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舍唯道 抱朴写心

2016-11-23 09:19张启之
天工 2016年5期
关键词:兰亭王国书法

文 张启之

三舍唯道 抱朴写心

文 张启之

能够直观和专题凸显书家艺术风格个性特质的形式,莫过于作品集与个展,同时也是对书者美学等级与创作驾驭能力的整体考索。作品集作为未定型的阶段性呈现,假以时日,通常会成为一种遗憾的存在,姑且不论。就展览而言,为突破个展的单一性局限,书家可谓煞费苦心,试图以各种突破性的手段和表现形式,以类似“交响乐”式的亮相,花样彰显主题精神。这种多元的混搭,乖巧而不失招人垂青的魅力,确也能达到刷新视听的展览效应,赢得一片褒扬、赞誉。但荣光散尽后,挥之不去的质疑、批评,甚或至于激烈的抨击也会接踵而至。尽管很多展事非常成功,也难逃评者诟病,这并非坏事。能够耐得住观者驻足品味、剖析其作品艺术生命的坚韧与脆弱,自然存在高下的评骘。于是仁智之见、优劣之孰、毁誉之评,不一而足。凡此种种,对书家艺术水准的整体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王国柱/作

长期以来,对书家及作品的综合评述,大抵要将其学书历程追溯到文字起源以至明清诸家广泛涉猎,动辄出入数千年、囊括近百家、集萃于一身,好像其作品已高度浓缩成为一部洋洋洒洒的中国书法史。这种司空见惯的常规性溢美陈词,每为时人嗤诋,但也不无道理。对王国柱先生的书学述评,亦难脱此套,因为他确也曾穿越于浩瀚的秦汉明清间,步履蹒跚地蹓跶过几遭,但最终将皈依点定格于魏晋一脉。在仰承江左风流的唯一性提炼中,旁涉唐宋遗韵,专注体悟,抱朴写心,数十年与古人厮磨的如痴如醉,却也将自身打理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至于赡宫折桂,屡创新高。

《陆放翁自嘲诗》一首 王国柱/作

曾经的国展、兰亭等荣誉斩获,并未使他沉湮于满足性萎缩之中,一路走来,从未歇着,以其“慢进则退”的勤学理念,临池不辍,开垦荒盲,读帖之余读书,课徒之暇课己,搜罗贞珉,遍览法帖,拾遗他长,补阙己短,一以贯之。思维空间与临创视野的不断拓展,后获奖时期的作品呈示,足以印证其书学修为的日益精进。

幸得参观年初“翰苑春色——王国柱书法作品展”,作为阶段性的创作积累,此次展览没有“抛光打蜡”的刻意哗宠之嫌,是作者近年来凿研书艺心得的立体折射。观其书作,深受山阴法乳之润,兼具二王书风疏朗俊逸之韵,并着实纳入鲁公三稿意趣,取其外朴内华之髓,得宽博、丰盈之势。间参以宋人笔致,在合理取舍中,险劲、欹侧之处不同于米;放逸、开合之姿则有别于黄。同时在北碑中寻取雄强郁勃之象,弥补中气,由圆入方,互为渗透,适度解决了多元文化肌理对接中存在的“代沟”,使历代书风的异同与当代审美的曲直,得到了深刻的交糅,以统一语言表达方式和变化空间构成能力,在动静、巧拙、险夷、欹正、方圆的动态平衡把握中,张弛有度。以理性审视与感性抒发维系和调整作品的尺度、空间以及点、线、面、块,竟将过分的时代痕迹收敛的从容不迫,而又古风蕴藉,二仪沛然。诚所谓学古思变,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机杼自出。

展品中十条屏与六条屏行草巨制,行笔元气淋漓,心无旁骛,一气呵成,磅礴之象,跃然纸上。其楷书则会钟王之法,得履仁之韵,在似与不似之间,一反楷法平正流美之滞,由行入楷,字字“调皮”,顾盼生姿,形态莞尔!不羁的率意,蕴含着无穷的墨趣。此外如心经之松弛、放翁诗之恣肆、学书心得之典雅、题跋册页之古朴、尺牍手札之秀劲,或放或收,或凝重或灵动,各领风骚,仪态万方。沉着与随意的兼容,彰显着驾驭笔墨的娴熟。饶有情趣的使转,瞬间研化为局部的洋洋洒洒,使人能够直观感受到他秉笔书写时的快感和愉悦。另如李白《赠裴十四》诗,满纸铺陈,墨晕酣畅,与他并未涉足的五代杨凝式风格类似,颇有些“神仙起居法”的意味。而陋室铭却又与八大的历落书风略同。可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自现古今异质同源之变。这个时候的他,自然“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诚然,其作品之中或多或少有一种极难掌控的矛盾存在,同时,受帖学影响,大字作品柔韧、丰盈有余,雄浑、苍茫不足。但作品并未因之而褪色,相反却自然地呈现出一种瑕瑜互衬的夭夭如也。其不尽如人意者, 留待人书俱老,或能磨砻圭角,滋养出一种洗尽铅华的“包浆”。

凡此种种,水墨丹青对审美内核的直接外化,凸显出超拔的艺术构想,厚积着历史的硬度与文明的块垒,组合成一种清丽出尘的大意境,正是本次展览整体展出风格的基本构成。

刘熙载《艺舟·书概》: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才,如其学。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才子之书秀颖,畸士之书历落。我们对王国柱先生归于何类,暂且不论,唯有翘首期待他出乎其类,拔乎其粹,完成其艺术生命的再次升华。

在浓郁的节日芬芳中,观翰苑春色——王国柱书法展,如沐春风,隐隐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文化幽香,仿佛置身于浩瀚的魏晋唐宋间,进行穿越时空的艺术采风,眼首幻现出的是山间明月,林间清泉;耳际共鸣着的是当代与遥远的天籁之音,笔底蜿蜒出的是王国柱先生飘萍跋涉的文化苦旅。隐约之间,天地精神涵养于心,竟分不出古人、今人、传统、当代。

王国柱

字青石,号三舍堂主。山西万荣人。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研班导师,北京人文大学书法学院兼职教授,河北美院书法学院特聘教授、高研班导师,山西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铁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文联委员,山西书法院研究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第五届山西省书协主席团委员、副秘书长、草书委员会副主任。作品获中国书法最高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三等奖、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优秀奖(最高奖)。第六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三等奖、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芮城)永乐宫第五届国际书画艺术节百佳奖(书法50人)。《美术报》兰亭百家最佳人气奖。先后20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展。成功策划了“中国书法兰亭奖山西作者书法精品展”和“山水交城·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出版《翰墨丹青—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家》(王国柱卷);先后举办“凿柱取书”王国柱书法小品展、“翰苑春色”王国柱书法作品展。作品被全国多家专业馆、院收藏。

猜你喜欢
兰亭王国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向明月
书法
地下王国
逃离鼠王国
建立新王国
书法欣赏
On Tess’s Tragic Fat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兰亭烧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