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2016-11-14 09:32叶素娇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漳浦铁块体积

叶素娇

(漳浦第六中学,福建漳浦363200)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叶素娇

(漳浦第六中学,福建漳浦363200)

教学目标:

1.通过科学探究实验,应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

2.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

3.认识密度及其单位的物理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科学探究建立密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

在掌握密度概念的基础上领会密度反映的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具、学具准备:

托盘天平、铁块、铝块、铜块若干个。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一个铁块和一个铝块,请生观察之后回答:请你用肉眼观察,能辨别出哪块是铁块?哪块是铝块?

2.师点明:

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貌似相像,实质不同,所以应用科学的方法对物质进行鉴别。

二、实验探究活动

1.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金属块(铁块、铝块、铜块),点明:

今天,我们取这三种研究对象进行探究,请同学们交流,制定实验计划探究同种(不同)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是否相同?

2.学生经过讨论,制定出如下计划:

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将全班分成3个大组,每个大组分成3个小组,分别测量铁块、铝块、铜块的体积、质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如下表格。

记录数名比值(质量m:体积v)据称质量m/g体积v/cm3研究对象

3.进行分组实验,收集证据。

4.汇报成果,交流与合作。

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讨论:

①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

②相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

三、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

即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3.密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合而成。

写作“千克/立方米”,符号为“kg/m3”。

*密度的常用单位:g/cm3

*密度单位换算:1g/cm3=103kg/m3

四、随堂练习

1.测得一个木块的质量是10.8g,体积是24cm3,木块的密度是多大?

2.一块砖的密度是1.5g/cm3,把它平分成两块,每块的密度应是( )

A、0.75g/cm3B、1.5g/cm3C、3g/cm3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P95的第1、2、3题。

(责任编辑:詹国荣)

猜你喜欢
漳浦铁块体积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铁 匠
铁 匠
两岸同胞福建漳浦欢度“三月三”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谁的体积大
道周精神 漳浦之光
——漳浦小记者参观黄道周纪念馆
爱,是一曲温暖和弦——记漳浦地税“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活动
福建漳浦明代“大彬壶”发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