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能感觉到别人感觉的人——纳爱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庄启传在中国洗协肥皂分会、洗涤剂分会2016年年会上的讲话

2016-11-24 06:37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巅峰郎平中国女排

做一个能感觉到别人感觉的人——纳爱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庄启传在中国洗协肥皂分会、洗涤剂分会2016年年会上的讲话

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了解事情,要能感觉到别人的感觉,这是基础或前提。毛主席曾经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也就是说,要真正能感觉到别人的感觉,关键是在理解,要用心地认真思考,并在体验中不断加深。

一、感觉自身对应的事:两次早餐

先从身边的事说起,上个月我去看了一下纳爱斯所在的江西、福建市场。

出差在外,吃喝拉撒是很平常的事,但在井冈山分公司的两次早餐,给我留下的印象至今挥之不去。

一次早餐是我在中石化加油站的超市角落吃方便面。我是一个人去看市场的,下去以后与分公司一线人员及经销商打成一片,共同探讨、认识、分析市场。大家都很兴奋,也有些激动,因而,把我的时间用得很足,经常过了饭点或者谈到深夜一两点钟还欲罢不能。有些事还来不及梳理,第二天一早又继续。结果有一天终于把我的早餐忘了,在坐车行至加油站加油时,我看到站内有个小超市,便抓紧下车去买点东西吃。选来选去最后要了一盒方便面,既合我胃口,又简单方便。

正当我找个角落开怀大吃时,我们井冈山分公司经理樊员平与中石化超市服务员讲起来了:你们信不信,那位吃方便面的就是我们纳爱斯的庄总,做上百亿生意的,你们老总会不会这样?超市员工都向我投来疑问的目光,有的还有事无事走过来看一眼,搞得我挺尴尬。而且也不知什么时候,小樊将我吃方便面的照片拍下来,发到了微信上,直到总部办公室的人询问,我才知道。我便问小樊:“你这是为什么”?他说:“有感而发,忍不住对加油站超市员工随口说了;至于发至销售线的微信上,我犹豫过,一发上去,肯定被销售线‘千夫所指’,说我没把庄总照顾好,而且照片也没拍好。但我咬咬牙还是发了:这就是我们现实中尊敬的庄总,宁可给人家骂,也要让大家感受一下庄总工作认真起来是不拘生活小节的,这样的正能量也正是销售线上需要的榜样力量。”他最后说:“庄总,请您批评我吧,我没有尊重您,自己做主了。”这让我很无语。

第二次早餐是在井冈山分公司驻地——樊员平的办公室。我与华东大区经理俞俊庆两人各一碗面条,另外又叫分公司食堂炒了份儿青菜。俞俊庆年轻,很快将面条吃完并端着碗走了,我年纪大,牙口不好,所以吃得慢一点。小樊就一直坐一边等我,并不断提醒我,青菜是早上刚摘来的,多吃点。我“嗯嗯”地答应着把面条吃完,剩下来那碗青菜估计已不到三分之一。小樊起身收拾碗筷时,很自然地用我的筷子把剩下的青菜三下五去二全部吃干净,并开开心心地把碗拿走了。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我有些吃惊刚刚发生的这一幕。好像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冲上脑门,不由自主地反向去寻找小樊的感觉:一是这青菜真的美味到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吗?不太可能,毕竟只是盘家常菜,而且还是剩下的;二是小樊这个人是否一直都不讲究卫生?压根没想过到后面食堂换一双筷子?非也,小樊行伍出身,在部队特务连干过,至今要求分公司员工住宿一定要卫生清洁,连员工的被褥也是清一色叠放得像军营里一样整齐,听说新员工第一次不会,他会非常耐心教,教会了如果不照样做,他会把你的被褥扔到窗外去;那么是手头经济特别拮据吗?更不是,小樊一家三口,爱人是江西省农业厅科级干部,小孩还在读书,他告诉我去年公司除去工资奖金和各种福利,仅承包奖金就拿了70多万,今年翻番可拿150万,应该早就是一个财务自由的人了。什么都不是,那么这种场景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由此,我突然想到家里人一起吃饭时的情景,不也会像小樊这样吗?但现在这种举动不是在家里啊!小樊给我的冲击波就在这里,我明白了:他已经把分公司当作自家,把周围的人都当作家人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感觉到小樊的真正感觉,但我明确意识到,这是一种纳爱斯人的基因,是上天的恩赐,这种基因一旦有就有,没有则无法强求,绝不是所谓企业文化所能熏陶或严格管理能强压出来的,它生长在纳爱斯人的灵魂中、机体内,成了企业的内生力,使企业生命力超强。我们一直在强调经济发展要有内生动力,今年又提出要“再造一个纳爱斯”,我们的如此底气正是出于此吧!

二、感觉行业的事:一场小风波

接下来讲讲行业的事。前段时间,广州一家小杂志社,自称从市场上取得了行业内很多厂家的产品,请了所谓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评,然后根据自己的意图所想,连篇累牍在自己杂志上发表产品质量评论文章,并对产品进行排序。倾向明确抬举业内一家企业,而不惜贬低其他所有企业。业内一时议论纷纷,大家都向行业协会作了反映,当然也包括我们纳爱斯。

协会就此事与这家受到抬举的企业做了沟通。反馈给我们的信息是,这家杂志社目的很明确,此举就是想向企业索要广告费,这是目前有些媒体为了谋生存不得已采取的一种手段,是没办法的办法。说是已经跟这家杂志社打了招呼,摆平了。我真宁可信以为真,不相信也还真不行,因为协会出面沟通了,类似事情也就没再发生了。

为什么在今天的会议上提及此事,因为此事已经造成一定的影响了,更何况我们的感觉同样也需要被理解、被感觉。首先我们要感谢协会,它能及时感觉到协会内大多数厂家的感觉,及时进行有效协调,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其次,我们所有厂家都要从中汲取教训,要严于律己,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更不做有违公德的事。还要形成一股正能量,如发生类似事情要全行业共讨之、共诛之、决不能让“莆田系”事件在我们行业上演,祸国殃民。再者,一定要认识到,企业、行业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在竞争中要感觉别人的感觉,做到实事求是、公平公正,要让竞争促进进步,有益于企业、行业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三、感觉社会的事:中国女排和郎平

最后讲个社会上的更大事,中国女排和郎平。中国女排历来是国人骄傲,从20世纪80年代创造“五连冠”伟业,后开始进入低谷,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重回巅峰,但随后又一落千丈。女排一路所经历的起起落落实在太多了,时隔12年,今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又再次夺冠回到了巅峰,举国动容,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真心祝贺中国女排!

中国女排在巅峰与低谷的切换,期间五味杂陈,最有切肤体会或最有发言权的人,我相信举世公认,只有郎平,没有之二。我们如果能感觉到郎平的感觉,那就是中国女排的感觉,也不外乎是中国体育界现状的缩影。

据报道,郎平走的是一个“叛徒”自我救赎之路,这个“叛徒”的出走不是“背叛”祖国,而是“背叛”现行的体育管理体制。当时她答应回国时,只提一个要求,给她管理女排应有的权力和拓展的空间。仅仅有此尚方宝剑,女排就再次夺冠,所以夺冠不能仅看作是女排的胜利,更是改革旧的体育管理体制的胜利。

我至今忘不了1981年11月16日这个伟大的日子,这一天整个国家仿佛都屏着呼吸,全国人民守在黑白电视抑或收音机前,聚焦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和日本的决赛,随着艰难的3∶2胜利,中国女排第一次收获了世界冠军,整个国家沸腾了,人群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高呼“祖国万岁!女排万岁!”,对于跨越浩劫年代的泱泱大国,这一刻所承载的意义恐怕已早早跨越体育的本身。纳爱斯也是此潮流中的一朵浪花,创业初期也就是靠着女排这种精神的激励,才一步步走出来,因此,这种体会会更深些。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今年这一幕又再度上演,媒体一度推崇到这就是大国转型升级所需要的精神内涵这般高度。

感受到女排精神的强大力量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中国女排赛事真的不只是独立的体育赛事,顺其历史背景脉络看,它巅峰和低谷的切换其实是跟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紧密相联的,改革开放力度大时,女排就上巅峰;力度小或退缩时,就跌进低谷。当我们为中国女排跌入低谷而痛心,为中国女排站上巅峰而骄傲时,我们是否能感觉到中国女排有多难、郎平有多难,如果现在学习中国女排精神,我们依然停留在表象状态的认识上,有意识地对造成女排巅峰与低谷切换的管理体制变化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那么不仅会让像郎平这样终身为女排献身的努力白白浪费,而且很可能女排亦很快风光不再。能感觉到女排的感觉,能感觉到郎平的感觉,尤为重要的是:唯有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女排、中国体育才有希望;学习中国女排精神,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步伐,中国才有希望。

最后,我想说,在感觉到别人的感觉的时候,对我们自身也是一种提升。能感觉多少人的感觉、感觉有多深,决定我们能做多好的事和多大的事!

猜你喜欢
巅峰郎平中国女排
巅峰对决,四海争霸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丛珊 巅峰过后
郎平:不信东风唤不回
郎平 希望中国体育注入更多科技动力
懂得取舍的人,才能站到巅峰
巅峰之上的身影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