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模仿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2016-11-16 14:16王学忠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25期
关键词:项目式模仿单片机

王学忠

摘要:该文主要针对在片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即项目式模仿教学法。该教学方法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理论边实践,边学习边模仿,是直观教学、实践教学、情景教学和仿真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该教学方法,学生们不仅牢牢地掌握了所学的内容,而且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习也变得轻松了、综合能力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关键词:单片机;模仿;教学法;项目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9-3044(2016)25-0137-03

1 背景

《单片机技术》这门课程对电子、通信、自动控制、机电等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但是很多学生都普遍感到这门课很难学,听不懂,老师也觉得这门课不好教。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一方面,学生的基础差,学习的兴趣不高,缺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老师的教学方法没有与时俱进,仍然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从头讲到尾,整个教学过程缺少了学生参与,不能够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自然吸引不了学生。因此要教好单片机这门课程,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技术、单片机仿真软件和单片机开发板等实验室设备和条件,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内容简单化,让同学们看得见,摸得着,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以单片机教学过程当中最常用的霹雳灯项目为例,介绍项目式模仿教学法在整个单片机教学中的过程。

2 项目的设计要求及工作原理

2.1 项目的设计要求

所谓“霹雳灯”就是指八个发光二极管(LED灯)排成一排,任何时候只有一个发光二极管亮,其他都是灭的。灯亮的顺序先是从左到右依次点亮,间隔时间为1秒,然后再从右到左依次点亮,如此反复。八个发光二极管由单片机的P0端口驱动。当P0端口的某位为0时,对应的LED灯点亮,反之为1时,对应的LED灯熄灭。

2.2 实际电路展示

老师在课堂上首先把制作好的“霹雳灯”电路的实物拿出来,并接上电源演示给同学看。为了方便展示,可用四节1.5v电池串联作为单片机工作电源,现场实物演示。同学们看到8个LED灯从左到右,再又从右到左的流水效果,都感觉十分新奇,自然学习的兴趣也就提高了。这时,老师就可以从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制作方法等方面一步步展开教学了。

2.3 工作原理

要达到该项目的地,方法有很多种,最终的目的都一样,就是如果左循环只要将单片机的P0口先送11111110(即0xfe),0亮,1不亮,然后再循环左移变成11111101(即0xfd)……依次类推,最后送入01111111(即0x7f);如果是右循环只要将单片机的P0口先送01111111(即0x7f),然后再循环右移变成10111111(即0xbf)……依次类推,最后送入11111110(即0xfe)。在这里我们可以利用左移后在利用OR运算,即LED=(LED<<1)|0x01指令,就可以实现将11111110变成11111101,同理,在进行右移时,可利用LED=(LED>>1)|0x80指令。当然,也可以利用C51自带_crol_() (循环左移)和_cror_() (循环右移)的库函数指令来实现。

3 项目的硬件电路设计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电源电路以及存储器引脚处理电路。51系列单片机内部已经具备振荡电路,只要在单片机的18、19两个引脚连接简单的石英晶体与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即可。如图1所示,时钟电路主要包括C1、C2和CRYSTAL(晶体)。单片机的工作频率主要取决于晶体的振荡频率,一般工作频率为0~24MHZ,而本项目设计中采用的是12MHz。电容C1、C2一般取30pF左右,电容的大小对工作频率的影响很小,只起微调的作用。

复位电路如图1所示,主要由电容C3、电阻R1和按钮开关PB组成。复位端(Reset)是单片机第9脚,当该引脚上出现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就可产生复位动作。因本电路中采用的是12MHZ晶振,2个机器周期约为2us时间。而在复位电路中使用的电阻R1为100KΩ,电容C1为0.1uF,其充电的时间常数远大于2us的时间,所以足以使单片机产生复位的动作。电容两边并联的按钮开关PB是一个手动复位开关,当按下PB后,约产生10ms左右的高电平脉冲,同样起到复位的动作。

3.2 “霹雳灯”电路的设计

如图1所示,“霹雳灯”电路主要包括八个发光二极管D1~D8和排阻RN1组成。发光二极管通过排阻RN1分别接到单片机的P1口,排阻RN1在这里起到限流作用,通常取150Ω~470Ω之间。

4 软件的设计、仿真和调试

4.1 流程图

如图2所示。

4.2 程序设计、编译、调试和仿真

5 实际电路的演示

当通过Keil C软件调试/仿真功能正常后,就可以使用在线仿真器进行在线仿真,看是不是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有问题,则反过来再仔细检查线路的连接和程序,直到问题解决为止。若没有在线仿真器也可以直接把hex文件通过专门的数据线和程序下载到单片机芯片中,再按照图1的原理图用面包板和导线把各个元件连接起来,以取代在线仿真器,然后送电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这里我们用的单片机应采用89S51/89S52系列的单片机,因为这种系列单片机采用的是Flash技术的内存,只要5V电压即可刻录与擦除,可以反复擦除达1000次以上。图6为具有USB下载功能的单片机开发板,通过此开发板可以很方便地把编写的程序烧录到单片机的芯片里去,再通过面包板、把元件按图1所示用导线连接起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6 学生模仿制作

当实际电路演示成功后,学生各个兴趣都很高涨,跃跃欲试,都想自己亲自试一下。趁着学生兴趣正浓时,适时地发给学生一些元器件、导线和面包板,让学生对照原理图去模仿连接电路、按老师刚才讲的过程一步步去模仿编程、调试和下载等。当然,学生在模仿制作过程当中肯定会出现不少问题,例如二极管的正负极接错、单片机引脚弄错、编写的程序有问题,不能顺利通过编译等等。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提倡学生自己去查找原因,找资料或相互之间讨论,实在找不到原因时老师才给予帮助。当学生模仿制作成功后,就会感到十分有成就感,同时学习单片机的兴趣也就逐渐提高了起来。

7 结束语

通过项目式模仿教学法,使学生从最初的简单项目“点亮一个发光二极管”开始模仿制作到定时中断、数模转换等较为复杂的项目学习,最终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只重理论不重实践方法,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正是项目式模仿教学法的精髓所在,它是直观教学、实践教学、情景教学和仿真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一段时间的模仿后,学生的读图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较大地提高,兴趣也变得很浓,再也感觉不到单片机很难学了,老师教起来也感到轻松很多。

参考文献:

[1] 张义和, 王敏男. 例说51单片机[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24-31.

[2] 郭天祥. 51单片机C语言教程[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53.

[3] 李明, 毕万新.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25-27.

[4] 谭浩强. C程序设计[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19-21.

[5] 徐爱钧.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Proteus虚拟仿真技术[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15-21.

[6] 蔡骏. 单片机实验指导教程[M]. 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3: 61-65.

猜你喜欢
项目式模仿单片机
基于单片机的SPWM控制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层次渐变暖灯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便捷式LCF测量仪
“习作”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Microchip推出两个全新PIC单片机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