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2号线列车频繁打火故障分析

2016-11-15 01:01任峰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16年5期
关键词:防护罩停车场号线

任峰

(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武汉地铁2号线列车频繁打火故障分析

任峰

(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本文通过对现场的检查及分析,找到了列车频繁打火的原因。经过对绝缘节的改造后消除了故障。

绝缘节;电分段;回流

0 引言

2012年12月28日,武汉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然而,自开通以后,武汉地铁2号线频繁发生列车在运行中钢轨打火故障,平均每周都会发生2~3起。这给运行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

1 故障原因分析

为了找到故障原因,运营公司组织机电、供电、线路、车辆等专业对线路进行多次拉网式检查。检查发现,部分钢轨扣件及螺栓打火烧蚀严重(见图1和图2),但并未能找到具体原因。时发现,列车正线打火故障主要出现在螃蟹岬站和小龟山站之间,而中北车场正好位于以上两站之间。

图1 扣件烧蚀情况

图2 螺栓烧蚀情况

综合以上情况分析,推测故障原因可能在于中北车场回流轨。

通过对中北车场回流轨进行检查,发现中北车场出入场线钢轨绝缘节安装位置错误。通过分析,认为这就是列车运行时频繁打火的原因。

2 武汉地铁2号线供电系统简介

武汉地铁2号线采用直流750V接触轨供电(见图3)。系统从电网引入110kV交流高压,经过降压后整流为750V直流电。列车通过受电靴从接触轨受电,通过负极走行轨(钢轨)回流至变电所。流入大地的杂散电流经排流网收集后通过排流柜回流至变电所负极。

图3 地铁直流供电原理示意图

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起自金银潭站,鲁巷光谷广场站,线路全长27.73km,最大站间距(越江区间)3322m,最小站间距(循江区间)918m,平均站间距1363m,全线均采用地下线路敷设方式。一期工程在常青花园地区修建车辆段及综合基地,设停车库32列位、月检库4列位;在武九铁路旁设中北路停车场,设停车列检库6列位及2条工程车停放线。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采用钢铝复合接触轨供电,下部授流方式。接触轨中心距相邻走行轨内侧水平距离为683.5mm,接触轨顶面距走行轨顶面的垂直距离为160mm。全线接触轨采用分段式电分段。

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供电系统分江北供电分区和江南供电分区。江北供电分区由王家墩主变电所供电,江南供电分区由中南路主变电所供电。正常情况下,两个供电分区分列运行。

中北路停车场处于江南供电分区,位置在螃蟹岬站和小龟山站之间,设停车列检库6列位及2条工程车停放线。停车场设牵引降压变电所一座,给停车场列车牵引及照明动力供电。停车场设一条出入场线,供列车出入库。

3 故障查找

中北路停车场与出入场线接触轨设置有7m的电分段,电分段位于中北路停车场1#道岔PZSD1处,现场接触轨防护罩以黄、绿色区分。出入场线的接触轨防护罩为绿色,停车场内的接触轨防护罩为黄色。出入场线与正线接触轨设置有10m电分段间距,电分段位于小龟山1#道岔PTYN1处,现场接触轨防护罩以黄、绿色区分。出入场线的接触轨防护罩为绿色,正线接触轨防护罩为黄色。在对应的接触轨电分段处,走行轨均设置了绝缘节。经现场实际检测,中山北路停车场的1#道岔PZSD1处绝缘节绝缘良好,绝缘节两端的走行轨处于电绝缘状态;小龟山1#道岔PTYN1处绝缘节未做绝缘处理,绝缘节两端的走行轨处于导通状态。在出入场线走行轨上未发现其他回流电缆,见图4。

图4 出入场线回流系统图

从以上情况分析,中北路停车场出入场线走行轨是通过与正线走行轨导通而回流,但出入场线接触轨是由中山北路停车场混合所701开关供电。当列车经过出入场线出入库时,运行电流的流通路径为接触轨—列车—车轮—出入场线走行轨—PTYN1处绝缘节—正线走行轨—大地—中北车场牵降所负极。巨大的运行电流以杂散电流的形式通过大地回流至所内负极,这就是所内开关以及轨电位装置频繁动作的原因。同时,巨大的杂散电流对走行轨绝缘带来损害,这就是列车在螃蟹岬至小龟山区间频繁打火的根本原因。

4 故障处理

要解决以上问题,需对出入场线走行轨回流系统进行改造。在小龟山1#道岔PTYN1处绝缘节加装绝缘垫进行绝缘处理,在中北路停车场1#道岔PZSD1处绝缘节两端并联两根EPR-1×240-1.5kV直流阻燃电缆。经过以上改造后,出入场线走行轨电流即能直接回流至中北路停车场混合所负极柜。

2013年5月10日晚机电部组织人员对中北车场出入场线走行轨绝缘节进行改造。改造完毕后,列车打火故障再没有出现。

(2016-08-06)

猜你喜欢
防护罩停车场号线
一种带有防护罩的轮胎去毛装置
某柴油机防护罩有限元模态分析及优化
多功能化工用安全防护罩的研制与应用
海底小世界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停车场迷宫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8·12”后,何以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