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沟通模式培训对培养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2016-11-21 06:04汪艳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护患医护

汪艳萍

标准化沟通模式培训
对培养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汪艳萍

(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定西743000)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对培养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5年5—12月在我院消化科实习的16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医护沟通、护士间沟通、护患沟通中。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问卷,调查实施SBAR沟通模式前后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结果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综合得分为(57.22±2.32)分,高于实施前的(41.15±5.26)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医护沟通能力得分为(4.00± 1.26)分,高于实施前的(2.02±1.31)分;护士间沟通能力得分为(3.53±1.41)分,高于实施前的(2.11±1.46)分;护患沟通能力得分为(3.18±1.32)分,高于实施前的(2.08±1.36)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促进医护和谐团队建立,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实习护生;标准化沟通模式;沟通能力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情况或感情的过程[1]。护士临床沟通是护士以患者为中心,为恢复及促进患者健康,满足其需求,而与患者、患者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进行的信息交流[2]。研究发现医护沟通障碍是60%以上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3]。大多数护士汇报病情时通常只陈述表面问题,缺乏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思考,不能将所有相关信息准确报告给医生。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患者护理及健康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4]。因此良好的临床沟通能力是护士防范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沟通模式)即Situation(现状)、Background(背景)、Assessment(评估)、Recommendation(建议),SBAR沟通模式是一种标准化、结构化的沟通模式,分别显示目前发生了什么、什么情况导致的、我认为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沟通程序[5],其符合医学判断逻辑。一直以来,实习护生无特定沟通模式培训,就业后在病情汇报或解释方面存有不足。本研究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实习护生,规范护生沟通方式,提高护生临床沟通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6月,选择2015年5—12月在我院消化科实习的16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SBAR沟通模式培训由参加高级护理管理人员培训班SBAR沟通培训过的4名护士长组成培训小组,对16名护生进行为期1个月的培训,按照SBAR沟通模式对护生进行口头汇报病情和交接病情培训。培训内容包括SBAR的概念、SBAR的优势、使用SBAR沟通的意义、护患沟通中SBAR的应用技巧等。培训方法包括集体授课、病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交接班现场演练、角色扮演等。培训结束后由培训组长对参与培训的护生进行测评,对于测评不合格者采取相应整改措施,保证培训的有效性。

1.2.2 SBAR沟通模式应用测评通过后,在科室开展为期3个月的SBAR沟通模式应用,护士向医生汇报病情或病情交接时,按照S—B—A—R顺序进行。以消化道出血为例,S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床号、姓名、生命体征、有无腹痛腹胀、有无恶心呕吐及呕吐物的性状等;B资料主要包括患病时间、缓解情况、测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等;A主要说明患者目前的问题是什么;R主要说明目前应该如何解决。护患沟通时,同样按照S—B—A—R顺序进行,S:您现在的生命体征正常,有腹痛及恶心症状;B:病情尚处于控制阶段;A:有时会有腹痛、恶心;R:属正常现象,您不必紧张,可以采取卧床休息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轻疼痛或深呼吸减轻恶心等。

1.3 评定标准

参考国内外文献,自行设计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调查问卷,测评实施SBAR沟通模式前后16名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通过来自4名心理及护理专家的咨询意见,对问卷进行修订,最终问卷由医护沟通能力、护士间沟通能力、护患沟通能力3个维度共15项条目构成,每个维度包括5项条目。每项条目按照认同情况计分:很不认同计1分、不认同计2分、不确定计3分、认同计4分、很认同计5分。各维度项目评分之和的均值为各维度得分;3个维度所有项目评分之和为综合得分,最低14分,最高76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越好。

1.4 数据处理

将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输入统计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表1 实施SBAR沟通模式前后16名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比较(x±s,分)

经过3个月的临床实践,SBAR沟通模式有效提高了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见表1)。

3 讨论

3.1 SBAR沟通模式可以提高护生医护沟通能力

本研究显示,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护生医护沟通能力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护生普遍认为与医生沟通时能清楚汇报患者病情,并认为医生对自己的汇报很满意。这与周燕妮[6]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显示,SBAR沟通模式通过开放性、足够时间的讨论和信息交流有助于促进医护合作,使护士体验到准确完整的信息沟通对于安全医疗的意义,提高护士向医生汇报病情及交接班质量[7]。这些观点与本研究一致。

3.2 SBAR沟通模式可以提高护士间沟通能力

本研究显示,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间沟通能力有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马青华等[8]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显示,SBAR沟通模式能使护生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护理,对有疑问的护理治疗,也能及时与护士进行沟通。SBAR沟通模式强调“B”对患者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A”原因分析的依据、“R”采取措施后的效果评价,可以促使护生动态观察患者病情,根据其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患者状况做出综合分析,并向护士提出自己的见解。SBAR沟通模式能帮助护生确定患者的主要问题,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并及时处置,有利于提高护生业务素质和沟通能力,60%以上的护生认为SBAR沟通模式提高了其评判性思维能力。规范护理人员沟通方式是防范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有研究已将SBAR纳入病区的护护床头交接班模式[9]。

3.3 SBAR沟通模式可以提高护生护患沟通能力

本研究显示,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护生普遍认为能主动与患者沟通,与患者沟通病情时语言更加有条理、清晰,患者对护生的病情沟通感到满意。这与朱炜等[10]研究结果一致。工作中护患沟通尤为重要,其沟通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护理职业情感、专业知识及技能影响。护生在上岗前未接受过系统的沟通技能培训,其护患沟通能力不足,导致其在观察病情时常因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而延误诊断和治疗,引起护患纠纷。本研究的SBAR沟通技能培训,要求护生观察病情时不仅关注患者目前的情况,还要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发展变化,能够及时、正确解答患者对治疗用药、健康指导等方面的疑虑。SBAR沟通模式使护生养成主动询问患者的习惯,提高了护生病情观察能力和护患沟通能力,从而促进医护和谐团队建立,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为医护人员及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

[1]李小寒.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曾凯.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的研制及应用[D].长沙:中南大学,2010.

[3]Riesenberg L A,Leitzsch J,Little BW.Systematic review ofhandoffmnemonics literature[J].Am JMed Qual,2009,24(3):196-204.

[4]张兰英.共情应用于护患沟通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111-1112.

[5]李月芳.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调查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42-43.

[6]周燕妮.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医护沟通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7):72-73.

[7]徐双燕,姚梅琪,周海燕.标准化沟通方式在医护间沟通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48-49.

[8]马青华,蒋晓华.标准化沟通方式在SICU护士床旁交接班的运用[J].四川医学,2013,19(25):567-568.

[9]董芳,陈蜜柔,吴福珍,等.标准化沟通方式在病区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4):47-49.

[10]朱炜,叶家薇,邹瑞芳.护士对沟通交流行为自我评价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12):53-54.

G424.4

B

1671-1246(2016)19-0089-02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护患医护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