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6-11-29 01:51熊学辉瞿丹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开颅感染率神经外科

熊学辉 瞿丹霞

湖北黄冈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黄冈 438000



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熊学辉 瞿丹霞

湖北黄冈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黄冈 438000

目的 探讨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 175例实施开颅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结果 总计感染120例,感染率10.21%;造成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耗时较长、患者免疫力较低等。结论 对伤口进行恰当的处理,减少置管的时间,保障患者的全身营养供给,同时合理利用抗菌类药物并确保无菌环境,能够有效降低颅内感染率。

开颅手术;颅内感染;影响因素

作为外科手术非常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开颅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几率达2.0%~18.0%[1-2]。不仅导致手术效果不佳,增加住院时间与费用,甚至还对患者的生命造成重大危害[3]。本文分析开颅手术继而出现颅内感染的原因,给出对应的预防与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11-2015-06行开颅术1 175例,其中发生感染120例,占行开颅手术患者总数的10.21%;男61例,女59例,年龄13~79岁,平均56岁;高血压诱发脑出血52例,脑挫伤造成颅内血肿63例,颅内肿瘤5例。

1.2 诊断标准 (1)出现头痛、发热、颈强直等相关颅内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2)脑脊液(CSF)内白细胞的数量>10×106/L,且多核白细胞占50%以上,糖定量<40 mg/L,蛋白量>450 mg/L;(3)CSF细菌呈阳性;(4)出现确诊感染因素,如脑脊液漏等。一旦出现第3条的症状,即可确诊,若不满足第3条,则必须结合其他标准进行判断。

2 结果

2.1 相关因素与感染率 造成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感染率,见表1。

表1 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2.2 病原菌分布 见表2。

表2 颅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3 讨论

3.1 颅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患者行开颅手术后造成颅内出现感染的关键危险构成:(1)开放性颅脑损伤:使颅内脑组织直接暴露于外界,严重破坏血脑屏障,若颅脑内进入异物,极大地增加了患者颅内出现感染的几率。如表1所示,开放性颅脑损伤颅内感染率显著高于闭合性颅脑损伤。(2)手术耗时长:神经外科行手术的耗时一般都较长,意味着术野裸露在外的耗时也比较长。但凡消毒不到位或无菌操作并未严格执行等,均有可能引起颅内感染的发生。(3)颅内放置有异物[4]:实施神经外科手术时,引流管一般放置于硬膜下、硬膜外以及脑室内,从而使得颅内引发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同时引流管放置时间愈长,感染率愈高。(4)患者的自身原因:患者病情极其严重,恢复期延长,机体由于消耗过度、脱水、高热等状况形成免疫功能偏低,更兼以年龄偏大伴有其他疾病,抵抗力差等,病原菌非常容易侵入机体,对细胞的免疫功能造成重大伤害,严重者可能会死亡。(5)其他: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细菌出现耐药性,激素的应用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5-6]。

3.2 预防措施 面对上述相关因素,为减少行开颅手术后的颅内感染率,需要实施综合防治对策。(1)清创处理:对开放性的颅脑出现损伤患者,需严格遵照相关的处理原则,在外伤早期及时根除坏死组织及细胞,包括脑组织中的碎骨片以及异物,手术后缝合好硬脑膜以及头皮切口,尤其要按照受伤时间差异对伤口进行合理处理,对预防患者颅内感染有重要意义。(2)强化对围手术期的管理:存在确切高风险因子的开颅手术需要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手术前30 min静滴,基本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一旦手术耗时>3 h,术中需要重复应用1次。(3)提高无菌意识:医护工作者必须提高无菌意识以及开颅术后对颅内引发感染的防范意识,严格遵照消毒隔离准则,在与患者进行接触、替换脑室引流管和换药前后均应洗手,确保无菌环境;强化专科护理,合理放置引流管,以免脱落、折曲、移位及倒置,尽量减少置管时间,做到切口敷料清洁干燥。(4)加强患者全身性营养支持和基础疾病的治疗:对年龄偏大合并有糖尿病或其他疾病者,术前需要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如果患者头脑清晰必须提供热量与营养极高且消化较容易的食物,若患者处于昏迷在早期也需提供营养支持,选用全胃肠外营养(TPN)及管饲喂养等,完善机体的抵抗力及免疫力,继而有利于患者全身情况的好转和对于感染的控制。(5)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是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7-8];对已感染的患者立即进行病菌的培养和药敏测试,参考测试现象选取有效抗菌药物,不能长期应用预防性用药,以便于减少耐药菌的产生,达到较好的疗效。护士需要熟悉正确用药的知识,执行医嘱时参照药物半衰期判断时机用药,认真关注药物的效果并向主治医生及时汇报,从而决定是否停药或换药,从而确保治疗效果最佳。(6)强化陪护人员管理:对陪护人员数量和探视时间进行约束,对患病人亲属进行健康宣传,与病人接触后需要立即洗手,枕上无菌治疗巾,可以使颅内感染的发生率降低。

作为一种极其严重的神经外科手术并发症,颅内感染若能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不仅能够有效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还可减少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1] 谢翠娥,王海燕.1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持续脑室冲洗引流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9):52-53.

[2] 高岸英,李燕,王永胜.清洁切口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7):3 581-3 582.

[3] 乔丽琴,王志明,闫淑英.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成因及治疗[J].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1):975-976.

[4] 张玉龙,和华元,马建,等.神经导航系统在颅脑外伤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附34例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3):179-180.

[5] 崔东岚,吴奎海,马均宝,等.念珠菌感染状况的监测与耐药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5,22(2):173-174.

[6] 张功武,钱惠.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3,19(3):35-38.

[7] 张淑敏,朱熠,娜依兰,等.持续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52-153.

[8] 伍军,张明宇,谭泽明,等.颅脑手术后重症患者并发真菌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10(5):361-363.

(收稿2015-10-12)

R619+.3

B

1673-5110(2016)19-0134-02

猜你喜欢
开颅感染率神经外科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