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抑郁状态与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2016-11-29 01:51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肺病汉密尔顿阻塞性

程 涛

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南阳 473000



COPD抑郁状态与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程 涛

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南阳 473000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抑郁状态和自主神经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3-06—2014-09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84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状态的评估,并经心率变异测定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结果 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20分40例(47.62%)。患者心率变异时域指标均明显降低,且和FEV1呈正相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同时合并抑郁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抑郁情况可通过心率变异进行评价。

慢性阻塞性肺病;抑郁状态;自主神经功能;关系

慢性阻塞性肺病在临床中比较多见,疾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易导致患者发生精神方面的病症问题,其中以抑郁状态最为常见。传统临床中主要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进行评估,但缺乏一定的客观评估标准。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抑郁状态和自主神经功能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06—2014-09我院收治8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排除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严格临床检查和诊断,并符合WHO中规定的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断标准[1]。男66例,女18例,年龄47~84(65.32±2.10)岁。以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为对照组,男64例,女32例,年龄51~83(64.43±3.09)岁。2组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版本进行问卷评估,由经培训的2名评估者进行,<8分为无抑郁症状,20~35分为轻中度抑郁,≥35分为严重抑郁。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程度越严重[2]。以心率变异(HRV)为指标评估自主神经功能。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美国迪姆公司)进行测定,记录盒型号:MGY-H12。应用以下指标进行HRV时域分析:(1)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R-R标准差(SDNN,单位ms);(2)全程按5 min分成连续时间段,计算每5 min的R-R间期差值在50 ms以上个数占比(SDNNI,单位ms);(3)相邻2个正常窦性R-R间期差值在50 ms以上个数占比(PNN50);(4)每5 min NN平均值标准差(SDANN,单位ms);(5)全部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单位ms)[3]。

2 结果

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20分40例(47.62%)。HRV时域指标均明显降低,且与FEV1呈明显正相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5)。见表1、2。

表1 2组HRV指标对比

表2 慢性阻HAMD和FEVRV时域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病程长,年龄偏大,发作反复难愈,临床常同时合并心功能受限、肺功能衰竭等严重病症,限制患者肺活量,影响生活质量[4],导致患者的情绪发生变化,进而致使患者并发抑郁症,长时间的抑郁状态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5],导致心律失常等,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死亡的一项重要因素[6]。患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症状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自杀倾向。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临床表现为二氧化碳潴留、缺氧等,会导致患者心脏神经纤维、心脏β受体兴奋,降低窦房结功能敏感性[7]。通过对主动脉和颈动脉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会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迷走神经的张力,进而使患者全身自主神经功能损伤[8],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近几年来,心率变异性作为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评估指标被广泛应用,SDNN能够将心率变异性的整体情况反映出来[9],可用来进行自主神经系统总张力大小的评估;SDNNI、SDANN可进行交感神经功能的评估;PNN50、RMSSD可作为副交感神经评估的敏感指标[10]。

本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RMSSD、SDNNI、SDANN、PNN50、SDNN水平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证实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均发生损伤。相关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抑郁程度与上述指标呈负相关,且与PNN50、RMSSD呈负相关。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疾病同时发生的抑郁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关系明显,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导致恶性循环,引起疾病恶化。同时,心率变异可作为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重要指标,临床应积极进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纠正,以帮助患者消除抑郁情况,促进患者恢复。

[1] 蔡理荣,范昭豪,陈超,等.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相关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21):3 251-3 254.

[2] 李琳,李辉.心理干预辅助曲唑酮治疗COPD抑郁状态的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7):838-839.

[3] 于倩,林永忠,卢英,等.心理护理干预对伴有焦虑/抑郁的COPD患者治疗周期及费用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12,33(8):64-65.

[4] 张馨,霍建民.焦虑、抑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分的影响[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4,7(4):25-28.

[5] 郑衬喜.COPD患者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广州医药,2014,45(3):80-82.

[6] 祝哲敏,崔桂梅,薛永朝,等.抗抑郁治疗对COPD合并抑郁症疗效的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13,19(22):4 209-4 211.

[7] 黄小娟,王国强,林焕英,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25.

[8] 陆永崇,叶庆红,陈志斌,等.文拉法辛缓释片与黛立新治疗COPD伴焦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7):10-12.

[9] 许银芳,韩淑华,林勇,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 180-3 182.

[10] 张立春,汪伟,李艳斐,等.不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分组间的焦虑抑郁调查[J].医学研究杂志,2014,43(10):148-150.

(收稿2015-09-15)

R563

B

1673-5110(2016)19-0133-02

猜你喜欢
肺病汉密尔顿阻塞性
营养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病在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效果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为称呼上诉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梦境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