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治疗期间患者出现肝损伤相关症状与致肝损伤的关系分析

2016-11-16 08:29张翔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药物

张翔

【摘要】目的:对施行抗结核治疗的患者展开肝脏损伤相关症状研究,并评估抗结核相应药物和肝脏损伤间的联系性。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因患上肺结核病而进入罗平县人民医院,施行相应药物治疗的119例患者,统计、整合用药后出现不良症状的有关数据,重点探讨肝部受损的具体状况,并结合所得数据展开抗结核相应药物和肝脏损伤间联系性的综合评估。结果:119例患者共有42例在用药后出现肝脏损伤有关症状,占比35.29%。出现恶心呕吐的病例数最多,占比71.43%(30/42),排在其后的逐次是:全身无力28.57%(12/42)、皮肤起疹26.19%(11/42)、腹部疼痛21.43%(9/42)、体温升高11.90%(5/42)、不喜进食4.76%(2/42)、肝脏受损相关症状2.38%(1/42)。用药后出现肝脏损伤有关症状的42例中,有37例同时出现1-3种不同症状,占88.10%;其余5例同时出现了4-6种不同症状,占11.90%。结论:肺结核病药物治疗期间存在出现肝脏损伤有关症状的潜在风险,医疗人员探查到患者出现肝脏损伤的有关症状后,需慎重鉴定其有无出现肝损伤问题。

【关键词】肝脏损伤;抗结核性治疗;药物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146-02

肺部结核病属临床中比较典型且难治的病症之一,医生对其展开病情稳定控制时,普遍予以抗结核类药物,并能获得相应程度的用药成效[1]。然而,运用抗结核类药的全过程中,很可能继发肝部受损(或异常损伤)症状[2]。为认知抗结核药、肝脏受损间的具体关联性,本文抽选因患上肺结核病而施行相应药物治疗的119例患者,统计、整合用药后出现不良症状的有关数据,重点探讨肝部受损的具体状况,再展开综合化分析,并作以下阐述: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因患上肺结核病而进入罗平县人民医院施行相应药物治疗的119例患者,上述入选病例接受过系统化的规范检查,由医师遵照肺结核病的权威诊疗标准展开相关症状判别,且已确诊并运用抗结核类药实施对症治疗。包含:65例男性、54例女性,年龄在24-83岁间,全部达到此次调查活动的具体评估要求,同时,各项基础性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同期对照评估。

1.2方法

1.2.1搜集入选病例的调查数据

对全部病例各项有关肝脏受损的症状资料进行搜集、统计,同时记录每例患者的基础性信息,以求整个调查操作过程客观、可靠、真实。另外,统计病例接受抗结核性治疗的所用药物类别、使用量、给药方式、给药后反应状况等有关数据。另外,探查病人在施予有关结核药后,其机体变化状况,并记录以下病征的出现情况:体温异常变化(多数为升高)、恶心呕吐、全身性无力、皮肤瘙痒或起疹子、腹部疼痛、不喜进食、厌恶油腻及肝部发肿、按压疼痛、尿液颜色变深等,之后推算出这些病征的出现率及其有关数据。

1.2.2药物所致肝脏受损的鉴别方法

对肝脏的损伤情况及程度实施判别时,是以ALT、ULN、AST、TB等实时检测指标为评估对象,若病人血清检测鉴定结果中,ALT或者TB指标异常上升,且超出ULN最大值2倍(或更大),视为肝脏受损。另外,AST、TB指标出现同时升高的现象,当中1项超出ULN最大值2倍(或更大),视为肝脏异常受损。依循酶学检测指标对肝脏的受损类型展开分类,大致能分成肝脏细胞受损型、胆汁淤损类型、混合性肝受损型。若肝脏因运用抗结核药出现的受损有关症状后,其典型表现有:体温异常变化(多数为升高)、恶心呕吐、全身性无力、皮肤瘙痒或起疹子、腹部疼痛、不喜进食、厌恶油腻及肝部发肿、按压疼痛、尿液颜色变深等。从上述得知,每隔两周测定一次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TB(总胆红素),并和(ULN)正常标准值比对。同时,以结核药的施药情况来鉴定所用药品和肝脏受损的因果关联性,再得出统一性评估结论。

1.3统计学研究方法

此研究中,所有相关的肝脏受损调查数据均运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予以处理,运用 2检验计数资料,运用t检验计量资料,运用( ±s)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表明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19例患者共有42例在用药后出现肝脏损伤有关症状,占比35.29%。当中,出现恶心呕吐的病例数最多,占比71.43%(30/42),排在其后的逐次是:全身无力28.57%(12/42)、皮肤起疹26.19%(11/42)、腹部疼痛21.43%(9/42)、体温升高11.90%(5/42)、不喜进食4.76%(2/42)、肝脏受损相关症状2.38%(1/42)。

用药后出现肝脏损伤有关症状的42例中,有37例同时出现1-3种不同症状,占88.10%;其余5例同时出现了4-6种不同症状,占11.90%。

3.讨论

肝脏因药物因素而出现受损病变,其病理机制与肝脏组织中毒或过敏有关联性[3]。施予肺结核药后出现肝脏受损的英文缩写是“ATLI”,若病人血清检测的ALT或者TB指标异常上升,且超出ULN最大值2倍(或更大),视为肝脏受损。同样,AST、TB指标出现同时升高的现象,当中1项超出ULN最大值2倍(或更大),视为肝脏异常 [4]。从临床调研报道资料看出,用抗结核药后二至三个月内出现的负性反应以超敏反应居多,皮肤发痒、皮肤起疹、腹部不适、体温升高、呕吐或恶心等均属超敏反应的范畴,而施药超过三个月后出现的负性反应以中毒性反应居多[5]。

此次研究当中, 119例患者共有42例在用药后出现肝脏损伤有关症状,占比35.29%。当中,出现恶心呕吐的病例数最多,占比71.43%,排在其后的逐次是:全身无力28.57%、皮肤起疹26.19%、腹部疼痛21.43%、体温升高11.90%、不喜进食4.76%、肝脏受损相关症状2.38%。当中,有37例同时出现1-3种不同症状,占88.10%;其余5例同时出现了4-6种不同症状,占11.90%。结果显示,本次入选病例多为超敏性副反应。

综合阐述得知,肺部结核病的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存在出现肝脏损伤有关症状的风险性因素。若给药过程中,医疗人员探查到患者出现肝脏损伤的有关症状,要慎重检测其ATLI指标值,以确认有无出现肝脏损伤。

参考文献:

[1]嵇虎,笪正,陈道文,等.常规抗结核治疗联合异烟肼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合并结核瘤的疗效观察(附3例报告)[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27(5):378-380.

[2]胡启江,徐美华,汪亮,等.替比夫定在慢性HBV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减轻肝损害的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4,7(3):235-238.

[3]惠石生,陈立章,李战战,等.拉米夫定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肝损害干预作用的Meta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8):912-920.

[4]施海燕,廖宝林,林思炜,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肝损伤的防治研究[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3,6(2):90-93.

[5]张霄,何芳,陈赫军,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血清不同炎症因子的水平改变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5,(12):2168-2172.

猜你喜欢
药物
药物流产间隔时间的讨论分析
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艺探讨
药片不要掰开服用
谈谈药物热
怎样选用降血脂药物等二则
警惕药物的致癌性
同时并用几种药物需注意:药物之间有相互作用
当心药物致眼病
药物与性生活
中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