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与系统护理对高血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与系统评价

2016-11-16 08:29杨德丽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运用效果个体化高血脂

杨德丽

【摘要】目的:在高血脂症医护工作中践行个体化护理、系统护理的效果及有关情况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患上高血脂症而进入本院施行相应治疗的105例患者,依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作对比组、研究两组,对比组50例以基础方法展开住院期内的护理操作,研究组55例以系统化的个体护理模式展开住院期内的护理操作,经探究两种护理法的开展情况,比对两组病例病情的归转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后,研究组55例HDL-C、LDL-C、TG、TC的测定值都优于对比组50例,组间比对差异较大(P<0.05)。结论:系统化的个体护理干预践行于高血脂症医护工作当中,能降低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效果较佳。

【关键词】高血脂;护理;个体化;系统化;运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89-02

人体的血脂代谢出现异常变化,多数和动脉内粥样发生硬变有联系性。为降低高血脂症的病发危害性,有效消除血脂增高因素,本文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患上高血脂症而进入本院施行相应治疗的105例患者为探究对象,依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作对比组、研究两组,对比组50例以基础方法展开住院期内的护理操作,研究组55例以系统化的个体护理模式展开住院期内的护理操作,对比两种护理法开展情况后,综合评析两组成效情况,现报告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患上高血脂症而进入本院施行相应治疗的105例患者为探究对象,入选病例接受过常规性的系统检查,全部患者的血清检测显示:甘油三酯含量超出1.71mmol/L,由医生依循高血脂症权威诊疗标准展开症状鉴别,且已确诊。对比组50例:2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介于41-79岁间,平均(47.6±11.37)岁;研究组55例: 31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介于42-81岁间,平均(48.4±12.19)岁。以上病例各项基础性资料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两组可进行对照评析。

1.2方法

1.2.1对比组

以常规化的基础方法施行相应护理,当中涉及体征监测、病情探查、讲解必要医疗常识及应急医护处理等。

1.2.2研究组

施予系统化的个体护理服务操作,方法是:(1)心理方面疏导干预。患者身心受到自身病情的较大干扰,使其心理层面出现一些负性情绪,如,担忧、紧张、焦虑等,护士为消除其这些不良心理情绪,针对每例病例的个体具体状况,讲述当前医疗手段的可靠性、科学性运用知识。同时,告知患者高脂血症并非完全依靠医疗方法才可稳定控制,关键在于自身机体状况的良性归转,以消除病人的不安感受。

(2)医护知识宣讲干预。许多患有高血脂的病人,其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情况并不全面。护士除日常监护外,需增强医护知识的宣讲干预力度,将高脂血症和脑血管病、动脉硬化及有关致病因素的宣传材料张贴于病房外走廊的宣传板上,并普及一些必要的日常自护技能常识,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自我监护的良好意识。

(3)膳食方面个体化干预。经综合化、系统化地研究患者的病症状况后,医护人员探查到致病性潜在因素,并依此拟制个体化膳食食谱,叮嘱患者转变过去不良的膳食行为,践行“少食多餐、适量进食”原则,降低动物内脏、脂肪的摄取量,多食新鲜蔬果,足量摄入各种维生素、纤维素。

(4)锻炼方面的个体化干预。机体锻炼能辅助患者尽快消减吸收的膳食热量,在相应程度上起到降低体重量的作用。在拟制每例患者的锻炼规划时,护士参考其多方面因素(膳食量情况、运动喜好、心脑肺功能、作息状况等),并遵照规范化要求提供锻炼活动的具体实践方案。

1.3效果指标

检测两组每例患者血脂指标值,主要项目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总胆因醇)。

1.4统计学研究方法

此研究中,所有相关的调查数据均运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予以处理,运用 2检验计数资料,运用t检验计量资料,运用( ±s)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表明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为两组病例接受护理后各项血脂指标值情况,从表中得知,研究组55例HDL-C、LDL-C、TG、TC的测定值都低于对比组50例,组间比对差异较大(P<0.05)。

3.讨论

对高血脂症病人施行医护服务时,需秉持个体化、综合化、全面化的操作准则,将心理疏导、医护知识宣讲、锻炼方面干预、膳食医护干预等多方面干预工作落于实处,形成兼具针对性、系统性的科学护理模式[1]。这样的护理实践方式在很多方面都优越于传统护理法,其既注重理论内容的普及宣讲,也兼顾锻炼活动、膳食习惯等的科学引导,使医护干预融合到患者的日常作息行为当中,便于高血脂症者形成正确、健康的生活状态,帮助消除其出现的(或潜在的)致病因素[2]。

此研究中,研究组55例HDL-C、LDL-C、TG、TC的测定值分别是(1.24±0.19)mmol/L、(2.98±0.21)mmol/L、(1.48±0.12)mmol/L、(4.59±0.50)mmol/L,对照组50例的分别是(1.57±0.22)mmol/L、(3.57±0.24)mmol/L、(1.74±0.31)mmol/L、(5.68±0.48)mmol/L。各项指标值比对,研究组都低于对比组,差异明显(P<0.05)。这一结果表示,研究组病例各项高血脂指标的降低幅度更大,预后效果更为显著。

综合阐述,比起基础性的常规护理情况来讲,将系统化的个体护理干预践行于高血脂症医护工作当中,能降低病例的各项血脂指标,有助于获得更佳的预后成效。

参考文献:

[1]王慧云,赵军香,张丽荣,等.自拟健脾泄浊方联合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3):1463-1465.

[2]董其坤.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3):21-24.

猜你喜欢
运用效果个体化高血脂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在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高血脂有哪些症状?有什么危害?
高血脂和高血压,哪个更危险?
浅谈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微课”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上的运用探究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