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工具对当代大学生影响

2016-11-24 15:08叶海燕
2016年34期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

叶海燕

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社交工具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沟通更快速和便捷。出生在90年代的大学生,伴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发展成长,网络社交工具更是对他们社交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将通过中国互联网的最新发展数据,当前用户最多的几款网络社交工具功能特点的简介,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探讨网络社交工具对当代大学生在人际社交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社交工具;大学生;互联网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与2016年8月在国家网信办新闻发布厅,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

从《报告》中,中国网民年龄结构可以看出,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从职业结构中可以看出,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仍然最高,为25.1%。由此可见,大学生是网民中的一支主力军。

一、网络社交工具的发展

中国当代大学生使用相对较多的网络社交工具为:QQ、微博、微信。由《报告》统计显示,这三者也是名列网民常用的六大典型社交应用的前茅。

(一)QQ

QQ是1999年2月由腾讯自主开发的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腾讯即时通信。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通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多种通讯终端相连。

QQ空间(Qzone)是腾讯公司于2005年开发出来的一个个性空间,具有博客(blog)的功能。自问世以来受到众多人的喜爱,在与人聊天的同时还能关注其动态。腾讯QQ给广大网民带来了方便,高效,快捷,是一款安全稳定,使用简易,功能强大的社交软件。

(二)微信

微信(We 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比传统的手机短信和彩信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还可以使用多种社交插件和服务插件。

微信朋友圈是以微信为基础衍生出来的社交服务,是社交元素与即时通信工具的融合。截至2016年6月,网民中有78.7%的人在过去半年内使用过微信朋友圈。微信朋友圈原本是基于微信联系人形成的熟人社交平台,随着用户规模的拓展、产品功能的丰富,弱关系社交也逐渐渗入,在产品内部形成多个相互平行、自成体系的圈子。

(三)微博

微博(Wei bo),即微型博客的简称,也即是博客的一种,是一种微博基于社交关系来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包括标点符号)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根据《报告》数据,截至2016年6月,微博用户数量为2.42亿,使用率为34%,与2015年底相比略有上涨。微博主打陌生人社交,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注”、“被关注”网络来传播信息。

微博具有便捷性,技术门槛要求较低,只要有互联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浏览消息,向粉丝分享自己的动态;微博具有原创性,用户通过输入简短的文字,插入图片来发布动态,微博的到来,也促使了许多自媒体的兴起;微博具有草根性,不同于博客,文章篇幅较长,逻辑性要求较强。微博只要用140个字,简短的描述事件,抒写心情。

二、网络社交工具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个人都离不开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信息交换,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网络社交工具的前卫性,便捷性,平等性,赢得了许多大学生的青睐。网络社交工具给人们的交流带来高效,快捷的同时,也同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拓展了大学生的社交圈

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在渴望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渴望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大学社团等组织现在基本有自己的QQ群,微信群,社团成员可以及时沟通,这样一来,个人的社交圈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个班,可以拓展到一个校园,甚至一座城市。网络社交工具也可以和远距离的朋友保持紧密的联系,沟通感情。网路社交工具缩短了人与人之间沟通距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缩减了大学生的社交成本[1]

远隔千里,若没有网络,则要通过电话或是书信进行交流,耗费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作为还未步入社会,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如果是仅仅是通过电话交流那么通讯费用将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压力,书信交流耗费的时间长,而网络社交正是可以缩减大学生社交所耗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通过网络社交工具就能轻易实现。并且,现在QQ,微信有了网络电话,有了Wi-Fi学生便可以免费视频语音聊天。

3、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心理压力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习的压力,家庭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并且由于与家长的代沟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少部分大学生会选择主动和家人沟通,更多的是选择把负面情绪埋藏在心底。这样一来,容易导致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危害身心健康。

由于网络的平等性,匿名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工具,与网友倾诉等多种渠道,宣泄自己心中的不快和负面情绪,释放自己的情感,是心里疏导的一条新渠道。

(二)消极影响

1、导致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障碍

许多人会在网络上和朋友聊得热火朝天,可是到了现实生活中,却发现无话可说,气氛尴尬,网上朋友很多,在现实中却愈发的孤独。并且现在屡次出现的大学生残忍谋杀室友的案件,正是因为同学之间缺乏沟通,矛盾慢慢累积,最后爆发所致。虽然网络有各种的图片,视频,可以承载很多信息,但还是没有现实中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来得实在,温暖。

2、网络的虚拟性导致信任危机[2]

如今,网上也有许多爆料,网恋几年,约出来见面竟然发现对方是个男的,这正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所致,你甚至都无法准确地判断网络那一端和你聊天网友的性别。许多人网上相亲盗用别人照片,一见面另相亲对象大失所望,这样的事件也是时有发生。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减少了网民在责任、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约束,更加的随心所欲,可以扮演多种角色。虽然微博等网络社交工具推行实名制,但是也难以从根本上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导致信任危机。

参考文献:

[1] 胡爱琴.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以人人网为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2

[2] 乔木.现代网络社交工具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6

猜你喜欢
互联网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