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件开裂问题探讨

2016-11-21 02:51肖训华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6年20期
关键词:机台塑胶水口

肖训华

(深圳市宝慧和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76)

塑胶件开裂问题探讨

肖训华

(深圳市宝慧和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76)

PC+ABS、PC材料的塑胶件成型后,零件开裂是常见的现象,本文中从塑胶零件设计、制造、加工工艺控制等几个方面对塑胶件开裂问题进行了探讨。

塑胶件;开裂;探讨

在PC+ABS、PC合金料成型的塑胶件上,很容易出现零件开裂的问题,没有热压或者预埋的塑胶件,其塑胶柱或者应力集中的部位也会出现开裂现象;热压、预埋螺母后进一步加剧了应力集中情况,导致塑胶柱开裂严重。有时零件还在仓库,有时装配好了交付到客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塑胶柱开裂(如图1);出现开裂的原因比较复杂,控制起来无法简单控制某一因素。本文经过实验,总结出以下关键控制点,供设计工程师、模具工程师、注塑工程师以及SQA工程师参考。

图1 塑料开裂图片

1 塑胶件设计控制点

设计塑胶件时,必须对塑胶件流动阻力点进行圆滑。如塑胶柱的根部倒圆角;加强筋位根部倒圆角;流体其他拐弯的地方倒圆角。需要预埋或者热压螺母时要保证足够壁厚。

必须对塑胶流动长度方向进行优化,避免流动方向过长,压力损失过大,导致成型时注塑压力过高、保压过高。

材料的选择; 推荐选择SABIC的合金料更有保障。

2 模具设计和加工控制点

塑胶模具上柱子根部、筋位根部避免锐角,锐边;熔接线避免在薄弱位置。

能用大水口的零件,避免用点水口。或者改用点水口转大水口。

水口的位置选择尽可能均衡,避免某个方向流动过长。压力损失大。

模具尽可能抛光,避免成型压力过高。

3 塑胶件生产工艺参数控制点

3.1塑胶原料控制

推荐使用原厂抽粒料或原料加色种;不推荐外协厂用二次抽粒的方式配色。

控制塑胶原料的进料渠道,应从原料厂商的合格代理商处购买,并如实记录胶料的进料日期以及相应包装袋上的原料生产批次。对有追溯要求的物料可要求记录零件注塑批次与 原料生产批次的对应关系。

3.2原料仓储控制

原料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处。用卡板支撑,尽量不堆放在窗户附近,避免暴晒和雨淋。

余料应该用原干净包装袋包装且务必封口,并及时退库管理。受到油脂污染后的胶料必须报废处理。

对仓库存储的原料严格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原料从原则上尽量在半年内就消耗并使用掉,以避免原料受环境因素导致材料性能下降。

3.3材料烘烤控制

优选抽湿烘干机烘料。

烘料的实际温度严格按照相应材料规格书要求设定,并定期对相关干燥设备进行校准,以确认设定值是否可达到材料实际干燥范围内。

烘料时,料筒内的胶粒总量必须大于料筒容量的50%。

料筒中间温度需在2 h内达到推荐温度。

特别注意:烘料温度为料筒内胶粒中下部的实测胶料温度,并以该温度达到烘料温度最低值开始计时。

3.4注塑机台控制

尽量避免用过大的机台来生产小零件。特别是开孔很多的前壳类零件,推荐采用最小可生产机台来注塑,减短原料在炮筒停留时间,以此减少胶料的热降解。

机台选择原则:一般要求是注塑量为溶胶量的30%~80%。如果注塑量较小,同时要控制射胶终点位置在10 mm 左右(机台越大,数值越大),位置变化值控制在±1 mm。

尽量固定机台生产,方便注塑参数的传承及核查。

3.5模具温度控制

按照运水图来连接水管。

模具温度参照规格书要求控制,根据具体应用可选择偏上限或以试模参数为准。

根据模具特点,前后模温度可有差异,但注意前后模温差不超过10℃,同侧模温差 不超过5℃。

特别注意:以上模具温度为实测模具表面温度,测量点应分布均匀。这是控制塑胶开裂的关键工艺。

3.6炮筒熔体温度控制

熔体温度需要参照相应材料规格书推荐参数设置,并保证机台温度调节和检测系统正常。必要时可射出胶料来实测熔体温度。

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情况下,炮筒中后端的熔体温度设置在推荐温度值的下限区域。

长期停机时,料筒里的料不能使用(材料会热降解)。(停机5 min以上,均要将料筒中的熔融的胶料射出,不能注入模具型腔内)

3.7注塑工艺参数控制

尽量固定机台生产,注意批次间工艺的传承,要求参数波动不得超过±8%,如有超过需经相关责任人审核方可生产。

在保证产品外观情况下,注塑压力和保压压力设置要低。

背压的控制应保证螺杆转速适中(45 r/min),避免螺杆高速旋转而过度剪切胶料。

为检查注塑工艺和机台的稳定性,可选择注塑中间段打走胶板3 件,要求一致性要好。熔接线应避开胶柱及受力位置。

4 生产过程检验方法及验收标准

外力破坏检测法可以用来检测残余应力、材料降解、熔接痕等隐性注塑缺陷导致结构变脆或强度变差的情况。比较敏感的部位一般是水口附近的结构、卡扣根部、卡扣顶部开孔处、止口部位等。可以用外力破坏水口附近的胶柱或者不连续的筋、卡扣根部或者顶部开口部位,如果脆断,则说明有应力集中、材料降解或熔接痕等问题。针对空胶柱,用较钝的钳子在塑胶柱顶面靠下约3~7 mm 处进行一次挤压,然后旋转90°,再挤压一次(每次挤压操作使胶柱受压方向的外径缩小为原外径的3/5~3/4 即可)。如果胶柱无裂纹、无层裂,则说明此项测试通过。如果胶柱出现一条以上裂纹,或者出现裂纹时带有“嘣”的响声现象,说明此项测试不通过,原材料有问题或生产工艺有严重缺陷。如果胶柱仅出现一条裂纹,则认为胶柱存在质量隐患,针对有质量隐患的零件,可通过老化的方法进行进一步验证和确认。

本文通过实验过程得到的总结,难免有不完整之处,希望给大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塑料件图像自动检测的调节及分拣装置[J]. 橡塑技术与装备,2015,(08):65~66.

[2]汪文忠. 塑料管材管件的检测与应用[J]. 塑料制造,2016,(07):58~59.

(R-03)

Discussion on cracking of plastic parts

TQ320.63

1009-797X(2016)20-0023-02

B

10.13520/j.cnki.rpte.2016.20.007

肖训华(1968-),男,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子设备结构设计。

2016-09-06

猜你喜欢
机台塑胶水口
水口水电站7号机组完成增容改造和并网发电
塑胶进化
优化PROTOS70梗中含丝量技术性研究
水口、水口环境与风水(下篇)
千年沧桑话水口
光影视界
一种橡胶硫化机机台的夹柱结构
不能忘却的“三八”机台
人手发热塑胶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