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

2016-11-28 11:47李正军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1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体育锻炼体质

李正军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贾头中心校,河北 廊坊 065000)

简论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

李正军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贾头中心校,河北 廊坊 065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国民的健康状况却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并且在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结合笔者从事体育教学工作30余年的经验,就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谈几点看法与同仁商榷。

1 明确思想,抓好体育与健康教学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切实明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抓好体育与健康教学,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加强督促检查力度,使《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得到全面落实,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得到全面实施。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初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这样才能逐步改变当前青少年的体质现状,不断增青少年体魄。

2 改进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但是,现在的电脑、电视和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远大于体育与健康教学。为了改变当前的现状,迫切要求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以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当前实际,建立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科学评价体系,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个环节,使体育课的趣味性、游戏性进一步增强,努力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将其贯穿于体育教学工作中,让他们真正运动起来,把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术的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这才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手段。

3 转变观念,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校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载体。但在传统应试教育的驱使下,升学率成了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虽然近年来体育在中考升学中占有了一定份量,但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体育教育的理念。同时,由于场地和器材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孩子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学校和家长为了追求成绩,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要求孩子参加各式各样兴趣班、辅导班,有的为了安全起见甚至根本不上体育课,把全部精力指向语、数、外,把学生体质健康置之度外。“成绩第一”取代了“健康第一”,使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笔者强烈呼吁家长、学校、社会尊重教育规律,彻底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减轻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把孩子们应有的体育锻炼的时间还给他们,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器材、设施和场地,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4 合理膳食营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孩子处于营养过剩状态。青少年学生中肥胖者与日俱增,这些小胖子在运动中要承受比常人更大的负荷。稍微运动便满头大汗,因此对运动产生了畏惧心理,活动量逐步减少,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同时,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最基本的活动,没有吃苦耐劳精神,对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有惧怕及抵触心理,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和家长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他们对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需求合理调配孩子们的膳食营养,在保证正常需求的前提下,不让他们摄取过多的营养成分,减少肥胖的发生。同时,家长不要过多包办孩子们的事情,尤其是孩子的祖辈们,更应该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积极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使其在锻炼中学会各方面知识,从心理和生理上得到提高,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为将来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5 结 语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学校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好服务工作,保证学生每天在校有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体育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强化责任意识,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趣味性锻炼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调动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提高家长的思想认识,让家长更加关注子女的体质健康问题,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发挥家长的创造力,从营养、体育锻炼、个人卫生等各个方面与学校配合,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强化学校教育效果,从而使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得到明显地改善。

G83 文献标识码:A

1674-151X(2016)01-105-02

2015-10-16

李正军(1965 ~),中教高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及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体育锻炼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体适能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实验研究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