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公共管理”引导下地方政府建设能力的思考

2016-11-24 13:32林怀东
2016年34期
关键词:政府职能绿色群众

林怀东

摘 要:地方政府的建设能力对于地方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地方政府承担着重要的基层工作任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能够极大的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地方建设的整体实力,改善民生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福利。本文以绿色公共管理理论为支撑,结合地方政府建设的具体工作进行分析,为地方政府职能的完善带来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公共管理;地方政府;建设能力;思考

一、引言

地方政府职能的完善,建设能力的提升对于地方发展有重要意义。政府职能完善和建设一直以来都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地方政府直接接触到基层的人民群众,每一个政策和决定都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实现,如果地方政府的建设能力不足,将会极大的影响到政府的社会公信力,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因此必须从地方政府职能完善出发,加强政府的绿色管理能力,以群众利益为工作重心和工作出发点,积极推进地方政府职能完善,打造政治生态环境良好的政府形象,实现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内容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政府绿色公共管理的理论内涵

(一)绿色公共管理定义

绿色公共管理的兴起和发展与私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有较大关系,公共部门为了满足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管理需求,在管理思维方式和行为实践上寻求创新和突破,通过绿色文明的管理方式提升行政服务的质量。绿色公共管理这一理念最早产生于德国,在1990年瓦德玛尔·霍普分贝克的《绿色管理革命》中提出了“绿色管理”的概念,是一种管理的新思想和新途径。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绿色管理”理念得到了丰富,人们从多个角度来诠释绿色管理理论的内涵。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让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绿色公共管理的重要性,绿色政策、绿色领导力等管理理念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公共管理的理论建构。关于绿色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还没有较为具体的定义,从目前的文献研究的特点可以将绿色公共管理归纳为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以绿色文明、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实现公共管理的绿色转型为途径,以全社会公共参与、全过程监控为特征,创新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的管理活动总称。

(二)政府绿色公共管理的特征

政府绿色公共管理寻求公共管理的新途径,重视多主体参与的管理方式,强化民主建设的能力,实现政府内部由内而外的管理能力提升。对内实现政府政治生态建设,提升我党的执政建设能力。对外重视公众监管和社会协助管理,通过集思广益调动社会力量,为政府执政建设提出宝贵的建议。

政府的绿色公共管理特征性明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体参与的多样性、建设内容的丰富性、管理方式的灵活性、政府行为的主动性。政府的绿色公共管理重视民主建议,重视人民群众的社会参与,将政府的职能完善作为公共管理共同关注的问题,形成共同的协作力。政府建设内容的丰富性强调政府工作涵盖了政治经济和百姓民生等多个方面内容,通过政治建设能力的不断提升,服务的领域逐渐的扩大,为人民群众争取利益的最大化实现。管理方式的灵活性在于政府建设能力提升要不拘泥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实现现实和网络两个领域的管理延伸。政府行为的主动性强调的政府行为要始终走在人民群众的前面,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工作出发点,形成主动性的管理,以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及时沟通将管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三、地方政府绿色公共管理的创新思考

(一)重视地方政府绿色队伍环境的建设

政府绿色政策管理要实现刚柔并济,地方政府在基层管理工作中面临着很多的新闻问题和新情况,对于问题的处理上要以符合地方特色的政策进行积极的引导,妥善的处理和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问题。在队伍建设环境上,地方政府要强化政府干部队伍的建设,形成全局统筹的战略性思维,深入到基层工作中深刻的认识到基层管理的各类问题,展开合理的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重视地方政府的政治生态建设,以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推动廉政、勤政的实现。在绿色公共服务工作中要体现绿色生态的思维模式,工作要体现细致具体,既要保证地方经济的有效发展,又要实现对地方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以政府的绿色公共管理和地方的绿色公共环境建设共同作用,推动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等事业的顺利发展。

(二)完善地方政府的绿色公共管理职能内容

地方政府绿色公共管理要重视公众的互动参与,充分的吸收公众对于政府职能完善的建议。对于关系到公众利益的决策内容要采取公开透明的意见征集方式,提升政策实现的可行性。政府绿色公共管理职能的完善要以地区现实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政府内部要实现管理部门的职责归属,形成地方政府各部门较强的责任意识,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提出及时有效的解决办法。地方政府在绿色公共管理职能建设方面要以地区经济利益最大化实现为目标,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公众参与为支撑。通过基层工作的积极开展,寻求地方政府绿色公共职能内容的不断完善,以较强的行政能力获得群众的认同,提升地方政府的社会公信力。

(三)丰富地方政府绿色公共管理的手段

丰富地方政府的绿色公共管理手段要重视技术的使用,运用现代化的政府公共管理手段,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地方政府绿色公共服务的管理手段要是适应技术环境的变化,尤其要重视对于网络技术平台的建设,通过网络管理平台为增加公众互动参与的途径,通过创设公开、透明的政府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最为直观的政府职能展示,以网络和现实渠道的互动参与,让群众能够从多个渠道实现对政府职能的监督,拓宽公共服务的领域,让群众最大程度提出自己的建设意见,对于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及时地给予反馈,营造高效、多样化的政府公共管理环境,实现地方政府建设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宋煜萍.生态型区域治理中的地方政府执行力建设——迈向“绿色公共管理”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02:189-194.

[2] 郑振宇.绿色公共管理的兴起、特征及核心主题[J].嘉应学院学报,2011,09:40-44.

[3] 黄爱宝.政府绿色管理能力建设:内涵、动因与任务剖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8,04:67-71.

[4] 梁聪生,陈晓峰.“绿色新政”背景下政府绿色管理的意义、内容与实现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2,24:227-228.

猜你喜欢
政府职能绿色群众
绿色低碳
多让群众咧嘴笑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探析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政府职能转变的积极尝试
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实践工程咨询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