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化学教学资源开发与设计

2016-11-16 13:01王珂
化学教与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溶质乳化烧杯

王珂

摘要:文章以“溶解和乳化复习课”为例,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设计和开发教学资源,并从技术集成、资源整合和课堂互动方面进行了反思与评价。

关键词:电子白板技术;溶解与乳化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0-004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0.014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集成性高、交互性强、及时生成”的特点,在教学中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方便多种教学模式之间的自由转换,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寓学于乐,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本节课教学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内置的trace book软件制作课件,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电子白板的多项功能,整合多种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环节,开发课堂游戏。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活动,帮助学生回忆旧知,突破思维障碍,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

一、基于学情的教学背景分析

1. 学情分析

“溶解与乳化”一课涉及诸多概念,如:溶液、溶质、溶剂、乳浊液、乳化剂、乳化作用等,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在新课学习期间,要在短时间内正确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正确建构乳化作用的过程,存在较大的难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初三后期的复习阶段,学生更是存在较为严重的遗忘现象。

在复习本节课之前,对学生进行前测,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认为牛奶、豆浆等物质是溶液;②没有完全掌握判断溶质和溶剂的方法;③知道溶解过程中存在吸放热现象,但是对于溶解吸放热的典型物质记忆不牢固,难以活学活用;④在脑海中没有构建起乳化作用的微观过程。基于以上问题,设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溶液的定义;会判断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②熟记常见吸放热的物质,会将其灵活运用到探究试题中去;③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乳化作用的实质,会判断哪些物质属于乳浊液,那些物质是常用的乳化剂。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②通过复习溶液的吸放热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参与课堂互动游戏,激发化学学习热情;②通过复习乳化作用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现象的意识。

二、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在聚光灯下投影快递单,讲解快递单随意丢弃的不良后果。提问: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向快递单上喷洒花露水就可以去除快递单上的字迹,大家觉得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学生]纷纷提出猜想。

[教师]运用投影仪,展示实验过程,证实这种说法的真实性。拖动聚光灯的光圈展示提示信息:花露水中含有酒精,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引导学生运用溶液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快递单上的油墨溶于酒精中,因而快速消失了。

[设计意图]通过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化学来自于生活的理念。在展示快递单和提示信息时使用聚光灯,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 溶液、溶质和溶剂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列举出常见的溶液。

[学生]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酒精溶液……

[教师]上述溶液有什么样的特征?

[学生]均一、稳定、混合物。

[教师]根据上述列举出的溶液以及溶液的特性,请说出什么是溶液?什么是溶质?什么是溶剂?

[学生]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是溶质,能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是溶剂。如果一位同学说不全面,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教师]用荧光笔标注出概念中的关键词语。

[教师]白板展示:辨一辨: ①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②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③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有一种;④食用油和水不能形成溶液; ⑤稀溶液都不是饱和溶液;哪些说法是错误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如果错误,举出例子。

[学生]思考,回答。

[课堂练习1]: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层技术,将白酒、橙汁、豆浆、可乐等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图片逐层排列,上层的图片完全遮盖下层的图片,老师在聚光灯下逐层从上至下快速拉动这些物质的图片,学生运用“推火车”形式快速判断这些物质是否属于溶液。

[设计意图]复习溶液的定义时,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问题层层深入,抽丝剥茧,让学生深入理解溶液的含义。在课堂练习1中,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设计课堂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提问:如何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运用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逐一显示判断溶质和溶剂的方法。

[学生]思考、回答、理解。

[课堂练习2]“幸运开奖游戏”。通过游戏,练习判断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方法。“幸运开奖”游戏设置如下:首先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展示1-9号数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幸运数字,教师移开数字后在第二层会展现出一种溶液的名称,学生判断溶质和溶剂,教师拉开第二层,在底层会显示正确的答案。在制作课件时要保证三层的方框完全重合。各图层内容如下所示:

[设计意图]利用电子白板中内置的层技术设计课堂游戏,采用学生抢答的模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

3. 溶解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

[引入]教师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展示“摇摇冰”图片。饮料为什么在短时间内结冰?

[教师]提问:在我们前面学习的物质中,哪些物质溶解时是吸热的,哪些物质溶解时是放热的?

[学生]思考、回答。出现遗忘时快速翻阅课本,二人小组相互提问,加强记忆。

[讨论与交流]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内置的trace edu软件,制作以下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四人小组讨论,表达本组的交流成果。

(1)大烧杯是饱和硝酸钾溶液,小烧杯盛有一定量的水,向大烧杯小烧杯中加入某物之后,大烧杯底部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消失,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什么?

(2)大烧杯是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小烧杯盛有一定量的水,向大烧杯小烧杯中加入某物之后,大烧杯底部未溶解的氢氧化钙固体消失,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什么?

(3)大烧杯是X的不饱和溶液,小烧杯盛有一定量的水,向大烧杯小烧杯中加入Y物质之后,大烧杯底部有X固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什么?

[强调]生石灰遇水是反应放热,不是溶解放热。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溶解过程中吸放热现象的理解。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4. 乳化作用

[教师]提问: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乳浊液?

[学生]牛奶、豆浆……

[教师] 利用图形标注库,展示学生说出的乳浊液。

[教师]Flash动画展示乳化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需求拉大和缩小视频窗口。

[学生]观察动画,理解乳化过程,知道乳化是物理变化。

[设计意图]打开图形标注库,拖动图片,展示学生说出的乳浊液,体现课堂的生成性。通过Flash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了乳化的过程,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中考链接]多媒体展示具有代表性的中考试题,进一步强化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学生从不同角度展示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三、 反思与感悟

从技术集成角度来看,在本节课中,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自带的trace book软件制作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聚光灯、拉幕、书写、图形拖动、视频播放等多项功能,利用电子白板的层技术设计课堂游戏,提高了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有效降低了教学难度,凸显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从资源整合角度来看,本节课中对演示实验、图片、动画、文字、图形标注库等多种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这些资源部分来自于网络,部分资源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构建的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源库。多种资源的整理利用,利于化学教学走近生活,走向丰富多样,同时为化学课堂打开了一扇窗口,创建了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

从课堂互动来看,本节课摆脱了传统复习课上采用的“做题—讲题”模式。在数字媒体的支撑下,体现出多维度的交流互动。本节课中“师生互动”主要围绕知识的主线进行,“生生互动”主要用于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而“人机互动”则用于丰富教学内容,促进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这种多通道、 多流向的信息传输方式,使得课堂交流体现出了针对性和实时性。

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实时交互、共建共享、灵活开放的特点,在中学化学课堂中运用电子白板开发教学资源前景广阔。如何熟练运用电子白板,有效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促进课堂教学走向开放和互动,需要一线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潜心去开发和研究。

猜你喜欢
溶质乳化烧杯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判定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溶质质量分数考点突破
藏头诗
中考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关计算归类例析
快速溶解物体
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40例临床观察
有趣的化学小实验
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要注意的六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