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观众民族意识初探①

2016-11-28 13:15王国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常州213164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民族意识观众

王国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江苏常州 213164)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观众民族意识初探①

王国琴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江苏常州 213164)

摘 要: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等,对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观众上座率、啦啦队、观众装扮、观众骚乱等反映观众民族意识的表现形式以及观众民族意识正负面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据此提出从提高体育赛场各项服务质量,加强全球化意识教育,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等策略,旨在为引导观众正确认识民族意识和发挥其积极作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大型国际体育赛事 观众 民族意识

目前文献将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一般定义为参与成员为来自洲际、世界性的各类综合性运动会或由世界单项体育组织举办的具有相当影响的某单项运动会,比如:亚运会、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逐步表现出以下特征:赛事规模越来越大,涉及运动项目越来越广,赛事参加运动员和出席人数越来越多;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越来越高,赛事的影响面越来越广;其赛事的申办、筹办周期越来越长;市场化运作程度越来越高;政府参与情况越来越积极;赛事的科技含量也是越来越高[1]。有学者认为世界性的竞技体育比赛,是和平时代的文明战争,比赛中参与者的国家性、民族性得到充分的展现[2]。观赏此类比赛,很容易激起观众的民族情结,触发奋发向上、富强祖国的强烈愿望或是愤怒、失望、消极的民族情绪。因此,探析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的民族情结问题,对于积极引导观众正确认识国际体育赛事,保持健康、积极、和谐的民族心态,发挥观众民族意识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文献,获取民族意识和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观众的研究资料。

1.2.2 观察法

观看中央五套直播或转播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了解比赛现场观众及其表现行为。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观众民族意识的表现形式

2.1.1上座率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较为丰富,涵盖较多内容,主要包括科技、文艺以及哲学,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道德观,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基本道德素养,因此将两者进行融合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健全大学生人格,提升其精神境界,引导大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以此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观众的上座率是支持该国参与比赛和展示其国家的民族凝聚力的一种表现,也是民族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2007年,女足世界杯预选赛在天津赛区中国对新西兰的比赛是关系我国女足能否进入世界前8名的关键比赛,这场比赛引起了天津广大观众及我国其他地区观众的强烈关注,天津奥体中心我国观众的上座率从平时的50%到如今的90%,五星红旗遍布看台的每一个角落。场内中国观众的鼓点声、加油声震耳欲聋,有的球迷还点燃烟花助兴,表达了人们希望中国女足战胜新西兰队,进军世界杯8强,展示中国风采的强烈愿望。

2.1.2 自发组织的啦啦队和口号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观众民族意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观众“粉丝”自发组织的啦啦队及口号。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对我国运动员的支持及对国家的热爱,同时这些“粉丝”啦啦队也反衬了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国家形象及民族意识。例如:诞生于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韩国红魔啦啦队在世界杯期间的表现,让全世界看到了韩国啦啦队的震撼气势[3];目前各类大型体育比赛中观众“粉丝”自发组织的啦啦队已成为赛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1.3 观众的装扮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观众的穿着装扮同样是其民族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有中国队参加的国际大赛中,现场的中国观众脸上画着国旗、奥运福娃,头上、身上插满了小国旗,穿着有中国国旗标志的衣服在为中国队呐喊、加油等。同样类似的表现在其他国家观众的装扮中也有所体现,各国“粉丝”的助威方式五花八门,有浓妆艳抹的、有西装革履的、有光膀子的、有边跳边唱的、有吹喇叭的、有敲打鼓的等等。但是,我国的国徽永远在他们的脸上、身上和挥舞的旗帜上。

2.1.4 观众骚乱

观众骚乱也是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观众民族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方面,由于我国参赛队或队员在比赛中的表现与观众的期望相差巨大,在比赛中失利后,观众无法接受,因伤心、失望、愤怒而引发骚乱;另一方面,我国运动员或运动队艰难地或意外地赢得了比赛,观众由于过度兴奋等而无法控制他们的心情,也会因极度狂喜而引起骚乱。

2.1.5 对我国体育明星的热爱和支持

体育明星往往是一个国家体育竞技水平的代表和体育精英,是国民的骄傲和自豪。2015年在北京田径世锦赛上苏炳添再破10″进世锦赛百米决,成为首位进10″的黄种人,创造亚洲历史,为国争光,成为民族英雄;篮球明星姚明和田径跨栏明星刘翔,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也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的脱颖而出不但凝结其本人、教练及体育界的心愿,也凝结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2.2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观众民族意识的影响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观众的民族意识就像一把双刃剑,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正面的、积极的民族意识可以成为凝聚本民族成员的精神纽带,对于维护民族生存,促进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与重要意义。它可以通过对其他民族善意的认同、接纳、交往而加强与其他民族的联系。无论是现场观看或收看大型国际体育赛事,通过与其他民族尤其是先进民族的交流接触或观察的过程中,经过比较和判断该民族的差距或优势,正面民族意识不仅能正确面对其他民族的先进之处,也能坦然面对该民族的差距及看到该民族的优势,进而激发出发展该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紧迫感和强大动力或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国女排20世纪80年代“五连冠”的霸业,其“顽强拼搏”女排精神更是影响和激励了一代人,其意义完全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得到了极大提升[4]。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观众的民族意识的负面影响是排他和利己,不仅阻滞或影响体育比赛的正常进行,更严重的甚至会破坏民族间正常的交往与发展。在比赛现场,观众一旦产生负面意识,往往引发骚乱事件,严重的骚乱甚至会造成生命和大量财产的损失,影响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正常开展和破坏国家和本民族的国际形象。比如:臭名昭著的英格兰足球流氓,几乎成了足球流氓的代言人了。因此,在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时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这一社会问题,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来预防和应对,也成为申办各类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必须充分考虑的环节。如,国际足联、国际奥委会均要求主办国须在体育场馆中装置可供搜查用的闭路电视系统:设立统一电子计算机系统,详细记录发生的每一起骚乱事件和骚乱球迷档案。很多国家政府在应对观众骚乱问题上,采取了一些颇为严厉的措施,如,入场搜身,强行划分坐席;赛场周围禁售含有酒精的饮料;逮捕肇事者入狱,以至判终生监禁等[5]。

3 引导观众正确认识民族意识和发挥其积极作用的策略

3.1 提高大型国际体育赛场的各项服务质量

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为满足观众观看比赛等需求,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向观众提供的各项服务,不仅考验主办方的组织能力,也是直接关系到赛事举办地和主办国的形象,同时也是决定赛事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售票、检票和组织入场时,工作人员的态度和使用的语言;赛场内彩旗、广告牌等摆放;供应饮料和饮料包装问题;卫生间通道是否畅通等等。所有这些对避免和改善观众的紧张情绪、降低骚动的可能性是十分有益的。现场服务人员的高素质表现也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反映,也有利于为现场观众正确表达其民族意识起到榜样作用。

3.2 加强全球化意识教育,防范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观众狭隘的民族意识

全球化和地球村意识的确立有利于人们认识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命运的相关性,认识到人类不仅是利益的共同体,也是承受灾难的共同体。应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赖以生存的地球,维护世界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进步和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狭隘民族意识。

3.3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正确培养和积极引导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观众的民族意识

随着现代传媒的高度发展,人们可以借助各种媒体观看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因此,通过大众传媒去引导和培养观众正确的民族意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加强公民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人民理性表达民族意识,做文明观众。无论那个国家、那个民族,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是凝聚国人智慧,为国家贡献力量的重要思想基础。一个国家的公民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才能肩负起民族兴盛的希望,因此,对观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要引导观众理性的爱国,用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举止去为我国的运动员或运动队加油、助威。而不是通过骚乱、破坏、辱骂等不文明的行为举止去表达爱国热情。因此,要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观众的民族意识加以正面引导,帮助他们形成理性、开放的民族意识,才能真正为该民族的强盛增添力量。

参考文献

[1]唐晓彤.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对社会发展的波及效应[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1):26-28.

[2]宋琦.体育报道与民族情结研究[D].湘潭大学,2010.

[3]山西新闻网.大开眼界:全球啦啦队之最[EB/OL].(2008-08-17)http://news.xinzhou.org/2008/0817/article_33202_8. html.

[4]王封.女排精神三十年:五连冠霸业 拼搏精神影响一代人[EB/OL].(2011-11-13)http://sports.sina.com.cn/o/2011-11-13/08225827108.shtml.

[5]刘雪飞.二十世纪震惊世界的十大体育惨案[M].哈尔滨:人民出版社,1999:23-25.

[6]黄坚.球迷骚乱的心理过程与管理[J].黔西南民族师专学报, 2001(4):50-52.

[7]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l.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52

[8]石岩.国内外反球场观众暴力的立法[J].体育学刊,2004(2):14-17.

作者简介:①王国琴(1975—),女,汉,江苏溧阳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2.135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1(b)-0135-02

猜你喜欢
民族意识观众
论当前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日益强烈对我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影响
由“观众”到“演员”的转变
探析环境舞蹈的艺术表征
中华民族追逐“复兴之路”的历史足迹
浅议观众的认知在主题乐园互动设计中的主体地位
民生新闻播音中的人文取向
电视节目编排要做到更加合理和科学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表现
学生不只是“观众”
根植民族 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