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6-11-22 03:35张体明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初中数学

张体明

【摘要】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充分体现了在教学中学生的互助互动、协同合作,通过自身的探究获得数学过程和结果的感受、体会与理解。文章对于新时期合作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了探讨,供同仁参考指正。

【关键词】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初中数学 教学实践

前言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是新时期课程改革下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合作探究教学法,就是在开展学习小组活动中,教师制定与主题相关的教学情境,以引导与提问的形式,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合作探究教学法要以教材内容为中心,建立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表达自我的平台,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提高。

1创设合作情境,激发学习乐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对于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讲授学习技巧和解题策略等,帮助初中生找到正确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精神。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发挥初中生的才能,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合作情境,给初中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初中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如讲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沟通代数和几何的桥梁,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入新课,带领初中生玩“标点”与“报坐标”比赛,任意叫两位学生走上讲台,一位报坐标,另一位标出相应点所在的位置;反过来,一位指点,另一位报出相应的坐标,看谁既快又正确。然后,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将教室里的学生座位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第三排向右为X轴正方向,第三列向前为Y轴正方向。让初中生说出自己与别人的坐标,反之,报坐标,相应的学生站起。通过这样的互助探究学习,使初中生找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2尊重学生需求,小组合理分工

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小组, 而合理的进行分组时开展合理的合作学习的必要环节。满足学生需求合作学习可以采用动态分组的办法加以实现。即在进行小组学习时, 不采用固定的方法,而是根据学习内容深浅、学习任务难易、学生能力水平乃至个性特殊性进行灵活分组。比如,异质分组,其方法就是把优秀学生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编成一组, 这种方法可以发挥优生的“帮带”作用,使有困难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能够参与学习并完成学习任务。有时,这种方法可能出现“优生主宰一切”,其他学生成为“旁观者”、“陪衬”的问题。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在分工时,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有意识地安排角色,特别让那些比较被动、内向的学生承担一些重要的工作,在工作中使其得到锻炼, 还可以引导学生轮换角色,,使每个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合理分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教师,如果想要合理的进行合作教学, 就必须在合理分组方面下工夫, 做到合理分组,进行合理合作学习,提高初中数学学习能力。

3组织实践活动,锻炼协作意识

在组织数学实践活动时,数学教师必须要树立明确的活动目标,锻炼学生的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选择具有生活化的实践内容,让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从而得到全面的进步。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初中生在合作、互助中成长。比如在讲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时,教学目标是让初中生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会用表格整理数据,会画扇形统计图;了解抽样调查,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代表性。例如可以让初中生分小组去设计一个调查问卷,可以调查学生对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可以调查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喜爱情况,还可以调查学生对一年四季的喜爱情况等,问卷设计好后,请每位同学填写,然后收集起来。通过观察收集到的数据很难整理出学生的喜爱情况,因此鼓励学习小组用划“正”字的方法进行整理。最后学生就可以把整理出来的数据画成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以此来描述数据。

4合作探究的方向

为了保证知识探究的方向,教师还要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合理规划学生交流时间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明确合作探究方向,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坚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教师与学生的问答要由此展开, 一旦发现有偏离探究方向的情况, 要及时纠正,使其回到预定的轨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保证正确的探究方向。教学活动前,在学生开始对问题进行探究前,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引导,告诉学生具体的思考方向与知识点, 并围绕相关知识展开探究活动, 避免思路的偏离,花费学生探究的精力与时间。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开始小组讨论,一旦发现学生探究内容与主体不符, 就要及时制止并使其回归到正确的探究方向上来。小组谈论的时候,教师可走下讲台,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通过抽查小组讨论的方式,督促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合作探究结束后,教师要对本次探究活动作出评价,对于表现不错的小组进行夸奖,对于没有认真参与探究话题、没有思考的小组给予批评,并通过设置适当的惩罚,纠正学生不认真的学习态度,学生在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后,就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

结束语

总之,合作学习是以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间和师生间合作交流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应运而生。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法在促进学生间合作交流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乐趣。

【参考文献】

[1]包艳梅.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27)

[2]汤久妹.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有效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数学. 2012(06)

[3]贺建强.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4]周敏.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数学大世界(上旬). 2016(04)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初中数学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