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1-22 15:14周泉
丝绸之路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博物馆产品

周泉

(天水市博物馆,甘肃天水 741000)

简论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周泉

(天水市博物馆,甘肃天水 741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主要的知识传播和文化服务单位,博物馆文化产业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基于此,本文对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博物馆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博物馆;文化产业;文化传承;文化发展

中国的博物馆具有长远的历史,具备传播文化信息、保管研究和展示文物、艺术品以及促进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重大影响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世纪对博物馆的要求也不单单只是文化交流这么简单了。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为我国博物馆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更高的要求,提出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步伐,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也就更加突出了博物馆的深刻地位及影响力,目的在于让我国博物馆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

一、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国内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方面:其一,不同区域的文化产业在其区域经营发展理念、相关政策和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区域性的变化。我国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东西部和东部的差距非常大,造成了东部和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中西部的文化产业产值特别落后,而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产值却大约占到全国文化总产值的60%。其二,文化产品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公司经营运作式、内部运营管理式和公司运营与内部管理结合模式。例如在湖南省博物馆就实施了公司经营与内部管理结合的形式,公司通过经营的模式把产业和事业分开,在内部管理式下创办了文化产业中心,在这种公司经营和内部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下,公司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取得了经济的发展,其主要就是通过设计、复制高仿产品来申请专利。其三,文化产品的分类大致有场地租赁服务类、文化旅游纪念品类、高坊复制品类和图书类。例如上海博物馆就是经历了图书—制作销售高仿复制品—创办餐厅和观众咖啡厅的过程。

二、博物馆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经营管理模式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不匹配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博物馆产业经营活动由非独立法人企业和内设部门(经营部、开发部或者市场部)两部分管理,在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但依然存在程序繁琐、工作环节多的问题,也在经费使用、人员配备、市场和产品开发等方面受到了限制。总体来说,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以行政体制替换市场机制的管理模式不匹配。

(二)发展动力不足,投资方向单一

我国博物馆之所以能够运行,大多数都是借助政府的拨款赞助。免费开放之后,政府一直为博物馆提供大量的经费补贴,缺少了社会资金的支持和介入,政府的补助使得博物馆对文化市场的需求降低,养成了博物馆依靠政策吃饭的毛病。即使政府的介入缓解了博物馆文化产品研发存在的经费问题,但在博物馆对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的配置方面不能很好的起到作用。文化产业的动力不够强大,导致了我国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发展不够迅速。

(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需要加强

目前,博物馆负责管理人员对知识产权采取的保护措施力度不够,从而导致个人和企业侵犯博物馆权益事情的频频发生,博物馆在文化产品利益受到伤害的时候也无法通过法律来合理保护自身权益。我国博物馆存在大量的拥有原创性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在文化资源转变成文化产品后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等没有及时得到解决的情况下,需要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四)生产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当前,中国博物馆文化市场出现了两大问题: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大量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贸易销售出路难。其主要原因为大多数博物馆缺少合理的营销手段和分析方式,不能主动调查市场信息,也没有树立起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观念,没有生产出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产品。这就要求博物馆善于分析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努力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去赢得市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产业体系不完善,产业结构总体规模较小,区域发展不均衡

对比于其他文化产业来说,在现在制定的管理机制下,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环境、地方政策、法律和所在区位的影响下,同一种类型博物馆在经营收入方面出现了从十几万元到几千万元的巨大差距。与此同时,我国博物馆在营销模式,产品线宽度、长度,管理,研发等方面缺少研究和计划,未能创建一个有效、规范且完整的体系。

三、发展博物馆文化产业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建设网络电子商务渠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出现为博物馆文化产品的传播提供了很多便利,为文化产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使得产品展示空间小、观众流量不足、商品配送难、营业时间约束等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也拓宽了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同时,网上银行、物流配送等服务平台的出现,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二)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

其一,注重注册商标的申请、保护和利用。注册商标是一种最后集中展现于市场占有份额的财产利益,具备独立性价值。一般情况下,若博物馆主动放弃注册商标的价值,就会造成盗版产品分割博物馆利益、大量博物馆文化产品难以进入市场情况的出现,博物馆也无法对自己产品商标被盗用的情形进行追究赔偿。

其二,申请、保护产品外观设计和相关的制作工艺专利。在旅游过程中,会见到很多和文物藏品外形相似的纪念品,这些纪念品都是对原版的重新加工和再设计制作,其制作工艺流程也是偷窃于专业研究人员的成果。如果文物藏品不申请保护产品外观设计和制作工艺专利,一旦被高仿制作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其三,加强保护著作权。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经过不断的努力研究和分析,在古代文学、艺术、音乐、风俗、文物保护技术等方面成果累累,正是由于这些不可多得的成就来之不易,所以要加强产品的著作权,保证发明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到侵害。

(三)积极投入人文旅游线路建设

博物馆文化产业要想迅速发展,扩大社会影响力,就要善于发挥其自身的科研和资源优势,努力促进博物馆文化产业从产品提供者向开发者转化,要通过博物馆与文化产业相关部门合作,并且以向产业链下游发展的方式增加博物馆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

时代文化特征的关键性代表就是文物,人文旅游的主要内容也是文物。要想博物馆文化产业繁荣,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就是与旅游部门合作发展,积极投入到人文旅游线路的建设中。其具体的实施方法是:维护好文化旅游线路和文物资源之间的关系,全方位的满足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理论联系实际,从现实生活入手,研究出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产品;在软件方面努力钻研,提高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提高硬件档次,建设好公共服务设施。这样一来,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博物馆可以为旅游部门提供良好的文化资源,旅游部门可以对博物馆文化进行宣传,最终达到共赢的目的。

(四)引进企业化运作模式,整合内外部资源

为了强化博物馆文化产业,必须要引进适合的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同时,也应该整合内外部资源,最高效的方案就是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公司制组织形式。

文化企业的内外部资源相结合,对外能借助文化企业把金融结构、科研机构、营销服务机构、产业内相关组织、行业内相关组织等中介机构之间的紧密程度进行整合;对内按照效率与效益双赢的原则可以迅速推进博物馆的工作。内外部资源整合有三大好处:第一,公共产品数量增多的同时,文化产业所获取的资源同样也增多;第二,通过文化企业的形式把具备原创性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转变为文化商品,其价值会得到增值;第三,管理成本会降低,国家投入到博物馆的经费可以得到有效利用。

(五)不断加强创新,重点突出文化产品的地域性与代表性

博物馆文化产业的灵魂就是创新,在不断的创新中才能够体现出文化产品的地域性和代表性。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和追求利益,其购买纪念品的主要目的也不同,有人为了投资,有人为了赠送他人,也有人是为了欣赏和收藏。总而言之,人们购买的纪念品都是具有符号、象征价值的,具备地域性和代表性。文化产品一般分为享乐性和功能性产品,只要满足了消费者的这种需求,就会激发他们购买的欲望。

四、结语

博物馆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部门,已经逐步从文化产业的边缘位置转移到文化产业的核心位置。目前,作为主要的知识传播和文化服务的单位,博物馆文化产业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1]石柱君.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9~20.

[2]杨海红.游客体验视角的博物馆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研究——以南通博物馆群为例[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2):27~30.

[3]王晓明.国内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新思考[J].沧桑,2014,(6):147~148.

[4]丁津津.论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555~558.

G261

A

1005-3115(2016)2-0064-02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博物馆产品
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新产品
产品
博物馆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