业整县推进的“洋县”模式

洋县按照“绿色有机、循环发展”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和“全国朱鹮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契机,全力推进有机农业加快发展。截止2015年底,全县累计发展有机农业企业24户,认证有机或有机转换产品13大类12.3万亩,认证总产量达3.36万吨,实现产值9.41亿元,成为西北首家“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在洋县整县模式的带动引领下,各园区积极推进有机农业产业发展,为全县乃至全市有机农业发展树立了典型样板。

生猪全产业链开发的“顺鑫”模式

城固县顺鑫现代农业园区立足生猪产业实际,以京汉农业合作为契机,招商引进北京顺鑫集团、北京大北农集团两大上市公司来汉发展,从丹麦引进原种猪330头,新建标准化圈舍15栋10000平方米,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基本安装到位,投资1.2亿元的年产30万吨国际化品牌饲料基地正在加快推进中。集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饲料供应、信贷担保于一体的生猪产业联盟初具雏形。

猕猴桃产业发展“城固”模式

城固抢抓全省猕猴桃“东扩南移”发展机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建园、科技支撑、错位发展”的思路,积极招商引资,形成了“企业统建、分户经营”、“企业自建、技术合作”及“果-畜结合循环发展”等典型样板。在“城固”猕猴桃发展模式的带动带动下,目前全市培育猕猴桃基地、园区30多家,累计新建猕猴桃4.4万亩,为推进全市现代果业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循环农业发展的“西乡”模式

西乡县按照“政府引导、龙头引领、合作社带动、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大力推广以西乡军鑫、五丰现代农业园区为代表的“猪-沼-菜,休闲观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西乡军鑫、五丰等园区在做好生猪养殖的同时,配套大型沼气工程,充分利用沼渣沼液,发展设施大棚蔬菜、苗木、花卉、果园基地,在此基础上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旅游业,实现了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进一步拓展了园区功能和增收渠道。

存在问题及建议

尽管我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对园区的内涵认识不足;二是园区质量水平有待提升;三是示范带动作用有待挖掘;四是园区档案管理不够规范。下一步,要坚持市场导向,大力推广“五大模式”,持续推进园区提质增效,促进全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园区法制化管理水平。深入宣传贯彻《陕西省现代农业园区条例》,依法修订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健全园区淘汰机制;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技术,最大程度降低环境污染;加快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确保园区健康发展。

二是推进园区经营机制创新。要深刻领会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园区为平台创新园区带动农户的体制机制,密切园区与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关系,积极发展全程化托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培育各种类型的专业服务组织,全方位提高园区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三是加快现代科技创新应用。加强优良品种、先进适用技术、新型农机具等创新集成和配套组合应用,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三品一标”认证,培育名优品牌,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平台在园区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关键环节的应用,对园区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生产环节和产品深加工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四是持续推进园区提质增效。注重园区差异化、个性化发展,推动园区规模扩张、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完善园区功能,通过发展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产品展示营销等,推进一、二、三产融合,逐步实现园区建设质量大幅提升,园区效益稳定发挥。

10.3969/j.issn.1001- 8972.2016.21.042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全市园区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