蘩漪和陈白露人物形象艺术特征浅析

2016-11-22 04:26李静婷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悲剧矛盾

李静婷

【摘要】本文将从探究蘩漪和陈白露的共性为切入点,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艺术特征。在曹禺的笔下,人物形象性格鲜明,矛盾冲突激烈,所蕴含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人物形象的悲剧美学让我们在欣赏悲时,也感受到这种飞蛾扑火式的追求光明直至毁灭的崇高与壮美。

【关键词】艺术特征 矛盾 毁灭 悲剧

曹禺早期写的几部小说描写的女性形象都是反映旧社会的黑暗和对女性的压抑扭曲,对蘩漪和陈白露作分析地学术论文及期刊等有从人物的悲剧性分析地,如王淼的《试析陈白露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彭新萍的《曹禺女性形象的悲剧必然性——繁漪与陈白露的比较分析》;有从人物形象刻画分析地,如张瑞雪的《谈蘩漪形象》,李田秀的《“太阳”为什么不属于她?----蘩漪与陈白露的比较分析》;有从民族的背景上分析地,如华爱芳的《析蘩漪形象体现的民族悲剧内涵》。本文将从曹禺对蘩漪和陈白露的共性分析入手,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特征。

1 人物性格鲜明

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不论蘩漪还是陈白露都个性鲜明,繁漪用她勇敢的叛逆的“野性”成为了一个棱角分明的反传统的女性形象,她轰轰烈烈的追求个性解放的斗争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最强音。但她的悲剧也让我们看到她是一个让人怜悯的封建女性。这两方面的结合,才使这一形象避免了单薄而走向丰满。[3]她接受过一点西式教育,所以这使她有着对自由与民主的认识,她比其他同样境况的女子,多了几分勇气与果敢,少了几分忍耐与顾忌。她爱的热烈,恨的强烈,最具“雷雨”的性格。[3]

作为交际明星的陈白露辗转各个舞台与聚会,不可一世的她骄傲的接受无数的掌声与鲜花。现实的生活环境使她和当时的知识女性一样陷入生存困境,逼迫她走向堕落、沉沦,但她的灵魂是向往太阳的,不甘堕落的,她既向往自由又无法割断堕落的生活,这使她如困兽之斗般在夹缝中痛苦的活着。她是在黑暗力量给予的利益下生存的,但却敢于反抗金八、黑三这类恶势力,在难以自保的情况下却竭尽全力保护小东西。陈白露和蘩漪都是个性鲜明的,她们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思想,她们敢于反抗,不甘沉沦,即便生活在痛苦中,仍然不忘追求自由和太阳。

2 尖锐的矛盾冲突

2.1故事情节的冲突

周朴园为了迎娶门当户对的蘩漪而抛弃为自己生下儿子的侍萍,侍萍跳河自尽被救。十八年之后,侍萍与鲁贵生的女儿鲁四凤却做了周公馆的下人,于是周公馆开始了一场雷雨般的变化。首先是侍萍与周朴园生的儿子周萍与后母蘩漪私通,其二是并不知情的周萍后与四凤相爱并使四凤怀孕,其三是蘩漪与周朴园的儿子周冲情窦初开暗恋四凤。如果侍萍不回来,那就不会有接下来发生的种种事;如果繁漪与周萍的私通并未中止,那么繁漪与周朴园之间的家庭矛盾就不会那么激烈了。围绕蘩漪——周朴园、蘩漪——周萍这两条以蘩漪为主导矛盾的线索描写,故事情节危机四伏,冲突激烈。

在陈白露堕落沉迷之时,少时恋人方达生专门从乡下赶来劝其迷途知返,方达生要陈白露跟他回乡下教书。他口口声声为拯救陈白露而来,却并没有给堕落中的陈白露提供一个获得拯救与新生的契机,反而搅乱唤醒了她精神倒悬的善良的灵魂。[2]陈白露不甘平凡,当然是不会跟他去乡下过清贫的日子,陈白露和方达生的人生追求和人生态度的截然相反正是他们之间的矛盾所在。最后,他放弃了白露,自己去寻找光明,而陈白露注定会一直生活在黑暗中,被黑暗侵蚀直至消亡,他们注定无法携手到老。

2.2人物刻画的矛盾

周冲触电惨死后,繁漪悲痛欲绝而发出一阵阵的哭号,可是,当周朴园劝她静一静时,她又恨恨地说:“冲儿,你该死,该死,你有了这样的母亲,你该死”刚刚还在为儿子的惨死而痛不欲生,转眼之间又狠狠地诅咒着心爱的儿子,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你该死”的咒语,表面上是对周冲而言,实际上却是蘩漪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而爆发出来的言语,表达了繁漪因多年受压抑而痛苦、怨恨的心情,体现了她要求摆脱封建专制束缚,追求自由与幸福的强烈愿望。蘩漪前后矛盾的反常台词,展现了人物内心情感的剧烈波动,显露出人物性格的矛盾性。

“她爱生活,她也厌恶生活,生活对于她是一串习惯的桎梏。” 陈白露嘲笑男人为名为利的短浅行为,更厌倦在“习惯桎梏”[6]的漩涡里挣扎,但她却不得不依靠有名有利的男人支持日常生活开销,她的生存基础具有矛盾性。

3 悲剧美学特征

曹禺戏剧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其悲剧魅力无人能敌。他的生命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可以看出其在悲剧形象、悲剧精神、悲剧美学一系列悲剧艺术方面的超越与发展。这三部戏剧中不管是蘩漪,陈白露还是花金子都难逃悲剧的命运,作者用“悲”表达了女性为了追求爱与幸福的勇气。蘩漪和陈白露都像一朵洁白的雪莲花,在封建黑暗的一步步蚕食中风雨飘摇,最终走向毁灭的道路。通过她们的毁灭揭露了丑恶的社会,在无法之抗争下,女性遭到了不应有、但又无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她们的遭遇让人感到悲痛与同情,女性形象的悲剧从两方面揭示了最后的结局:一方面在封建黑暗力量的压迫和欺辱下艰难生存的女性已经有了对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利的启蒙,虽然在追求自由与幸福权利的道路上面对强大的封建残余势力而失败了,但这意味着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进步女性更勇敢的追逐光明,与黑暗作斗争;另一方面封建黑暗力量的所作所为已经人神共愤,他们获得的胜利也只是暂时的,历史的车轮会滚滚前进,封建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黑暗必然会被正义打败。

蘩漪和陈白露对于封建黑暗的斗争显示出女性人物的精神力量,虽然社会的黑暗、环境的腐败注定了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的悲剧结局,她们成为黑暗的殉葬品,但她们对于自由与幸福的追求却开启了社会进步的新篇章。在曹禺的笔下,这两个人物形象性格鲜明,矛盾冲突激烈,所蕴含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女性人物形象的悲剧美学让我们在欣赏悲时,也感受到这种飞蛾扑火式的追求光明直至毁灭的崇高与壮美。

【参考文献】

[1]王淼. 试析陈白露悲剧命运的必然性[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2).

[2]彭新萍. 曹禺女性形象的悲剧必然性——繁漪与陈白露的比较分析[J]. 青年文学家,2012,(3):32,34.

[3]李树棣,马如季. 复杂的性格,鲜活的形象——蘩漪形象浅析[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60-62.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悲剧矛盾
伟大的悲剧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