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之真实

2016-11-21 16:44□王
剑南文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荷马才气柏拉图

□王 蕾



浅谈文学之真实

□王蕾

自古以来就有关于真实之于文学的探讨,西方与中国古代都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认识。本文结合西方与我国理论家的思想观点,分析探讨真实对于文学的重要意义,阐释了真实是一部作品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这一观点。

狄德罗在《演员奇谈》中指出:“真实和正直对我们施加着巨大的影响,一个诗人的作品只要具备这两种性质,加上作者又有点才气,这部作品肯定会成功。”也就说,狄德罗把真实和正直看作一部作品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而才气则是点缀品。但“真实”和“正直”是存在语义重复的。正直是真实的结果,作品符合真实的标准,正直也就应“真实”而生。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出我们的结论:真实是一部作品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

如果一部作品背离了自然真实和心理真实,就会流于虚伪,最终会被历史那张淘沙大网遗弃。盲诗人荷马和以其名命名的史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但柏拉图认为,即使荷马这样的“悲剧诗人的领袖”也不过是“影像的制造者”,“和真理隔了三层”柏拉图还说:“从荷马起,一切诗人都只是模仿者,无论是模仿德行,或者是模仿他们所写的一切题材,都只是得到影像,并不曾抓住真理。”但是柏拉图从其开始的就人为地抽调了文艺具有真实性的前提,他无论怎么论证,文艺也是假的,不真实的。但荷马的诗作流传至今,即便不符合自然真实,但是符合心里真实的,这也是《荷马史诗》流传至今并被奉为经典的原因。

文学之真实,是古今中外的统一标准。鲁迅曾言:“《颂》诗早已拍马,《春秋》早已隐瞒。”提醒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切记创作要真实,不能点缀太平。《颂》、《春秋》中,虽多拍马之词,隐瞒之言,但不乏佳作。拍马与隐瞒在我们看来都是说谎,西方的王尔德倒是有一句话,虽有悖常理,但发人深省。他说:“讲述美而不真实的故事,乃是艺术的真正目的。”我们在创作时发生与前的事在为文时可能置之于后,发生于后的事置之于前,未然作已然,已然作未然。这难道不是说谎?可正是因为这样做符合我们创作时的现实处境与心理,为真实而撒谎,也未尝不可。

人类实践的目的是追求真理。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实践,其目的也是追求业已存在并永续发展的真理。真实只是它的最基本的要求。真实还必须符合必然规律。关于真理(本质)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学者常常认为是一种螺旋上升的,是曲折的。我想这个过程比作花园里的小径更形象了。花园里的小路往往是曲折的,在各个节点处分出两条小路,再在某点交合。我们对于表象的认识也是如此,从表象出发,在某点上发生分歧,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起初的两个人再次找到共同点,形成此时真理。文学这种探索真理的形式,也是如此。无数作者描摹同一个客观事实,各抒己见。我们在他们的见解中寻找正确的合乎逻辑的,也就是真实的基础上合乎必然规律的见解,以期获得真理。

“只有真的才是美,只有真的才可爱,真应统治一切,虚构也不例外;一切虚构中的像是真实的虚假,都只为使真理显得像耀眼晚霞。”这首诗出自布瓦洛《书简诗》之第九章。真实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了。

(辽宁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荷马才气柏拉图
读书养才气
从以女性为题材的诗歌中体味曹植
尼采巴赛尔时期的荷马研究
柏拉图的椅子
柏拉图《法律篇》土地与农业法条译注
聆听心花绽放
让大脑绕个弯儿
博学而又生动的学术著作
恰普曼翻译的罗马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