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在文学传播中的价值探析

2016-11-22 13:08黄丝雨
今传媒 2016年10期
关键词:价值

黄丝雨

摘 要: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多年来一直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肯定与激励广西文学发展与传播的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当前多种媒介高速发展的语境下,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在文学传播中的价值需要重新评估。其评审导向一直坚持在凸显民族特色和传承中外优秀文化中寻找弥合点,其传播媒介正在不断拓展,但是要进一步提高其公众影响力,需要从读者参与度、市场机制引入、网络媒体运用等三个方面入手,才能进一步体现其价值。

关键词:铜鼓奖;文学传播;价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156-03

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设立于1989年,至今已举办了七届,获奖的各类文艺作品达到400多件。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文艺奖项相比,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历史悠久,与创始于1981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类奖项“骏马奖”年代相近,其颁奖定位鲜明、评选机制相对稳定,见证了27年来广西文艺创作的逐渐繁荣,是广西文艺工作者艺术创作的风向标。铜鼓奖共设有10大类,第一类即为广西文学“铜鼓奖”(含民间文学),其评选范围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文艺理论。广西文学“铜鼓”奖对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学“桂军”的迅速崛起,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与激励作用,著名的广西文坛“三剑客”都曾获得“铜鼓奖”的垂青。在多媒介高度化发展的今天,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在推动广西当代文学传播的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面临着新媒体环境的挑战,下文将从传播导向、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特色鲜明的传播导向

2015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有关第七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评奖活动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应奖励“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中国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优秀文艺作品。[1]”这一评选标准体现了“铜鼓奖”数年来相对稳定的价值导向,即:在凸显民族特色和传承中外优秀文化中寻找弥合点,在当代精神与历史基调的双向维度中确立恰当坐标。这吻合少数民族地区文艺创作的实际状况,也是对区域文化与主流文化融合趋势的一种方向性指导。从历年来的文学类获奖作品中看,铜鼓奖坚持践行自身特色鲜明的评选标准,在广西当代文学传播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与示范作用,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坚持传播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重视现代文明进程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经过详细统计,从1989年到2016年,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共经历了七届,获奖文学作品共113件。其中,少数民族获奖作家达到33位,所占比例为29.2%,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则占总体获奖数的四分之一。这些作品往往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积淀,广西几个主要少数民族,如壮、瑶、苗、仫佬等民族的民俗民风均渗透到情节与人物当中。如著名瑶族作家蓝怀昌的作品《波努河》,填补了瑶族文学史上长篇小说的空白。全书采用瑶族史诗《密洛陀》与当代布努瑶青年创业故事相互文的结构,既展现了布努瑶传统的宗教信仰、祭司仪式、民歌古诗,更重在表达急剧变化的现代进程中,布努瑶人的心态转变。

(二)重点推介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精品作家,关注先锋叙事形态下的底层民生展示

20世纪90年代,一直默默无闻的广西文坛突然异军突起,崛起了由东西、鬼子、李冯为代表的新锐作家,被誉为“广西三剑客”。后起之秀凡一平、李约热也逐渐转入公众视野,成为文学桂军的重要力量。这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广西籍作家都曾获得过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的肯定与激励。他们均自觉投身于当代中国小说叙事变革的大潮中,从传统小说叙事技艺与西方叙事理论中,寻找、摸索、创造适合自己的独特风格。获得鲁迅文学奖和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双重肯定的作家东西、与作家鬼子偏重于小说结构上的实验。例如,东西作品《没有语言的生活》精心构织了一个双重寓言结构。在内层故事中,瞎子王老柄、聋子王家宽和哑巴蔡玉珍共同构建了一个残疾家庭,他们以一种奇特又无比和谐的方式实现了最基本的交流,然而这个没有语言的袖珍世界却受到正常语言世界的歧视与欺侮。从外层结构上,小说还设置了山里、山外两个世界,相对于充满了物质符号与消费欲望的山外世界而言,封闭、枯燥的山里也恰如一个“没有语言的世界”,在快速崛起的现代文明中,它犹如被抛弃在主流话语之外的失语症患者,淹没在历史的尘嚣之中。与当代影视传媒关系紧密的作家凡一平也是铜鼓奖的常客。他的获奖作品《跪下》《扑克》借鉴了影视剧本的叙事手法,善于采用多重视点交织叙事的方式,使故事悬念迭生,富于层次感,展现了跨媒介叙事的特征。此外,在叙事变革上走得更远的年轻作家李约热等也是铜鼓奖积极肯定与推介的对象。

二、不断扩展的传播媒介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高速发展的多媒介语境为文学传播带来了多重机遇与挑战。作为一种具有明确价值导向的文学活动,文学评奖也必然要寻求恰当的渠道传播评审结果,并扩大获奖作品的影响力。2013年颁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创作铜鼓奖评奖办法》第十二条指出:“各新闻媒体要加强对铜鼓奖的宣传报道力度。[2]”其中提出广西日报、广西新闻网、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电视台、文艺类报刊等各类媒体都应积极参与铜鼓奖的宣传工作。从实际传播状况看,除了上述提及的媒体外,网易、凤凰网以及酷6网等网络媒体也对铜鼓奖有一些报道。根据媒介特性的差异,目前铜鼓奖传播所采用的平台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传统官方媒体的整合平台

官方媒体是指直属于各级新闻主管部门或者实际控制权属于官方的媒体平台。在广西区域内,如广西日报、广西新闻网、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等。人民日报社新闻研究中心主任张首映指出:“主流媒体或主流报章应重在宣传国家民族或党政的主流价值观。”[5]官媒的主流导向与权威特性由此可见。近三十年来,《广西日报》及时登载了第一届至第七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获奖名单。广西电视台于2011年8月转播了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颁奖仪式,并策划了铜鼓奖获奖作家的专题访谈节目。同时,官方媒体在其相应的网络平台也投放了相关信息,利用“两微一端”使获奖信息的传播网络更加立体。采用官方媒体进行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的信息传播,是其传播策略的首要步骤,这是评审合法性、公开性、权威性的证明,同时也意味着获奖作家作品获得了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二)文学类刊物的刊载、评论与推介

在商品化大潮与市场化写作的夹击下,当前文学类刊物正面临着办刊定位的一系列变革与调整,但是,仍有一部分文学刊物能够坚守纯文学品位,承担着传播文化精品的任务,例如一直致力于广西文学推介与传播的刊物《南方文坛》《广西日报》文艺副刊等,这成为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获奖作家作品重要的传播阵地。自1996年改版以来,《南方文坛》开辟了“南方百家”与“未来文坛”两个专栏,集中推介为广西文学做出突出贡献的作家作品。小说家蓝怀昌、东西、鬼子、凡一平、李约热,女性作家林白、杨映川、黄咏梅,散文家徐治平、诗人刘春,这些在铜鼓奖评选中榜上有名的作家,均有系列文章对其作品特征与风貌进行品读与评鉴。如果说官方新闻媒体仅仅承担了获奖信息发布的功能,文学类刊物则提供了读者对获奖作品一窥原貌的机会,并从文学本体价值上肯定作品的意义,是文学传播中较具实质性的一环。

(三)是大型门户网站的转载与进一步传播

大型门户网站在当前的网络传播平台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的综合性、便捷性与功能性决定了其广泛的受众面与良好的传播效果。在2015年中国互联网影响力调查中,网易、新浪、搜狐的影响力名列门户网站类的前茅。然而,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对这类网站的利用率还比较低。从2001年至2016年,网易上涉及广西文艺铜鼓奖的新闻仅有11条,新浪5条、搜狐4条、凤凰网仅2条。除了大型门户网站利用率不高以外,正在蓬勃兴起的自媒体平台更是鲜见铜鼓奖的宣传身影。这说明铜鼓奖主办方对于当前多媒介语境下文艺奖项的传播渠道了解有限,没能有意识地利用网络媒体,对于多媒体立体传播平台的建构还缺乏自觉,这限制了铜鼓奖在公众中的影响力,下文将会述及。

三、有待提升的传播影响

作为广西文艺创作的最高奖项,“铜鼓奖”的权威性与导向性不容质疑。通过官方媒体、文艺类刊物、大型门户网站,有关“铜鼓奖”获奖作家作品的信息也在持续不断地向公众传播,但其传播影响力究竟如何,这是一个需要深入调查的问题。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师生曾在2016年寒假就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在公众中的接受程度,展开广泛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知道铜鼓奖的占调查对象的23.2%,对该奖项一点不了解的占76.8%,认为与大众阅读取向有一定差距的占50.9%,感到没意思的占13.7%,认为官方性太强的占51.1%”。调查说明,作为区域性重要文艺奖项,铜鼓奖在公众中的知名度仍然有限,从读者阅读、接受、认同的程度看,其影响力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如何提升读者对铜鼓奖获奖作品的接受程度,并尽可能地促进文学消费,是目前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在传播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寻找突破口。

(一)增强读者对评奖的参与度,突破铜鼓奖封闭性的评审状态

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的评奖领导小组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文联领导,及各官方媒体负责人构成,其下设的第一评选委会负责文学类作品的评审,其成员多数为各级文联人员、专业性刊物编辑等,各级评审中几乎没有读者参与的身影。这固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铜鼓奖纯文学的品位,却削弱了这一奖项的民众亲和力。

事实上,读者参与评奖的范例在实践中有不少成功经验可以借鉴。1978年由《人民文学》杂志主办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活动就采用了读者与专家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诚邀读者推荐优秀作品,然后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评审。这大大促进了读者参与文学评奖的热情,这一届评审选出的多数作品都成了读者心中脍炙人口的文学经典,例如,刘心武的《班主任》、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等。

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也可借鉴这一方式,并注重增强评审过程的公开透明性,让读者能够感受自己切实的参与度与影响力,这将会一定程度打破铜鼓奖象牙塔似的封闭状态,促进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二)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完善铜鼓奖的多媒介立体传播平台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新兴的网络媒体正逐渐成为大众传媒的传播主力。由于它准入制低、覆盖面广、传播速度迅捷的特征,文学评奖活动一旦与其合作便会迅速增强其公众影响力。

例如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首开与网站合作的先河,与新浪读书频道和中国作家网联合报道该奖项的评审过程及结果。第八届茅盾文学类更是建设了有关评奖的独立网站,刊载评审规则,跟进投票情况,对于候选作家作品的情况均有详细介绍,评审结果公布后更是载入获奖作家的采访视频,还增加了读者互动环节,让读者可以就评奖话题进行评论,可以说是在网络语境中全方位、立体化的构建了文学评奖的传播平台。2012年,山东大学文学学院曾做过有关茅盾文学奖影响力的调查,调查显示公众对该奖项的认知度达到73.2%[3],这与其2005年以来便积极开展与网媒的合作有密切的关系。目前,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在传播过程中对网络媒体的运用仍十分有限,在借鉴茅盾文学奖范例的同时,也应警惕“审美娱乐化”的倾向,合理利用网络媒体这把双刃剑。

(三)适当引进市场活动,促进铜鼓奖获奖作品的文学消费

文学评奖的最终目在于导引文学创作规范,指导读者阅读实践,达到文学创作与消费的双向繁荣。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文学消费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它既意味着物质形态的购买,例如出版物、光盘、电子书等,同时也包含了读者通过阅读所实现的精神性消费的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这一过程可以视为对作品的二度创造。文化市场对消费的引导常常决定了读者阅读的取舍,一些有市场策划经验的文化传播公司十分擅长此类文化项目的运作。

2011年,《小说选刊》与北京文海书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收到稿件6000余篇,获奖作品集结出版为《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获奖作品集》,销售量激增。这类由“评委会负责作品评选,文化公司负责奖项的策划与推介的方式,是探索文学类奖项与市场结合的可能途径。[4]”在这种探索中仍需谨慎过于赤裸的市场运作,如文学评奖的商标冠名权拍卖等,以及资本市场对于评审活动的过多渗透。

参考文献:

[1] 桂政办发(2015)7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七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评奖活动的通知[R].2015.

[2] 桂政办发(2013)1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文艺创作铜鼓奖评奖办法的通知[R].2013.

[3] 张学军.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接受状况调查[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8).

[4] 杨建军.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评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责任编辑:东方绪]

猜你喜欢
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一块石头的价值
六步提升自我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