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新方式

2016-11-24 10:45李倩
2016年34期
关键词:两学一做中国共产党

李倩

摘 要:“两学一做”教育是加强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举措,也是面向党员进一步深化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一次重要实践,是推动我国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基层党员拓展、教育方式由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1]全党开展此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反映了我党对自身面临任务及自身状况的深刻认识,反映了我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和坚定决心。

关键词:“两学一做”;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国共产党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要做好党的各项工作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须做好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2]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落实党章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求、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部署。

一、内容为“两学”,关键在“做”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其主要内容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这是新形势下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一大进步。其中,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同时要求以党支部为其基本单位,依托“三会一课”,加强党员思想政治建设。这要求把党的思想建设摆在首位,以尊崇党章和遵守党规为其基本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武装全党作为根本任务,以此来教育和引导广大共产党员按党员的标准及规范言行,坚定党员自身理想信念,提高其党性觉悟;进一步来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鉴定正确政治方向;树立党员自身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以及政治规矩;强化其宗旨和观念,勇于担当与作为,不仅在社会生活中,而且在工作和学习中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

第一,主要教育内容为“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党章是党的基本法、总规矩,党章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总遵循,也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在我国现实国情和新的形势下创造性地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因而,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所以,“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是本次“两学一做”的基础内容,也是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内容常规化的重要学习材料,只有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学习规范党员行为的党章党规,学习能够体现贯彻党中央执政理念、治国方略及工作思路的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这是新形势下我党进行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新起点。

第二,教育关键在“做合格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3]此次学习教育以“两学”为基本内容,其着眼点和落脚点就是引导广大党员争做合格共产党员。学用结合、知行合一,这既是我党优良学风和作风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全体党员凝心聚力、实现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广大党员同学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提升自身对于党和国家事业新发展对自身的新要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应当坚持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切实践行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此次“两学一做”中,“做”应当是针对问题去做,而非形式化地完成任务。“做合格党员”应针对自身可能存在的利己主义严重,工作消极懈怠,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问题,切实纠正自身错误。广大党员应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精气神,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方式以“三会一课”为依托,注重新媒体运用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注重在新形势下使用新方法、新手段,以“三会一课”为依托,创新教育方式,同时在新媒体时代下,注重新媒体的运用,解决了很多问题,提高了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效果。

第一,以“三会一课”制度为依托。“三会一课”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但此次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新方式注重依托“三会一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新模式。就“三会一课”制度本身来说,可以使得广大党员经常性受到党性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等,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许多弊端,例如内容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很多教育流于形式,使得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并未得到实质性地突破与进展。但在此次“两学一做”的引领下,党中央高度重视“两学一做”教育方式和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依托“三会一课”制度,要求围绕专题学习讨论、创新方式讲党课、召开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作表率、立足岗位作贡献、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作表率。在这些过程中,注重结合党员自身实际以及所处单位、社区等支部的实际,注重征求广大党员及群众的意见,注重不同群体的党员按照不同要求发挥作用。以“三会一课”为依托,切实改进了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新方式。

第二,同时注重发挥新媒体的作用。针对当下党员学习需求的多样化,“两学一做”相关文件表明,应充分利用网络、手机报、电视栏目、微信易信和远程教育平台等,开发、制作形象直观、丰富的学习资源,及时推送学习内容。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新媒体产品,满足当下党员们在新媒体时代对于信息获取途径和方式的要求。引导党员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扩大学习教育的覆盖面。网络很好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沟通不同地域党员的学习交流,促进党内思想教育的覆盖面。注重运用各类媒体,宣传此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做法以及成效,加强媒体舆论引导,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推进“两学一做”在各个领域展开来。

“两学一做”教育方式的创新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理念,新形势下运用新思想、新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前来说已经取得了显著地效果,将“两学一做”在全国范围内拓展开来。

三、原则注重“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

此次“两学一做”的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新方式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从实际出发,注重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此之前,我党的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涉及到了注重联系实际的相关思想,例如毛泽东提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通知,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4]不难看出,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毛泽东也重视到了结合实际这一点。但是,以往的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虽然或多或少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并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指导原则,导致大部分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从实际出发”的效果并不显著。此次“两学一做”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分类指导,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党中央对县(市、区)党委和企业、学校等基层党委、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人数少、党员流动性强的党组织等,针对其不同党组织的不同单位特点,要求基层党委要对学习教育的内容安排、组织方式等提出具体要求,要切实考虑到各种组织的特点,方便党员行动,以适当方式组织各类党员参加学习教育。

从“两学一做”文件颁布以来,已经有多地切实结合“注重分类指导”原则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浙江湖州市吴兴区,“创新4个“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和5步工作法,举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知识竞赛,对行动不便、阅读困难、交通不利的党员,还上门专人一对一进行辅导,在流动党员流入集中地,镇组织办组织人员实行送学上门”。[5]另外,安徽省岳西县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库作用,要求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利用红色资源,在烈士纪念碑前、红军路上学习党章党规。还有,遵义市开展“上一堂革命教育课、参观一批革命旧居旧址、在革命遗址前宣一次誓、过一次红色组织生活、写一篇感悟文章”的“五个一”体验活动,感受“红色精神”,并推行“党员活动日”,实施“互联网+党建”,将网上党校、微信等新媒体与“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有机融合,把红色资源搬上去,促进党员教育“智慧升级”。

另外全国各地都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根据“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原则”切实结合自身实际,创新“两学一做”教育方式,使得党员更加方便、深刻的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争做合格党员。

四、性质由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转变

在我党历史中,较为明确地称为整党或者争锋的集中教育活动或运动共有9次,这些集中性教育在一定的时期、范围内,在不同的程度上解决了党内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但党内思想教育仅仅依靠集中性教育是不够的,还应依靠经常性教育。在1962年 《中央组织部关于教育训练党员工作的情况和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把适当地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结合起来,以此来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此次“两学一做”学习活动中明确提出:“是‘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6]“‘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要突出正常教育”。这就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明确了此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性质及其方式。此次“两学一做”由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转并非抛弃集中性教育仅保留经常性教育,而是在集中性教育为主的党内思想教育前提下,将重点逐步过渡到经常性教育。

“两学一做”教育学习应该是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性教育向结合的教育学习,在此基础上更加侧重经常性教育。在“两学一做”相关文件中指出“由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转变”,这只是针对目前我国经常性教育缺失的状况提出,并非否定集中性教育。因而“两学一做”并不否定集中性教育。“在一定的时期内,根据新形势和党内实际的情况需要,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有助于解决党内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7]所以是有必要的。“两学一做”内容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就系列讲话而言,其更新速度较快,仅通过集中性教育难以达到其目的,必须将着力点放在经常性教育上。另外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党员自身素质,解决一些党员存在或潜在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党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经常性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丰富多样,其效果潜移默化,因而符合其目的。所以“两学一做”作为一种新的党内思想教育方式,其一大特点便是在集中性教育的前提下,推动党内思想教育向经常性教育转变,以此实现长期有效地党内思想教育效果。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这一基础上,党中央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斋此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实际上是党弘扬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一项重要部署,也是“全面从严正当永远在路上”地又一次出发。这也表明,我党在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这一问题上采取了积极科学的态度,将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稳定、渐进的工作,切实在日常教育中通过创新教育方式,达到强化党员政治意识,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的,切实解决党员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丽娜、程宏毅.“两学一做”: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新创举[N].人民日报,2016-5-16(1)

[2] 曾宇辉.毛泽东对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2).

[3] 杨丽娜、程宏毅.“两学一做”: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新创举[N].人民日报,2016-5-16(1)

[4]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颜珂等.各地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良好开局(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N].人民日报,2016-4-14(1)

[6] 张莹、赵娟.中办印发《方案》 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N].人民日报,2016-2-29(1)

[7] 曾宇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坚持集中性和先进性相结合[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6).

猜你喜欢
两学一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