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气质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双重乐感理论与实践”展演回眸

2016-11-21 08:28戴虎
新疆艺术 2016年6期
关键词:刀郎新疆师范大学木卡姆

□戴虎

“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是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欢教授2008年就多民族地区音乐人才培养,所提出的一个教育理念。同年,张欢教授就此申报立项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随即展开了以培养“具有双重或多种音乐文化观的和谐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改革。

经过4年的“艰难”探究,2012年项目成果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张欢教授专著《双重乐感理论与实践》再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而因其教材研发、课程设置、教法更新、教学变革、效果评估、实践展演等引发的学术讨论、文化思考,则更超出单纯的音乐教育领域,被专家认为是中国“具有标志性的文化事件”,其以项目引领的一系列舞台实践展演和“世界行走”,被专家认为“极具研究价值的社会现象”。

自2012年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每一年都会举行以“双重乐感理论与实践”为核心理念的学生活动展演,旨在激发学生们学习不同音乐文化的兴趣,活跃学生们学习不同音乐文化的氛围,丰富学生们对不同音乐文化的认识,引导学生对不同音乐文化的情感体认。2015年4月29日,第四届“双重乐感理论与实践”活动展演如期举行,热情、认真、辛苦准备的来自音乐学院2013级四个班近百名师生,展现了一场别具味道的活动展演,因之而来的故事、感动和力量,让这个看似普通的教学环节衍生出一番不寻常的颜色,触摸这些或深或浅的色彩,总让人体会到一种由心而来的感动,暖暖的、淡淡的。

三把吉他

本次展演的节目中,除了不同民族乐器的演奏表演之外,有三个节目都使用了吉他。“吉它”在我的记忆中,是一个和青葱岁月最为接近的乐器,听着它的声音,就有一层想象的浪漫。我总觉得,在新疆(或许是整个中国、世界)吉它恐怕是年轻人中最为普适的一件乐器了,不论地方、不论民族、不论性别,吉它似乎是一个通用乐器,演奏着属于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有意思的是不同的人们因为“吉它”,却拥有着“共同旨意”般的情感体验。

王嘉凯、张殷子一个是来自新疆吐鲁番的回族男生,一个是来自哈密的达斡尔大男孩,两位都是本届展演中出镜率最高的男生,当然获得的掌声也是最为热烈的。“我没有刻意地想着用吉他会不会更能在展演中得奖,我在自己的音乐学习中一直就这么唱着,我喜欢现在的流行音乐,也喜欢欧美英文歌曲,更喜欢新疆味道的音乐,生在这、长在这,喜欢唱自己的歌,很自然……”王嘉凯这么说着,这个活跃于校园文化节甚至新疆各种文艺演出的小伙子,有着极强的舞台表现力,而源自内心的对新疆多样音乐文化的热爱,又让他的表演更富有乡土的质朴力量。

相比之下,沉默少语的张殷子随着口哨在吉他伴奏中轻轻吟唱的《黑眼睛的姑娘》,则让热闹喧嚣的舞台变得安静,也让一般的教学展演剧目有了一层舞台艺术的意境追求。而当他拿起萨巴依表演时,令大家吃惊不小,这个内敛的小伙子竟然十分投入,“这个小伙子很不错,萨巴依的表演,不仅仅是声音和节奏的,还要有身体、有表情,这种表现水平,没有用心的训练,肯定做不来。而且吉他弹唱的风格掌握的也那么精准,这种音乐能力,正是我们所期望的……”评委陈剑老师如是说。

在新疆街头巷尾广为传唱的歌曲《吉尔拉》中有一句歌词,叫做“抱起了吉它,我就想起了你。”现在看来,这些展演中的孩子还有那些观看的孩子们,恐怕抱起吉它不仅想起了弹吉它的人,还会想起那在寻常训练中因为不同音乐文化交流碰撞而出的快乐时光,想起在不断磨合排练中结交下的跨越民族、跨越地域的动人友情。而这,也正是“双重乐感理论与实践”教学展演最为温暖的一段记忆。

一首歌曲

每一届“双重乐感理论与实践”活动展演,一个稳定的核心即是用非母语文化的形式,演绎不同音乐文化,以期从形式感受中获得对内容、情感的理解。所以,每一届学生中都会有很多孩子选择新疆各个少数民族民歌作为演绎对象,也无一例外地,这些孩子们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渐喜欢原本看似艰涩、陌生的民歌,甚而在后来的学习中主动表达着对传统民歌的热爱。

王慧玲便是今年以此形式参加展演的一位同学,她选唱了维吾尔民歌《思恋》。这个来自甘肃的女孩子内心活泼、开朗,但外在呈现却腼腆、含蓄甚至在人多的时候,有些“语无伦次”的“不自信”。可一次不经意的独自训练,让她的班主任发现了她歌唱的天赋和内心热爱,“老师,我真没想到,你竟然没有说我,我都觉得我唱的难听死了,预选节目的时候,我肯定是第一个被刷掉的,丢死人了……”这样的对白小姑娘不断在老师面前重复,一直到正式演出前,王惠玲依然没有放下包袱。可老师却笑着对她说:“你之前在人多时连话都说不清,这会儿你在全院师生面前表演,就是最大的成功,超越了自己,就是最大的收获。”翌日,她在朋友圈里说到:“第一次登台,收获真大,我的水晶鞋,就要来到。”

一群“刀郎”

这一届双重乐感理论与实践展演最大的一个亮点,便是2013-3班全体同学表演的刀郎木卡姆,具有几个特点:1.参演人数最多;2.参演剧目难度最大;3.参演节目质量最高;4.参演意义深远。大凡对中国维吾尔木卡姆这个艺术形式有点了解,前三个理由都无需解释,我需要提醒的是表演这个剧目的36个孩子连带班主任,都没有相关类似的学习经历,短短的一个多月,他们竟然能唱出三大段的刀郎木卡姆,实在让人惊讶,而在叹服、赞扬的同时,我们对其第四个理由的探讨,愈发显得重要和必要。

如果说前三届的活动展演,成果集中表现在单个同学和老师身上,那么这一年的《刀郎木卡姆》则可看做是成果的集群绽放。而若梳理前三届的展演作品和内容,我们还会发现,前三届的展演大可看作是对新疆大美山水的热情礼赞,学生们在双重乐感的体验中,获得的是对新疆丰富多彩音乐文化的明亮认知,是基于情绪欢乐中的热情理解。而因为刀郎的呈现,学生们对新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的体验,多了一层理解,多了一层“心灵锤炼”。

追踪这一展演成果,我们首先要从该班班主任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肖尧轩说起,出身并生活在刀郎木卡姆家乡的他,较之其他地方的新疆人对刀郎木卡姆更有一层“乡音”的情感,所以,选定《刀郎木卡姆》作为参演剧目,自是情理之中,而其亲自参与排练和展演,更是这分“乡音”选材的真实佐证。

而我们要探讨的显然不仅仅是“乡音”,而是他们在排练、表演中呈现出的几个“特质”,更平实的说是几件事。其一,排练之初强行让大家选择各种方法,学会演唱,常常训练至深夜凌晨3、4点;其二,排练中特别邀请学院木卡姆艺术团的三位同学为大家教唱、伴奏,同学们因此与这三位同学成为十分要好的朋友;其三,学唱中特别邀请青年教员艾孜买提给大家翻译原文,理解歌词背后的意义,同学们因此产生了疑问:“怎么热恋的歌曲,如此悲伤”其四,请舞蹈班的老师、同学专门对演奏律动、舞蹈进行辅导,学生们因此理解:“乐舞相合、身心相谐”的道理;其五,大家集中观看了《刀郎木卡姆》央视节目,并仔细聆听了田青先生关于木卡姆的评述,关于周吉先生的介绍,对《刀郎木卡姆的生态与形态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从上述几件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组织者十分有序的逻辑推进:强制植入(排斥)——真实体验(接受)——深入理解——情感共鸣——身心和谐,而更为深刻的在于同学们在这样一个起始于被动的练习中,开始收获友情、激发兴趣,主动深入地理解音乐背后的情感文化,而对田青、周吉先生的阅读,则又将孩子们从感性上升至理性的认知高度,在主观体验、理性思考的双重认知中升华对音乐的理解。

正是缘于这样缜密的事件累积,孩子们在舞台上最终呈现的刀郎才有了一种特殊的“气质”。这种气质不仅让表演的孩子们热泪盈眶,也让现场的很多孩子们饱含热泪。参与演奏卡农的买买提依明同学,在演出后用不怎么流利的汉语,对肖老师说:“唱得真好,真正的好,我一点想到的没有……”而评委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表演系主任王茗教授说:“能唱,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能打手鼓、还有一定舞台表演水准,更重要的还有‘味道’,这的确让人惊艳,获得第一实至名归。”

多年前,张欢教授就曾撰文:“脱离土壤的教育,是舍本逐末、不清醒的文化教育,唯有脚踏大地,将教育的命脉之根,深深地扎在大地深处,展开世界视野,汲取历史智慧,我们才有未来,这是当代文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以此,再看第四届双重乐感理论与实践活动展演的意义,就有了一个历史维度,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们,因为这种持续性的文化接触、体验、认知,呈现出一种特殊而动人的“气质”。

这种气质,恰是接续性的活动累积,恰是连续性的理性思考,恰是持续性的时间锤炼。

这种气质,暖暖的、浓浓的。

(本文图片由戴虎提供)

猜你喜欢
刀郎新疆师范大学木卡姆
新疆师范大学普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调查研究
浅谈木卡姆艺术与民间艺人
——以新疆莎车县为例
刀郎木卡姆乐器伴奏模式及其生成过程
从《木卡姆》看新疆人物画的民族性
喻白杨作品
吕蓓佳作品
吾铁库尔先生和维吾尔木卡姆研究
刀郎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
刀郎:这些年“神秘”帮了我
真假刀郎大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