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设计
——汉服文化

2016-11-21 16:44卢禹霞
剑南文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书籍装帧样式汉服

□卢禹霞 解 辉



书籍装帧设计
——汉服文化

□卢禹霞解辉

为什么要选择以汉服文化为主题来制作书籍装帧呢?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前段时间经常有新闻报道“某某高校学生穿汉服被误以为是穿和服的日本人而遭到攻击”,所以每当我看到这些新闻的时候就不禁感慨万千,当代的高校大学生,却连最基本的汉文化都不了解,我们是不是该停下脚步沉思了?所以我希望以这种方式来让大家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汉家文化。

这次设计的主题就是围绕着汉服的解析和现代汉服改良的知识普及而进行的,让我们在新的时代里也能触及到古典文化的美,弘扬汉文化复兴汉服是我们每一个汉族人民的责任。

一、书种的定位及书名的拟定

因汉服的款式多样,而且配饰是也非常繁多丰富,所以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偏向于画册类的解说书,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扬中华古老的古典美学!因是画册,所以书籍设计当中相应的图片很多,偏于画册的给读者,通过轻松的视野,能够更好的了解书籍当中的汉服文化。

关于书籍名称,之所以称之为《素锦拾年—汉族服饰解说》是因为:“素锦”一词不仅立马想到了服饰绸缎,而且在词汇的词性上也能感觉到一种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色彩感。而“拾年”一词就是为了体现出书的主题核心,捡起那段时光。所以“素锦拾年”的意思就是想表现出:在繁忙的现代重新拾起那些被湮没在历史洪流中的服饰文化。

二、书籍规格和样式的确定

在开始的设想中书籍设立的是特殊尺寸偏正方形,后来由于少量印刷的原因改为了常规尺寸,展开后是33cm×24cm。书籍的封面增加了9cm的护封,使得书本看起来形式更丰富,从书籍的样式中也能更好体现汉服文化当中的古典美。

三、书籍封面和正文版式设计

汉服文化的书籍封面很重要,因为是做这种具有年代感的服饰宣传册,所以我首先想到的是避开亮色,采用深色调给人一种沉稳、深沉的感觉。解决了颜色的选取问题后,为了使得背景更具有美感,所以增加了印花纹样在底色上。在封面设计的初期,我首先想到的是可以结合汉服元素,让汉服的形状在封面上既突出又不张扬,但是在我前期的创作中,汉服图形与封面结合的效果差强人意。封面上确实是有汉服形状,但是结合在一起很牵强,略显呆板。做一系列的书籍在颜色的选择上也出现了问题,一系列的感觉不太强烈。汉服最大的特别在于袖口和衣领部分,因此,我就想到了自己绘制一个汉服的大体轮廓,但是自己绘制的轮廓,颜色单一,用其它色调看起来都很不搭,所以我用了白色作为汉服的色调,但是大面积的白色却不免少了一丝趣味,而且总是感觉缺了点什么。所以我运用了服装纹样在白色的形体上加以叠加,让它看起来没有那么单调。为了让汉服在封面上直接体现却又不显张扬,在反复实验后,决定将汉服的形态放置于封面和封底的下部分,以书脊为中心,两边拉长,突出壶口袖,使书籍打开后能形成一个汉服的样式,这让读者既方便阅读,又增添了趣味性,而且进一步的把汉服的主题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了。对于突出三本书的一系列,我想在汉服上做文章,因此在封面汉服形状的部分我决定采用不同的装饰来加以区分。这样通过不同的颜色来彰显汉服的种类丰富,中华古老的古典美学也通过封面的形式,让我们加深理解!

至于正文的版式设计,因为前边文字内容多,所以运用了常规的排版样式,后来为了打破前边文字的拘谨严肃感,在后边运用了大图解说和跨页的形式,使得书籍在翻看时,更加具有吸引力。

书籍《素锦拾年—汉族服饰解说》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当下的我们能够对汉服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不要再出现“穿汉服被误以为是穿和服的日本人”这样的错误了。我们要记住,汉服不是指汉朝的服装,而是指汉民族的民族服装,作为中华儿女,要让中华古典美渗透在我们的血液和情怀中。

(黑河学院)

猜你喜欢
书籍装帧样式汉服
汉服新“江湖”
在不同的Word文档之间借用样式或格式
“汉服热潮”诠释文化自信回归
美学思想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上台说汉服
当青春遇见汉服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演变及对现代的影响
书籍装帧设计中内容与形式和谐关系的探究研究
海豚出版社举行书籍装帧艺术专题讲座
这是巴黎发布的新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