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型拔罐器的研究现状

2016-11-19 11:18刘晓茹陈彬沁李立坤孙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化学反应负压

刘晓茹++陈彬沁++李立坤++孙娜

【摘要】拔罐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目前关于拔罐器材的设计与研究较多,笔者对拔罐器材的有关文献和专利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目前拔罐器材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未来改良罐具的发展方向,以期能为拔罐疗法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新型火罐;负压;化学反应;温热作用

【中图分类号】R244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9-0085-03

传统火罐利用闪火法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将火罐吸附于体表腧穴,从而起到治疗作用。传统火罐中负压是起到医疗作用的重要因素[1],因此新型罐具中采用了各种方法产生负压,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药物、磁极等来提高疗效。笔者查阅了目前罐具的有关文献,对目前所设计的罐具综述如下。

1点火式罐具

在相关专利文章中关于点火式罐具的主要类型有:在火罐罐底或管壁上嵌入打火机,如图1~8;直接在隔离网上投火,如图9;用托架托住酒精棉球,如图10。详细如下。

11王氏火罐王氏设计的火罐是在传统火罐上安装一个地磁能量和一个打火或电热装置,罐体的中间是一个空心玻璃柱,玻璃柱内安装有一个地磁能量,玻璃柱外安装一个有外接电源的电阻丝和一个特制的打火机,注塑固定装置。通过组合效应来提高疗效[2]。见图1。

12高氏火罐高氏设计的灸火罐是在罐体球壳下部垂直安装按动式气体压电型打火机,并在相应处安装指凹结构[3]。见图2。

13阳氏火罐阳氏设计的灸火罐是在罐的侧壁装有打火装置,并且将出火口通入罐内,罐外控制打火,这种罐具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火焰大小可控[4]。见图3。

14陈氏火罐陈氏设计的灸火罐是在侧壁固定一个打火机,并将电火花导线和导引可燃气体的金属导管引入罐体内腔,按动罐外开关,在罐内点火,形成负压拔罐[5]。见图4。

15何氏火罐何氏设计的灸火罐是在罐底安装电子点火器和燃气喷出装置,操作部分在罐底外,点火端和燃气喷嘴位于罐内,主要优点是火焰大小可控,操作简单[6]。见图5。

16周氏火罐周氏设计的灸火罐是在罐体内壁固定插槽,插槽内有电子打火机,罐底开口,内置密封软皮塞,按钮与软皮塞间有助力,这种结构比较简单,便捷[7]。见图6。

17宿氏火罐宿氏设计的灸火罐包括罐体和燃烧室,燃烧室腔与罐体通孔连通,通孔端设有密封盖,燃烧室朝向罐体敞口的一端无通气小孔,优点是操作简单,不会烫伤皮肤[8]。见图7。

18范氏火罐范氏设计的灸火罐将打火机通过基座用穿心固定螺丝与罐体相连,并设计L形开关传动杆,按下开关的同时液化气开关打开,在罐内打火,形成负压[9]。见图8。

19陈氏火罐陈氏设计的灸火罐由罐体、罐口、罐体组成,罐底有一个可拧紧与拧松的密封盖,在罐盖与罐口之间有带孔的罐栅,这种火罐的优点是不会烫伤皮肤,起罐容易[10]。见图9。

110王氏火罐王氏设计的灸火罐有两面开口,罐底为胶碗,内置打火机和艾绒承托罩,打火时燃烧艾绒,同时起到拔罐和艾灸的作用[11]。见图10。

目前点火式罐具多是在火罐底部或侧壁嵌入打火机,通过按动罐外点火装置点火,在罐内形成负压,操作方便,且可调节火焰大小及罐内负压程度。但在安全方面值得探究,一方面因为打火机需要相关燃气引燃,在持续高温环境下,气体存在爆炸危险;另一方面罐具多为玻璃罐,容易掉落破碎,造成燃气泄漏事故,进一步加重了安全隐患。另外,没有考虑燃气的补充问题,建议在罐外设计标准化的燃气补充结构或相关配套的燃气更换装置以便罐具的可持续性利用,故此类罐具在今后设计中应重点关注其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利用性。

2功能型拔罐器

功能型拔罐器是应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使火罐在原有功能基础上,拥有新的治疗功效或加强原有的治疗效果的一种火罐,具体介绍如下。

21远红外线真空拔罐器远红外线真空拔罐器是在负压拔罐器的基础上,用远红外线放出的热量代替火焰使皮肤表面的温度升高。这种拔罐器既有传统火罐的功效,又有远红外线所带来的疗效。红外罐的疗效高于传统火罐,有效率高达100%,痊愈率达925%[12]。

22磁疗拔罐器真空磁疗拔罐器是在抽气罐的基础上,在罐内连接管管头上增加一个磁铁,用磁极代替火使皮肤温度升高,从而使磁疗拔罐器既有传统火罐的功效,又有磁疗所带来的疗效。

23灸罐灸罐是在橡胶气罐的基础上,在火罐顶部增加药包的一种拔罐器。用有发热效应的中药药粉代替火使皮肤发热,既有传统火罐的功效,又有药物的疗效。

3特殊材质火罐

特殊材质火罐是用橡胶或者生物陶瓷代替玻璃的一种拔罐器。现有的几种特殊材质火罐分为橡皮气罐、软口火罐和生物陶瓷火罐,具体介绍如下。

31橡皮气罐橡皮气罐是用加厚硅胶代替玻璃制成的一种拔罐器,有半球型与不规则型两种,硅胶柔软变形能力强,通过挤压可以使罐内气体排出,使罐吸附在体表。因其柔软的特性,其应用部位更广,还能根据需要调节松紧度,不会摔碎,且能产生负压[13]。

32软口火罐软口火罐是一种在火罐罐口部分增加软性中空的橡胶密封圈的拔罐器。当拔罐器在不平整的体表部位吸附时,软性橡胶密封圈可以根据该部位的结构特点进行适度变形以贴合该部位皮肤以保证拔罐器的密封性[14]。

33生物陶瓷火罐生物陶瓷火罐是用生物陶瓷代替玻璃制成的一种拔罐器。生物陶瓷由多种金属氧化聚合物经过超高温烧结而成,可以能量转换,将电磁波变成热量蓄存起来,再转化为远红外线缓慢地向外辐射。生物陶瓷罐可使罐处和周围皮肤温度升高约3~4℃[15]。

综上所述,功能型火罐和特殊材质火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火罐的不足,产生了一些新的治疗效果,且易于操作。但这些火罐治疗作用过于局限,如特殊材质橡皮火罐产生的负压过小且温热作用不明显;有的罐具如功能型罐具以及生物陶瓷火罐造价高昂,不适于临床广泛应用;另一些含有橡胶成分的罐具因橡胶圈易于老化使用寿命短,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且容易造成浪费。

4无火负压式拔罐器

41元氏火罐元氏所设计的罐具将红外线电加热器装在火罐顶部内侧,该加热器上有带指示灯的温控器,罐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会自动切断电源,点亮指示灯,电源插头安装在拔火罐顶部外侧。这种拔火罐使用方便、可避免明火烧伤局部皮肤[16]。见图11。

42陈氏火罐陈氏所设计的拔火罐包括下端开口的内罐体和外罐体,外罐体套设在内罐体上且能相对内罐体滑动,罐内活塞杆下端连接滑动活塞盘,上端与外罐体相连,活塞杆上套有弹簧,弹簧一端与内罐体顶部相靠,另一端与外罐体内顶壁相靠。使用时,下压外罐体使得外罐体相对内罐体向下滑动,继而带动活塞盘向下移动,弹簧被压缩,下压到一定程度后,松开外罐体,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活塞盘向上移动,在活塞盘下形成真空空腔,使内罐体吸附到人体表面。此火罐通过物理方法在罐内形成负压,操作简单便捷[17]。见图12。

43张氏火罐张氏所设计的拔火罐包括罐体,按压盘和罐内滑动的活塞盘,按压盘一侧垂直固连两导向杆,导向杆分别滑动插入导向孔内,导向杆与活塞盘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和定位件,当导向杆沿导向孔移动时能够带动活塞盘沿反方向移动,使用时按压按压盘上表面,按压盘向下移动,活塞盘向上移动,在活塞盘与皮肤之间形成真空,待活塞盘移到合适位置时用定位件将按压盘固定,也是通过物理方法在罐内形成负压[18]。见图13。

无火负压式拔罐器通过加热或物理抽气方法产生负压,避免了明火造成烫伤的危险。但加热式拔罐器单纯加热形成负压,其负压效果值得探讨,单纯的物理抽气方法没有温热作用。且纵观这些罐具,其设计过于复杂,不利于临床广泛应用。

以上即是对目前主要几种新类型火罐的介绍,这些火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罐具的不足,但自身也有明显的不足。因此在未来对于火罐的改造应当更安全、更便捷、工艺更加简单、材料更加耐用便宜,同时能在传统火罐的治疗效果上增加其他疗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当采用更便捷安全的方法,达到火罐起治疗作用的负压效应和温热效应,可以通过采用一些安全便捷的化学反应置于罐内,反应既能够消耗罐内气体形成负压,又可以产生放热反应,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林介昌.火罐与新型拔罐器[J].医疗器械杂志,1995,02:102-103.

[2]王树伯,王晓武.量子火罐:中国,99123703.X[P].2006-06-07.

[3]高虹,于桂荣,李力,等.封闭式自控医用拔火罐:中国,92239625.6[P].1993-10-27.

[4]杨清.自动打火型耐火塑胶保健火罐:中国,99213403.X[P].2000-11-08.

[5]陈强.电子火罐:中国,882U09202[P].1998-08-10.

[6]何东操.电子点火拔火罐:中国,93227664.4[P].1994-01-19.

[7]周建强.拔火罐:中国,200520024365.4[P].2006-08-16.

[8]宿智星.无烧伤火罐:中国,93228913.4[P].1994--5-18.

[9]范培武.电子打火机自动火罐:中国,95228958.X[P].1997-01-08.

[10]陈璐.带盖火罐:中国,92238225.5[P].1993-09-01.

[11]王保忠.灸火罐:中国,94223340.9[P].1995-06-21.

[12]鲍治安.红外线真空罐和传统火罐治疗急性腰肌损伤418例对比观察[J].中国针灸,1994,S1:315-316.

[13]赵占峰.拔罐疗法器械之革新--介绍橡皮气罐[J].内蒙古中医药,1985,03:24.

[14]李平,郭金波.软口密封玻璃火罐介绍[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12):34-35.

[15]程绍鲁,杨洪武.生物陶瓷火罐的研制与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2):45-46.

[16]元明秀.电加热拔火罐:中国,CN 202236519 U[P].2012-05-30.

[17]陈福春,陈扬,潘琦.一种拔火罐:中国,CN 204446717 U[P].2015-07-08.

[18]张露,王睿莹,罗烨敏.一种拔火罐:中国,CN 203874184 U[P].2014-10-15.

(编辑:梁志庆)

猜你喜欢
化学反应负压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浅谈语义与语境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化学反应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化学反应工程教学的一点思考
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课堂练习设计
原来配平也可以这么快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创伤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