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之中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2016-11-28 13:15童俊玉山一中江苏上饶3347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生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

童俊(玉山一中 江苏上饶 334700)



高中体育教学之中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童俊
(玉山一中 江苏上饶 334700)

摘 要:由于高中教学阶段的特殊性,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本身,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而且,目前的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多种不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因素,如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特点、教学条件存在局限等。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其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想保证高中体育教学的正常、高效进行,就要以学生的兴趣、需求为基础,不断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 体育教学 学生积极性 提高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和国民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体育教学开始受到重视,其中,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尤为重要。学生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其本身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首先要解决学生积极性的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不断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和热情。

1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意义

兴趣、爱好是精神层面上的一种推动力,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冲动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快速、高效地掌握教学内容和相关体育技能,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如果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自然会聚精会神地听取相关教学内容,仔细分析体育教学中的示范性动作,主动进行课后复习,产生疑问时,也能够积极进行钻研、虚心求教。相反,当学生对体育课程毫无学习积极性时,必然对课程内容毫不关心。

2 影响高中学生对体育学习积极性的因素

2.1 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特点

无论是什么学科的教材改革都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朝气蓬勃的高中生自然是喜欢运动的,然而,现在体育课内容比较单一、乏味,没有随着时代潮流而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符合新时期青年人的特点和要求,直接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减退。

2.2 教学条件具有局限性

由于经济水平和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上存在差别,各个学校配备的体育教学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体育场地和体育设备的数量不够、质量不达标,教学理念、师资水平参差不齐,都严重降低了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高中阶段是整个教育阶段中比较特殊和重要的时期,体育课程所占的课时很少,其重要性根本无法体现。学校和教师对体育课程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更加剧了这种现象。

2.3 学生的自身原因

除了外部因素,影响高中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的因素,还包括学生的自身身体条件、性格特点等。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强度较高的体育课程,自身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能完成起来比较有难度,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自卑,训练时无法放开自己,就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久而久之还会对体育课程产生抵触和厌倦情绪,直接影响了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3 提高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积极性的措施

提高高中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措施。

3.1 适当、新颖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大纲,是教学过程是否生动、精彩的一个基础性条件。因此,教学内容的设置,要以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原则。

高中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要做到适时、适当。适时,就是要根据时代潮流、社会要求、学生特点及气候地理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适当,就是教学内容要符合高中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能力水平,既不能高估学生的能力,更不能低估他们的水平。

同时,在进行高中教学内容的设置时,要参照国际和国内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增加既新颖、有趣味的内容,如体育项目、动作的历史、趣闻等,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3.2 先进的教学理念

3.2.1 “学生为本”

体育教师要树立“学生为本”的意识。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制定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将学生当作教学过程的主体,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困难。在教学方法上,要制定符合高中学生特点的、具有强烈趣味性的教学手段,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可以自由发表看法和观点。

3.2.2 “区别对待”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安排。

首先,要分析学生彼此间存在的差异。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使学生在适合自身发展的范围内,都能得到进步。同时,根据学生性别的不同,在安排训练项目时也要有所差别。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安排教学内容。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分配训练项目,善于发现学生的专长,并进行深入挖掘。

3.3 创新的教学方法

3.3.1 快乐教学

快乐教学,即“寓教于乐”,运用快乐、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1)游戏教学。体育教师可以将训练形式进行分析、改进,将抢答、竞赛等游戏形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给学生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游戏比较生动、活泼,将训练活动转变为游戏形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设置游戏时,教师要以学生的接受程度为基础,准确把握游戏进程,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合作教学。合作教学是如今很多课堂都在使用的一种比较新颖、活泼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合作,将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消化。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训练,明确小组任务和目标,让同学们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在欢乐的氛围中,掌握教学要点。同时,小组间可以开展竞赛,培养团结意识。

3.3.2 激励教学

赞扬与激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促进手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同样适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指出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同时,也要善于使用赞扬、激励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及时、优秀地掌握体育教学内容时,要进行表扬;当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动作不规范时,要进行鼓励和安慰,这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之,则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使其产生厌学情绪。

3.3.3 信息化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高中体育教学与电子技术产生了融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屏幕上,清晰、标准。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进一步讲解,节省了板书的时间。而且,电子技术的功能很强大,可以进行重复播放,还具有形象化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高中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来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如在教学过程中与同学们一起观看体育赛事,然后进行讨论、总结,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体育项目的了解和对项目规则的明确。

4 结语

学生是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其本身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由于高中教学阶段的特殊性,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首先解决学生积极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海燕.浅谈培养高中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0):140.

[2]王秀萍.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2):154.

[3]张桂云.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体育教学的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8(4):140-141.

[4]陈勇.论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B版,2011 (7):79.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2.073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1(b)-0073-02

猜你喜欢
学生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
浅谈调动学生积极性、激活语文课堂气氛的三种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探讨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陈美琴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