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让生命重新绽放——记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心理中心负责人高亚娟

2016-11-18 07:03张威彭程
工会博览 2016年29期
关键词:工读学校小欣海淀

□本刊记者 张威/文 彭程/摄

用爱让生命重新绽放——记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心理中心负责人高亚娟

□本刊记者 张威/文 彭程/摄

“成长中的生命犹如一粒种子,拥有了阳光、雨露才会生长。面对生命个体,我们在心理工作中就要为他们补充足够的心灵营养,把支持、接纳、爱和欣赏这些沉甸甸的生命养分传递给一个个漂泊的生命。”

——高亚娟

10年,高亚娟扎根海淀工读学校,与一群“特殊”的青少年结下深深的情缘。10年,她遇到过无数令人心碎的孩子:自闭、多动、打架、厌学、网瘾、离家出走;遇到过无数深陷绝望、不知如何处理亲子关系的家长;还遇到过许多工作压力无法排解的老师。10年来,高亚娟一直用自己的能量陪伴着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伴他们走出心灵沼泽,重新品尝生活的快乐。

作为一名心理教师,高亚娟告诉记者,她的工作就是利用专业特长,从最深处理解、关爱孩子,用智慧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传递能量。

心的滋养,爱是一切答案

2006年,高亚娟研究生毕业就来到了海淀工读学校,她工作的全部只有一个目的——把自己内心的能量化作一缕阳光,滋润每个孩子的生命。在高亚娟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父母最珍贵的礼物,每个孩子都希望有个灿烂的童年,可不幸的是,很多年少的他们却挥动起了“受伤的翅膀”。

小凯,六岁就被父母抛弃,由姥姥抚养长大。心理课后,他在天气预报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都不能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有父母的家庭,我真的宁愿不出生。

小亮,性格内向。没有同伴的他,每天沉迷网络,就在一个周末的深夜,小亮母亲突然给高亚娟打电话,急切地说:“爸爸把家里的网断了,孩子在家正嚷嚷着要自杀呢。”

在高亚娟身边,每天都有这样的故事发生着。而她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陪伴受伤的心灵走出心灵沼泽,重新品味生活的快乐,帮助孩子和家长找回家庭本应具有的温情。

在海淀工读学校心理中心,一堂欢快的心理课正在进行。高亚娟和数名初二学生围坐一圈,进行沙盘游戏。学生课上的种种表现,高亚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通过一节节看似普通的心理课,高亚娟不仅了解了学生的特点,而且逐步与他们建立信任,走进他们的内心。只有走进孩子心灵深处才能助其成长,这是心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高亚娟的工作准则。

一年前,学生小方上课时突然冲出教室。她注意力无法集中,烦躁、紧张,坐在教室里连呼吸都觉得困难。经过高亚娟的一次次接触、一次次情绪疏导,渐渐地,小方能正常上课了。半年后,小方穿着自己制作的服装出现在心理戏剧展演舞台上,自信、从容的模样让所有认识她的人着实吃了一惊。

10年的心理工作经历,使高亚娟坚信:生命需要智慧和爱的滋养!只要陪伴,每个生命都将精彩绽放!

爱的团体,让家被重新唤醒

面对有着自卑、多动、人际交往不良、思维偏差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高亚娟综合应用沙盘治疗、戏剧治疗、音乐治疗、心理剧等多种辅导形式,组织“成长支持小组”,帮助孩子重新获得稳定的情绪状态,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

初二学生小欣内向、自卑,不喜欢与人亲近。高亚娟组建“成长支持小组”,将班主任、家长、同伴的力量全部纳入其中,召开了3次个案研讨会,对其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自信训练及家庭心理治疗。

在沙盘游戏中,高亚娟看到了小欣的内心:“父母并不在意我,他们所有的爱全部给了姐姐,我只能把期待藏在心里,孤独地躲在一角。”

像大多数走入咨询室的家庭一样,小欣的父母除了沮丧和相互埋怨,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做,更看不到任何希望。高亚娟说:“在沙盘游戏里,我引导他们看到父母的期望、小欣的努力,鼓励他们说出对女儿的爱。半小时后,一家三口在合作与碰撞中呈现出一幅温馨的画面,起名为‘家园’。”

沙盘中的一次次探索,让小欣有了积极的能量。她遇到困难不再逃避,能和同学自如相处。她的脸上有了灿烂的笑容。小欣毕业时,父母握住高亚娟的手说:“老师,您对孩子的用心,让我们做父母的都感到惭愧!”

对于出现严重困扰的家长,高亚娟创设了“幸福妈妈工作坊”,以全新的团体方式促进母亲成长,带动整个家庭转变。

10年来,面向海淀区中小学近100人次的家庭,高亚娟和心理中心团队每学期都要开展个性化辅导及上千人次的家长心理讲座。“每次看着那些一脸惆怅、万般无奈的家长走出心理中心时坚定的目光,我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被重新唤醒。”高亚娟笑着说。

爱的智慧,让学生和自己相遇

作为心理教师,高亚娟全情投入。她说:“因为热爱才可以全身心投入,才能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工作在海淀工读学校,肩上总会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高亚娟和心理中心教师共同组织开展了女生青春期小组辅导、初二年级的“七彩天空青春期教育主题活动”,以不同形式,将积极的自我概念、青春期健康交往传递给学生。对于缺乏自信的孩子,高亚娟通过组织“心理健康主题月暨校园戏剧展演”主题活动、“思维训练”等帮助孩子重拾自信。

2015年全校性心理戏剧主题创作与展演活动中,有50余名学生扮演戏剧角色走上舞台,他们自己设计服装道具,把戏剧与视觉艺术结合,带给每个角色独特的象征意义的同时,也带给扮演者与观众深刻的心灵碰撞,从中看到自己、改变自己。

为了让全校几百名师生和家长共同在戏剧展演中有所体验,高亚娟还将“一人一故事”这一教育戏剧形式搬上舞台,观众现场讲故事,一人一故事剧团的成员现场即兴表现故事。

一名高中男孩讲述了自己从小患有识字认盲症的成长经历,当演员将他儿时的痛苦、长大后发现自己音乐才华时的坚定、妈妈一路爱的陪伴一一呈现出来时,在场每一个人看到的不仅是故事本身,还有无数深藏于人内心深处美好的东西。整个场域中焕发出的共鸣感,让每一个人深受感动。

在角色扮演中,有的孩子用向日葵来代表自己,因为“自己开朗的性格就像阳光一样,这让我交到很多朋友。”有的孩子把自己比成仙人掌,因为“自己在环境不好时也能生存,锻炼出能吃苦的好品质。”还有的孩子认为自己具有狼的坚强不屈与不放弃的精神,或者风的速度与做事风格,或者大猩猩的幽默,奶牛的力量与坚持不懈,不倒翁的顽强,泥土的包容,黑洞一般可以用于保护弱者的强大力量……

近些年,高亚娟和心理中心团队教师一起参加生命教育、教育戏剧、心理剧、催眠、表达性艺术治疗等系统培训,并有效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一系列形式新颖的系统培训,让孩子对自己的新认识就如同把一颗种子撒到泥土之中,成长的力量在其中萌发,支持他们走向属于自己的精彩。

猜你喜欢
工读学校小欣海淀
海淀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同桌(小小说)
关于工读学校学困生语文写作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帮助队员体验人生的意义
一句话点亮我的世界
虚拟工读学校作用不“虚拟”
恢复工读学校很有必要
海淀 “一盘棋”统管区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