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小学科学课成为有效课堂

2016-11-14 07:28岩三孩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2期
关键词:科学课药品技能

岩三孩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2-0105-01

小学科学教学,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大自然生态、科学技术、生产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方式。要上好科学课,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趣味的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必须做到:

一、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情境的创建,有利于教学,也有助学生在创设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学习欲望,这是上好一堂课的根本。那怎样创设情境呢?举个例子说,如上《地震》一课,教师首先准备地震之后的挂图,把那种惨烈的景象推到学生面前,以看图了解到地震的残酷。学生自然会想到为什么会发生,怎样能知道会发生地震,学生的心被带入教学中,就会有助于我们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如上《叶的光合作用》,由于学生学习过根可以吸收水分和养分,自然会认为植物所需的养料是靠根吸收的。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教师可以从这设下疑问,引发学生求知的渴望,使学生有兴趣学习这一堂课。这样,就能在学生的渴望中使教学在欢快的氛围中进行。

二、必须做好演示实验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离开实验,科学无从教学。因此小学科学实验一定要做好,才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大自然的现象。明白其中的道理,能以表象认识到理论知识。要做好实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充分准备,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把所有实验所必须需的材料准备妥当。

2.要梳理正确把握实验方法,以及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只有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才能使实验成功,学到知识,自然实验有些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就必须要求教师正确使用这些实验器材(包括药品)。

三、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概括能力

科学教学以实验为基础,学生必须通过实验中所看到的现象来学习。因此学生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在实验中的某些现象,要通过观察掌握规律,得出结论,学到知识。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就如学《氧气的性质》,烧红的铁丝在空气中与氧气中不同,在氧气中发出耀眼的光芒,学生能够看到,可怎样说出所看到的现象呢?说明氧气什么性质呢?这就要求学生有概括能力,才能从感性认识事物上升到理想认识,达到学到知识的目的。

四、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小学科学实验是小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也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固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让学生认识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一定会用到实验仪器和药品。教师必须有目的逐步让学生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如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硫酸、氯化钠等。

2.要教会学生正确的使用方法。学生认识仪器之后,还必须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保证实验过程的正确,使实验成功。特别是药品,如果使用不当,会发生危险,像硫酸一类的药品具有腐蚀作用,所以必须正确的使用。

3.教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步骤。学生实验最重要的就是动手过程。学生能否实验成功,一定要按照一定实验步骤,才能保证实验成功。

4.填好实验报告,实验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要如实填写在报告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明白其中的道理。

简而言之,上好一堂科学课,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必须要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进行,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实验,才能到达预期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科学课药品技能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科学课教学反思
画唇技能轻松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