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用药分析

2016-11-16 08:29马志诚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酒精用药

马志诚

【摘要】目的:分析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 对自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32例酒精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研究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在抗精神类药物中奋乃静使用例数最多(达87例次,占65.9%),在抗焦虑镇静类中地西冸使用最多(达83例次,占62.88%),在维生素药物中维生素C使用最多(达128例次,占96.97%);132例患者共出现52例次不良反应(比例为39.39%),其中氯丙泰为引起反应最多的药物(21例,比例占40.38%)。结论 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时应使用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并且在联合用药时要注意相互间的相互抵触作用,合理使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酒精;精神障碍;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77-02

酒精精神障碍是指患者由于长期或大量饮酒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性病症,按临床情况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类。急性酒精精神障碍就是通常所谓的“发酒疯”,表现在意识模糊有强烈的兴奋性和攻击行为,或可出现片段的幻觉和妄想,持续数分钟和数小时不等,并可出现暴力行为如报复性伤害、杀人毁物及性犯罪等行为,对患者和家庭造成严重影响[1];慢性精神障碍是长期饮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严重损害而导致患者人格发生改变及智能出现衰退,并常伴有各种内脏器官的严重病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酒行为和现象已成为生活常态,出现酒精精神障碍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对个人和家庭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积极有效地进行治疗不但可以帮助患者免受酒精精神障碍带来的痛苦,同时可可促进家庭的和谐[2-3]。为此我们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2例酒精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以获得更多的临床治疗用药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自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2例酒精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基本情况为:男性患者97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分布在27~75岁之间,平均年龄42.5±3.2岁,饮酒史在3~31年之间,平均饮酒史为16.7±2.2年;患者单次饮酒量均>0.25kg,且每日平均饮酒量>0.5kg;患者的治疗时间在5~316d,平均治疗时间为65.2±6.2d;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幻视 45例,幻听54例,妄想 23例,行为紊乱31例,丧失自制力49例(部分患者为合并精神障碍)。患者经临床多项检查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CCMD-3)》中要求,所有患者无治疗用药禁忌特征并排除伴有严重心脑、肝肾及传染性疾病。

1.2.方法 对132例患者治疗时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并整理统计分析。

1.3 评价指标 将患者的主要用药情况(抗精神类药物、抗焦虑镇静类药物、维生素类药物)及不良反应情况为评价指标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 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检验差异值P<0.05时,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的临床的主要用药情况为:(部分患者为合并用药)

2.1.1 用于抗精神类药物的情况见表1,可以看到在使用的主要药物中奋乃静、氯丙秦、泰尔登分列用药前三位。

2.1.2用于抗焦虑镇静类药物的情况见表2,其中地西冸、氯硝西泮列用药前两位。

2.1.1.3使用维生素类药物的情况见表3,其中维生素C、维生素B1列用药前二位。

2.2 132例患者使用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为:共出现52(比例为39.39%)例次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心率失常、过度镇静、便秘、过度肥胖、肝功能损伤等;出现不良反应最明显的药物为氯丙泰(21例,比例占40.38%),其余基本接近。

3.讨论

饮酒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源于酒精,由于长期或大量饮洒的习惯形成导致患者出现酒精中毒,也就是临床上的精神障碍。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对人的大脑有直接神经毒性作用[3]。临床表现为情绪不稳、易激惹、思维缓慢、记忆减退、智力下降、震颤、谵妄、出现幻觉、嫉妒妄想等[4],不但严重影响患者自身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对家庭造成巨大伤害,有研究表明,出现酒精精神障碍患者的离婚率远远高出平均离婚率;并且也会影响到社会的不稳定,部分患者在发作时往往会对他人或公共财物造成伤害及破坏。随着我国饮酒人数的急剧增加,出现酒精精神障碍的患者也不断攀升,为此在进行及时治疗的同时也需引起社会的关注。

虽然目前对长期饮酒造成精神障碍的形成机制尚不明确,但有研究表明由于酒精神经毒性作用和硫胺缺乏均可降低神经元活动、干扰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再摄取,并使某些神经递质合成减少如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等,从而引起患者出现各种临床症状。通过本文内容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使用各类药物对患者的治疗均有一定的作用,但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却有差别,因此在选用药物时需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病情程度、体质情况等合理选择,尤其是对氯丙泰、舒必利、奥氮平、丁螺环酮等药物的使用;同时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保肝治疗,并给予患者即使补充水电解质以保持患者的酸碱平衡。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氯丙泰为主要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视物不清、上腹部不适、乏力、嗜睡、便秘、心悸,偶见泌乳、乳房肿大、肥胖、闭经等临床症状,因此我们认为在使用该药时应引起注意;而奋乃静为吩噻嗪类的哌嗪衍生物,药理作用与氯丙嗪相似,但其抗精神病作用、镇吐作用较强、毒性较低,对幻觉、妄想、焦虑、紧张、激动等症状有明显效果,对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影响较小,故对血压影响不大,所以为主要抗精神类药物;地西冸为BDZ类抗焦虑药,随用药量增大而具有 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及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抗焦虑作用选择性很强,是氯氮?的5倍,与其选择性地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与中枢BDZ受体结合而促进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或促进突触传递功能有关,为抗焦虑镇静类主要药物而得以应用;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保护身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可抑制酪氨酸酶的形成,对保持血管的完整,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等,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

通过研究发现,在治疗的初始阶段对一些酒精严重依赖症的患者可以采取递减戒酒法来治疗,在研究中对5例患者的采用该方法后效果比较理想。同时我们认为对一切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预防,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避免采用饮酒方式来麻痹自己,在饮酒时能把握掌控,是完全可以避免或减少急救精神障碍病症的出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各种问题也相继出现,过度饮酒、长期饮酒等已经成为生活常态,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和家庭社会的和谐。

综上所述,在酒精精神障碍治疗用药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减少副作用较大的药物,以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苑杰. 31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J]. 医药前沿, 2016(3).

[2]何华, 徐健. 104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J]. 中国药业, 2015(B12):196-198.

[3]安善佐, 申爱群. 阿立哌唑辅治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19):56-57。

[4]黎红艳. 6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用药分析[J]. 医学信息, 2014(33).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酒精用药
心脑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80例临床疗效观察
四川省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跟踪导练(一)(2)
临床用药不得不说的抗生素耐药性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酒精脾气等
酒精和水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