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诗学图形背景理论视角解读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2016-11-25 00:00王晓军
科技视界 2016年25期
关键词:两条路岔路全诗

王晓军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 银川750021)

从认知诗学图形背景理论视角解读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王晓军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 银川750021)

本文运用认知诗学图形/背景理论对Robert Frost的《未选择的路》的认知解读过程进行分析,逐层剖析其创作思路和手法,用全诗所描绘的十二个意象或画面从诗人的角度呈现了图形与背景的分离关系。认为 《未选择的路》中的图形/背景关系的呈现方式对烘托主题——偶然的选择往往导致人生历程的重大变化,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我”和“林中岔路”这一对图形与背景的不断移动和转换中,最终凸显了由此产生的怅惘思绪这一主题。

认知诗学;图形/背景理论;怅惘的思绪

0 引言

认知诗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认知语言学中借用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解读文学文本的一种文学理论。它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式、结构内容、写作方法和作品风格等进行研究。其主要分析理论之一就是图形/背景理论[1]。

继Rubin1915年提出图形/背景理论后,该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语言现象如歧义、倒装句等现象的分析。在语言学领域,该理论主要用于句法层面的图形和背景关系分析。在认知诗学中,Stockwell[2]认为,图形/背景理论不仅可以用于分析语法现象,还可以用于探微语篇内容。他指出文学作品中图形背景的动态关系可以阐释读者的阅读过程,以及审美共鸣的产生流程。

借助图形/背景理论,笔者拟对Robert Frost的《未选择的路》的认知解读过程进行分析,力图解释此诗的图形与背景如何不断移动和转换,最终归结为怅惘的思绪这一主题。

1 图形/背景理论概述

心理学中的图形—背景概念是图形/背景理论的发端。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通常会把所关注的事物凸显为图形,而把周围环境模糊淡化为背景,把图形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这就是著名的图形/背景分离原则[3]。

图形和背景不但可以分离,而且可以移动和转换[4]。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根据语篇内容,在头脑中不断地描绘图形和定格背景,以便精确地理解语篇的内涵和作者的用意,实现审美意图。阅读是一个互动过程,是图形和背景不断生成和转换的过程,是不断产生丰富多彩的形象和回应的过程。从对语篇的关注力看,这是一个从注意到关注、再到减退直至消退的过程;从对语篇的感受效果看,阅读关注过程在读者心中不断产生丰富的审美共鸣。换言之,图形与背景不断生成和转换的动态过程在读者的想象中成功构建了文学作品的内涵意义和联想意义,从而产生了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5]。

2 图形/背景关系在本诗中的呈现

《未选择的路》用传统的格律、朴实的文字、象征的技法表达了对人生岔路的抉择与遐想这一深邃的人生哲理,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诗的意境涵义幽深,全诗始终笼罩着一种难以消除的矛盾感和冲突感,跌宕起伏,紧紧抓住了读者的思绪。以下是《未选择的路》原文[6]:

The Road Not Taken

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以下是笔者的译文:

《未选择的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

金色丛林中岔开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两条都赴。

徒步旅行的我久久踱步,

极目远眺一条的尽处,

它曲折蜿蜒至灌木深处。

于是我踏上了另一条路,

因为可能更好且风光楚楚。

一样芳草萋萋,一样待人光顾。

相比起以前行人的践足,

哪条踩踏印多没有什么分殊。

那天清晨两条路平铺旅途,

一样落叶覆盖,一样无人驻足。

留下第一条他日寻访吧!

可明知前路无尽旅途多歧路,

旧路重游是否能回顾?

多年之后异地回忆林中两路,

讲起当初选择不由一口气长舒:

当年林中岔开两条路,

我选的那条人际稀疏,

从此一切皆由此而铸。

全诗共4节,每节5行,每行9个音节,属抑扬格四音部,使用了abaab的韵式。描写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在金色的丛林中,徒步旅行的“我”眼前出现了两条路:一条曲折延伸到丛林深处,黄叶铺就,无人行走;另一条风光无限,芳草萋萋,待人光临。面对两条岔路,“我”如何选择呢?徘徊良久、竭目远眺之后,“我”选择了其中的一条,但对于另一条路,依然难以忘怀,心有不甘,只好自我宽慰道:留待将来的某一天吧!也许“我”会重游故地,踏上另一条心仪已久的美好旅程。然而,前路茫茫,岔路丛生,怎知“我”可有回头的时候?于是,多年之后谈起此事“我”叹息道:“当年面对林中的两条路,我选择了那条少人走过的,一切因此大大不同。”

从认知的宏观层面看,诗人一生中所见到的景致和所感受的意境无数,但他单单挑选了一个平和深远的意境和林中交错的岔路进行描述,并且在特定的地点(林中)和特定的时间(清晨)经历了人生的特定感受。我们认为,诗人把此刻的感受当作图形突显出来,而把一生中其他时间、地点和事件当作背景进行映衬。

从认知的微观层面看,诗人是这幅绿草茸茸,人迹罕至的两条岔路图画的发现者、抉择者和体验者。在这幅生动的图画中,诗人,作为主体,是图形;而林中岔路的景色,作为客体,是背景。在这首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诗人描述了八种景象:两条岔路、黄叶树林、灌木深处、岔路尽头、茸茸绿草、足迹、行人和权衡抉择的“我”,构成了一幅恬淡自然、意味深长的情境。在第三节和第四节,诗人写出了四种意象:清晨、两条路、将来某一天、怅惘的情绪,构建了一种平和悠远,引人深思的意境。这里,作者将读者的目光转移到落叶覆盖、无人问津的林中岔路这一景色上,将具有常规意义背景特征的(岔路景色)的景物突显为图形,而将具有常规意义图形特征的诗人“我”虚化为背景,有意颠覆了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引起了读者的注意,用人们共同的经验,描写了面临选择的人和面临选择的心态,激发了读者强烈的共鸣,彰显了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局部看,全诗所描绘的十二个意象或画面从诗人的角度呈现了图形与背景的分离关系。在第一节中,诗人刻画了两对相互关联的意象。 “两条岔路”是以“黄叶树林”为背景,“灌木深处”是以“岔路尽头”为背景。第二节中,诗人描绘了所选之“路”的特征景象和“我”的权衡标准。“足迹”以“茸茸绿草”为背景,权衡抉择的“我”和“行人”以纯和平静的自然氛围为背景。此时,蜿蜒曲折,人迹罕至的“路”与内心矛盾重重,权衡利弊的“我”这一动一静的两个画面为读者平添了一种抉择的紧迫感,也凸显了人物的图形特征。第三节继续描写“我”对两条岔路的比较权衡。清晨,两条山路风光旖旎、落叶覆盖,虽然“我”已选择了其中的一条,但是难掩对另一条路的留恋心情,这从“Oh,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一句中得到了印证。一方面,诗人渴望旧地重游,期盼能踏上另一段美好的人生旅途;另一方面,诗人深知前路难问,是否能回头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一“盼”一“虑”无形中使外在的事实与内在的期盼形成冲突,冲击着读者的预判底线,使读者深深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的错综纠结。这里,落叶覆盖、无人践足的山路渐渐退为背景,怅惘的情绪逐渐凸显为图形。第四节写诗人多年以后回忆此事时对人生的感喟:“那天林中分叉了两条路,而我选择了那条少人行走的,一切因此大大不同。”语虽平淡,却蕴藏了多少行路者的艰难抉择;话虽无奇,却隐含了诗人多么深切的探索渴望!至此,清晨、两条岔路、黄叶树林、灌木深处、岔路尽头、茸茸绿草、足迹、行人、将来某一天和权衡抉择的“我”等意象都淡化为背景,而诗人无言的怅惘情绪陡然凸显为图形,成为笼罩全景的主题。全诗在图形与背景关系的全面颠覆中收尾,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

从整体看,在黄叶树林落叶纷纷的背景下,在无人践足同样美好的两条山路的背景下,在限定时空必做抉择的背景下,一丝幽幽的怅惘被衬托得浓郁恒久,在清晨宁静的碧山中往复回旋,成为总领全诗的主题,幻化为全诗凸显的图形。诗人像一个画家,时而浓墨重彩,时而轻描淡写,让读者看到“黄叶林”、“岔路”、“灌木丛”、“足迹”,感到“权衡抉择”的冲突、“留恋渴望”的纠结。最后,用画龙点睛之笔点出一个隐喻:偶然的选择往往导致人生历程的重大变化。这种人类共有的经验和哲思,被描摹得如此细致入微、黑白分明。透过诗人的微妙隐喻,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人生历程的种种不可预知性。在对人类命运变幻无常的关切和思索中,读者的心弦被深深地拨动,难以平复。诗歌就在这样的思绪中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与遐思。所有的景物淡化为背景,怅惘的思绪深化为图形。本诗的思想性在此,艺术性在此,对心灵的震撼力也在此[7]。

3 结语

本文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尝试性的对《未选择的路》进行了认知诗学的解读,揭示诗歌的深刻内涵,逐层剖析其创作思路和手法,认为《未选择的路》中的图形/背景关系的呈现方式对烘托主题——偶然的选择往往导致人生历程的重大变化,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只有巧妙处理图形与背景的关系,诗歌才能具有张力,才能打动读者,它的艺术表现力才能震撼持久,回味无穷。

[1]刘珊珊.认知诗学理论对柳永《雨霖铃》的认知赏析[J].才智,2014(5):287-295.

[2]Stockwell.P.Surreal figures[A].J.Gavins&G.Steen(eds.).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 [C].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3:12-25.

[3]吴佳玲.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解读《背影》[J].语文学刊,2010(8):57-58.

[4]梁昭,刘代英.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天净沙·秋思》认知诗学解读[J].名作欣赏,2012(8):20-34.

[5]马菊玲.图形—背景转换与主题的突显和升华[J].外文研究,2014(2):18-22.

[6]Reid head,Ju lia(ed).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M].New York: W.W.Norton and Company,In c,2003:216.

[7]朱晓华,王晓军.意象图式与隐喻视角下《没上的路》读解[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10-11.

[责任编辑:田吉捷]

此文为2016年宁夏高校英语研究专项项目“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对大学生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

王晓军(1965—),女,汉族,山西霍州人,硕士,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两条路岔路全诗
那一次,我站在岔路口
岔路与选择
劝学
The road not taken
怎么走
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