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6-11-23 22:37刘朝霞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审美音乐教学高中

刘朝霞

摘 要: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新课标要求高中音乐教学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与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手段上没有创新。如果通过学习歌曲,在潜移默化之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使学生真正的感受与鉴赏音乐中的美,是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一道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审美

音乐审美需求是人的审美需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审美式无法替代的审美需求。音乐美能使人的多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它能培养人丰富的情感、积极勇敢的创造力、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能力及大胆的联想和想象力,它使人们获得趋向美好事物、排斥丑恶事物的心理定势,培养人们良好的性格品质,使人们逐步达到自觉地、自由地运用美的规律去创造客观事物,改造人自身,在真善美中达到高度统一。这是音乐审美的最根本的功效。同时,音乐审美素质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其他方面具有“辅德、益智、健身、养性”等巨大功能,它能够培养人美好的道德情感调节人的精神状态、增强人的思维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消除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因素,使人接受创造音乐文明,进而成为具有较好的情操、完美的人格、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和谐的文明世界使者。

新课标要求高中音乐教学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与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手段上没有创新。如果通过学习歌曲,在潜移默化之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使学生真正的感受与鉴赏音乐中的美,是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一道重要课题。对此,我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意识

在音乐教学开始,教师就应给学生讲解音乐美学的基本知识及意义。我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因为流行音乐容易满足人生理上的感性刺激和发泄需求,在音乐的制作上也倾向于年轻人的偏好。作为音乐教师,我不去阻止学生们去接触这些文化而是引导他们感知经典音乐的美逐渐让他们学会欣赏和分辨音乐。我把歌词意境深邃、富有朝气旋律优美动听的《唱脸谱》、《爱我中华》与消曲调缠绵的《你是风》进行比较,在讨论中学生便认识到,流行歌曲中那些庸俗的作品,艺术价值就低,无病呻吟的唱词只能给人以消极影响,从而学生对音乐的艺术价值认识提高了。

二、营建音乐环境,感受音乐美

教师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鸣中获得审美情感。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是不仅适应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也适应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用于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起到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的作用。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能起到承上启下、唤起新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渴望的作用。用于教学内容之中,则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好的审美效应。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尽量采用开放式教学,努力创设生动活泼、新颖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情境里充分的感受美。

创设教学情境就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应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形声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呈现方式以及演示、交互、自学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象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展他们的艺术创造才能。

浓郁的音乐氛围是培养学生自信演唱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精心布置音乐教室,营造一下歌唱环境,如在教室的周围挂一些音乐家的画像和一些乐器的图片,黑板上画一些跳动的音符,地上画一些五线谱,在学生进入课堂前,还可以播放一些和本节课有关的音乐等等。通过营造音乐氛围,让学生喜欢在音乐的环境下欣赏和歌唱。

三、多形式激发兴趣,享受音乐的美

高中生总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同学认可,却很少主动表现。但他们喜欢多种多样的演唱形式。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竞赛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竞赛活动既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较量,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挑战;既可以是男、女生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各小组之间的比拼。这些竞赛可以是独唱、齐唱的形式,也可以使表演唱的形式;或者进行击鼓传花唱,或者要求编词唱。

音乐和文学就是一体的,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都可以吟唱。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用文学这门艺术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和气氛,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又能开发他们的智力,拓展他们的思维。在音乐教学中,音乐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文学为学生表达情感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的文学特长,让他们把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写下来。

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开展音乐活动,让学生都参与其中。音乐活动主要包括合唱、合奏、独奏、独唱、综合音乐等。这些活动中所涉及的音乐作品既可以是前人的也可以是参与者自己创作的。目的在于利用音乐艺术更好地完成音乐审美教育中培养人的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基本任务。在实习中我发现那些曾学过乐器、参加过合唱的学生对音乐感受能力、对音乐的兴趣比一般学生强烈。他们接触较多中外优秀曲目,视野开阔,在演唱或演奏过程中,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猜你喜欢
审美音乐教学高中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