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学习焦虑对小提琴换把技术训练的影响

2016-11-24 07:46
黄河之声 2016年14期
关键词:音乐学音准小提琴

王 芳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初探学习焦虑对小提琴换把技术训练的影响

王 芳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小提琴学习是一项强调心理与身体高度配合的技术学习。心理因素对身体机能起到了支配的重要作用。而“学习焦虑”,作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样能够影响学生的小提琴技能习得成就。本文针对小提琴三大基本功之一的“换把技术”训练,进行了学生学习焦虑水平与换把技术习得程度之间关系的初步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了小提琴教学的深入思考。

学习焦虑;换把技术;小提琴教学

现代教育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在任何一项学习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能够支配人们的肢体动作,还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这学习结果。“学习焦虑”作为当今教育体系中最为显著的影响学生学习成就的心理因素之一,已被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们纳入了专业研究范畴。而在小提琴这一强调思维与身体的综合技术学习中,学习焦虑同样对学生的技能习得成就有所影响。尤其在初期技能训练阶段,尽早发现学生的学习焦虑情绪并能针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善,对学生的后期小提琴学习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本文将针对小提琴换把训练这一环节,进行学生学习焦虑与学生学习成就之间关系的初步探讨。

一、换把技术概括

换把技术是左手三大基本功(即单音、双音及换把)训练之一,是小提琴音准的保证。良好的小提琴换把技术不仅能保证音准的精确性,更能赋予旋律流畅性及歌唱性,是增强音乐表现力与感染力的途径之一。

关于换把技术的研究,早在1756年,利奥波地·莫扎特(莫扎特的父亲)就曾提出单数把位和双数把为的概念,把小提琴教学的换把问题提到了理论的高度。后来,经过多位小提琴教育家的总结,按照换把动作和难以程度,小提琴换把又大致分为四类:空弦换把,同指换把,异指换把,屈指换把。但是,无论采用哪一类换把技术,换把训练都如同其它技术训练一样,不仅仅需要肢体动作(即左手手指、手腕和手臂),还需要演奏者的心理素质配合,即思维与心境的配合。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换把训练中主要表现在“内心听觉对换把动作能否进行估算和调节”。要达到这一学习目标,除了基本的音准判断技能,还要求演奏者保持着积极的心理动机来支配左手动作。

二、学习焦虑的含义及其影响

学习焦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现实或预期的对自己自尊心和价值感构成威胁的特定学习结果担忧的情绪反应,对学习成就有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惧怕家长或老师的否定评价、对考试担心不安与恐惧,趋向于回避、退缩。焦虑情绪会导致紧张不安和畏惧,紧张和畏惧又会影响学习的精力投入和注意力,并且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三、实际教学分组测试

程刚和袁桂平两位学者对焦虑与学习之间关系的分析表明:焦虑对学习是起到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主要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原有焦虑水平的差异、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以及学习者本身的能力水平三个方面。为了测试出学生的焦虑水平对小提琴换把训练的影响,笔者按照“以焦虑水平为变量、学习材料难易度及学习者本身能力为定量”的方式,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但具有相同小提琴基础的12名学生进行了初步测试:

1. 测试曲目:3个八度换把音阶G大调(1-6把位,其中3-6把位是新技术),上行及下行;《沃尔法特》第31课(1-3把位)。

2. 被测试者:8名学生均有两年小提琴学习基础,程度相同,有1-3把位的基本换把技术,且从未接触过测试曲目。其中包括4名一年级学生、4名大二音乐学学生、4名大二非音乐学学生。

3. 测试过程:1)每人每首有5分钟练习时间;2)每人只可演奏每首乐曲3次;

4. 访问调查:测试后,对每一位被测试者进行访问。访问内容如下:a)演奏时是否焦虑?b)焦虑内容是什么?c)焦虑内容是否影响了演奏技术发挥?

5. 测试结果:

焦虑程度 人数 问题a问题b问题c 测试表现非常焦虑非常影响,无法集中注意力高大二音乐学3人;大二非音乐学1人担心音准及换把技术的发挥、惧怕老师批评、害怕不会拉奏、害怕同学笑话等等1.不能流畅演奏31课,原有技术纰漏多;2.未能掌握音阶中1-6把位的换把技术且停顿较多;3.常伴有焦躁抱怨语气。中大二音乐学1人;大二非音乐学2人;一年级1人一般焦虑担忧老师批评、害怕妈妈指责有影响,演奏时有心慌的感觉1.31课演奏基本流畅;2.能演奏音阶但3-6把位换把时音准不稳定、表情较为镇定1.31课演奏基本流畅;音阶演奏基本流畅但速度偏快;2.情绪轻松且能自由向老师请求获得纠正演奏失误的机会。几乎不焦虑低大二非音乐学1人;一年级3人担忧不能一次演奏好,需要多练习几乎没有,对新技术学习较为兴奋愉快

四、测试总结与讨论

(一)根据测试结果,大致总结如下

(1)音乐学专业的同学较其他人更容易产生学习焦虑,他们更加关注音乐专业知识,如音准、换把技术;反而非音乐学专业的同学及年龄偏小的一年级同学,在测试中则显得更加轻松自如些,注

意力多半集中在新的乐谱上。

(2)焦虑多的同学,如高焦虑和中焦虑的同学,往往惧怕的是老师及家长的批评指责;而低焦虑的同学,却仅仅只对自身演奏能力产生担忧。

(3)对待新新获得的乐谱,高焦虑的同学总是表现出较为消极的状态;相反,低焦虑的同学,却是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态度去面对挑战。

(4)整个测试过程中,高焦虑的同学显得非常紧张,而这种紧张的情绪直接影响了其演奏技术的正常发挥(1-3把位换把技术),导致最终未能完成新技术学习(3-6把位换把技术);然而,中低焦虑的同学们,不仅能正常发挥原有技术(即1-3把位换把技术),而且还基本获得了新的技术能力(即3-6把位换把技术)。

(二)讨论

经过学者们多年来的探索研究,对学习焦虑问题的探讨已被推进到一个更专业更高层次的学术领域中。例如,乔建中、朱晓红和孙煜明在《学习焦虑水平与成败归因倾向关系的研究》一文中,通过对江苏某中学高一学生的专业测试,总结出:不同学习焦虑水平的学生对于成功或失败的学习结果分为外部归因倾向和内部归因倾向;焦虑低的学生往往自信心和成功期望较高,而焦虑高的学生多数比较自卑。又如,程俊玲的《学习焦虑研究述评》和程刚、袁桂平的《学习焦虑初探》两篇研究中,均提出学习焦虑反应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尊心和价值感两种人格特征,是一种消极影响。再如,在《学习焦虑心理对学习和成长的影响与防治》一文中,孙宏碧指出学习经历影响了焦虑水平,而学习焦虑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成绩、思想品德形成和身体健康四个方面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这些研讨观点充分解释了本文中针对小提琴换把技术的测试结果。4名音乐专业学生,由于自身的音乐专业受训经历,在测试中更多地采用了音乐专业知识点(如音准、节奏、音程等)去衡定学习目标,因此更加关注外来因素和自身能力,如老师批评、同学指责、能否达标等;同时,这种过份的紧张情绪,也对他们的测试结果产生了消极作用,使得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从而不能正常完成预期学习目标。然而,一年级的3名同学,由于未获得过像4名音乐专业同学这样的专业受训经历,因此并未产生与之类似的担忧,并且能够积极兴奋地应用平时所获得的换把技术去尝试对新乐谱的学习,还为此初步收获了新的换把技术。虽然本测试的测试人数不够充分,但测试结果依然可以看出一定的差异:学生能否完成高层次的技术训练,与年龄并无过多的直接关联,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控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必备条件。

五、教学启示

(一)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关爱学生心理发展

学生个性特征不仅千差万别,而且是阶段性的。小提琴教学多数起步于孩童时期,而孩子成长的过程伴随着多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如青春期等。每个时期的心理特征又因个体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多差异。例如,初中生的叛逆性比较明显,有的孩子属于内向型,不容易与外界交流沟通;有的又是外向型,脾气急促暴躁。那么,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判断事情,尽可能采用适合学生的交流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内向型的学生,尽量增添课堂气氛,多鼓励多夸奖,增强学生自信心;对于外向型的学生,多与其共同分析问题,让学生加入到学习思考中,缓解学生的焦急感。

(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独立性

教学固然需要遵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进行,比如初学者应从低把位开始进行每一个把位的练习,而尽量杜绝操之过急的高把位换把训练。然而,笔者认为学生的能力与心理都各有不同,正如本文测试结果一样,一年级的学生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并不亚于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任何技术都是按规律归类分配的,例如换把技术,无论是低换把还是高把位换把,其左手的手臂配合及音准要求都是一致的。因此,老师只要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式,教授学生掌握换把技术的规律,以“学以致用”的方式,科学地合理运用规律学习不同形式的换把技术。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好习惯。

(三)结合其它学科,拓展专业技能

现代教学强调跨文化跨学科理念,小提琴教学也需要这样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小提琴本专业知识的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课堂中,传统教学的单一性早已被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教学取而代之。当代学生对多方位知识的强烈渴望,直接要求了现代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甚至是生物学、物理学等各类学科的相关知识。优秀全面的小提琴教师,只要在获得了各类知识信息之后,才能轻松有效地解决课堂问题,比如学生学习焦虑问题、右手臂如何运弓的问题、弓与琴弦之间的发音点问题等等。

学习焦虑是现代学生学习障碍心理的突出表现,在现如今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中尤为突出。小提琴学习作为一项艺术素质教育,更应该加强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效促进小提琴技术训练和音乐审美培育。■

[1] 乔建中,朱晓红,孙煜明.学习焦虑水平与成败归因倾向关系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1:77-80.

[2] 程俊玲.学习焦虑研究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04:49-52.

[3] 孙宏碧.学习焦虑心理对学习和成长的影响与防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01:54-56.

[4] 程刚,袁桂平.学习焦虑初探[J].沈阳示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21-23.

[5] 张劼.小提琴换把技术的改善与提高[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 03:84-86.

[6] 梁寒琰.小提琴教学技术教学实践探析[J].歌海,2016,02:115-117.

[7] 梁寒琰.小提琴换把技术问题探究[J].艺术教育,2014,01:112-114.

[8] 芝达林,段珺.小提琴换把练习中的媒介音及其训练[J].黄河之声, 1995,02:23-26.

[9] C.Connolly&A.Williamon.Mentalskillstraining[M]// A.Williamon.AmusicalExcellence.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 2004:221.

[10] H.Jorgensen.Strategiesforindividualpractice[M]// A.Williamon.AmusicalExcellence.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 2004:85.

王芳,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小提琴演奏及教学。

猜你喜欢
音乐学音准小提琴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音乐学人
Hey Diddle, Diddle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
Pear Conc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