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与发展对策

2016-11-24 14:51梁喜梅
2016年34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

梁喜梅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成为传统金融的必然发展趋势,于是互联网金融诞生,并成为了目前我国热点经济话题。但是互联网的不断进步,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的管理难度。所以我们根据商业银行现在的发展情况以及所应对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

当前,互联网金融呈现迅速发展态势,目前以及变成我国金融市场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按照媒体发布的调查结果,阿里集团与天弘基金互相合作构建中国首个互联网基金,也就是目前被大家熟知的余额宝,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基金规模突破5700多亿,收揽超过1.24亿用户规模。同时,像有利网、理财范儿等互联网信贷产品开始火热,我国步入到了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新时代。因此,站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这一大背景之下,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与发展对策。十分有意义。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概念

尽管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当前金融市场热点话题,不过相比于其受到高度关注,对齐涵义的学术界定当前尚未有明确定义。想要站在专业视角来定义互联网金融,必须先立足金融定位上然后再切入。广义上看,金融就是资金融通之意,所有和货币发行流通关联的即为金融;就狭义上来看,金融仅限于货币融通。也就是阐述资金于各市场主体间发生融通转移这样一个过程。该过程有两种呈现形式,其一为直接融资,其二为间接融资。以表现形式来区分的话,直接融资为资金需求方直接对资金供给方提出融资,目前最典型直接方式即债券、股票;而间接融资即需求方借助中介结构来获得融资,无需和资金供给方直接对接,该方式的代表为商业银行。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点

互联网金融较之传统金融,并无本质区别,既相似又不同。不同的地方在于业务媒介和思维模式。本着互联网四大精神,互联网金融从业者需要转变过去传统经营思维模式,以互联网思维来实现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加工。金融同互联网结合,让金融业务呈现出的透明度、快捷度、参与度更高,成本则更低。如图所示:

图1 互联网金融具备的几大特点

数据来源: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

(一)商业银行的安全问题

商业银行借助于自身的优势吸引了很多的用户,同样也是这个优势的背后有着巨大的风险。主要的表现如下:

1、商业银行的有关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管理上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没有制度可以遵循,还有员工素质所造成的安全隐患。

2、商业银行所具有的局限性,比如设备性能不是很好,通讯故障比较多,软件不安全等形成的安全隐患,还有自然原因,比如雷电和水火等形成的经济损失。

3、还有外界的攻击,虽然现在很多的网站都使用了防火墙以及网络监测的有关措施,对于黑客来说,还是防不胜防。

因为没有针对于业务的规范,商业银行存在很大的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以及法律风险。因为这些风险的存在,所以客户对银行的安全性抱有怀疑的态度。

(二)商业银行风险制度监管问题

1、缺乏系统的监管法律制度。我们国家还没有和世界贸易组织签署电子商务宣言,所以在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都是按照银行自己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的。在这些管理的方式中如果遇到了问题往往会把银行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的甚至设定了免责霸王条款,这些条款不公平不公正,所以商业银行要有专门的部门设立相关法律。

2、监管的主体不健全。现在针对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系统来说,我们国家针对于商业银行的法律制度中包含了国务院和银监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等多个相关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智能,按照不同的分别对银行风险进行立法和监督管理。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权利和职责是交互在一起的。与此同时我们国家金融行业是使用的分业经营的模式,网银使用的是相互交叉的,在监督管理的问题上,有可能会成为三家业务交叉,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资源浪费,在另一个角度上也有可能会形成监督管理上的漏洞,这样一来就降低了监督管理的效率。

(三)商业银行的网络业务种类单一

现在我们国家商业银行产品相对来说比较的单一,银行没有充分的使用好网络这个契机。虽然有很多的银行提出已经拥有了所谓的商业银行,但是他们的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只是查询和转账还有支付这些最普通的业务,真正借助于网络来进行交易的产品还不是特别多。我们国家商业银行的产品还是受到了传统银行的制约,现在我们国家的商业银行所起到的作用只是传统银行的业务渠道。

三、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经营与发展对策

(一)强化商业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

1、准入监管。审批准入提高门槛,参与互联网金融企业要上交申请,申办要求、需求材料都要明确,并获取机构审批后方可正式运营。

2、信息披露监管。信息披露制定监管政策,要求互联网金融公司具有充足的资金,维持稳定交易系统,确保用户数据信息安全,保证资金流动性和业务记录可靠真实。数据实现独立审核存档备案,企业要为用户提供交易的单笔数据,让用户可以了解资金状况与业务状况,融资双方明确约定还款时间、协定签订落实、债券追偿等。

3、风险评估监管。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建立一定预警体系,优化现有风控模型,界定好若干参考标准存在的风险区间。站在审核、管理以及发展等方面对金融业务的风险展开全面管理与分层管理,针对不同风险实施针对性管理。

(二)防范商业银行中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

1、建立应对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攻击的主动防御体系。互联网金融面临多种风险,其中信息安全便是其中一种。随着新形势和新技术不断更新,金融安全风险面临更大挑战。新兴技术不够成熟,仍然有待完善安全机制。P2P 平台、大数据金融处在萌芽时期,在安全管理方面仍待提高。尽快建立安全防范意识,重视互联网金融领域信息安全。

2、强化金融理念和认识,加大对金融知识的普及。互联网金融慢慢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务之急就是要普及金融知识,加强普及力度。积极倡导普惠金融、责任金融理念,贯彻三个基本金融策略,落实好监管政策、加强行业自律,不断提升消费者能力。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借助媒体和网络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媒体、互联网等对互联网金融安全信息的欺诈行为加以曝光,引发消费者重视。普及客户信息安全自我保护知识,帮助公众有效识别风险,加强自我保护,保护好个人隐私与信息密码安全等,维护利益不被损害。

(三)注重商业银行里的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

跟随互联网金融发展步伐,不可忽视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互联网、金融结合,金融业务由线下转移至线上,需要专业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加入。金融业务在线展开,需要复杂计算机操作来开展线上客户业务办理,要求在线客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金融知识,计算机操作能力也要过关。

未来,互联网金融提供专业人才以挑战和基于。市场发展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人才要求会更高。专业人才依然存在极大缺口。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创新,探索新的防范,拓宽眼界。

四、总结

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到来在飞速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商业银行在发展业务的时候,电子货币是以后必须要发展的,不然在以后激烈的银行竞争中就会失去生存能力。观看全球,有很多的传统银行都把网络银行作为以后发展的重点。要想商业银行健康的发展,就要理性的对网络银行的特性以及影响来进行分析,找出自己所存在的问题,然后选择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05)

[2] 邱勋,郭福春,陈月波.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展望[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5(01)

[3] 董昀,李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基于文献的探究[J].金融评论.2014(05)

[4] 刘建霞.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展望[J].北方经贸.2015(11)

[5] 吴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 2015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