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的影响

2016-11-29 01:51潘江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外伤体位颅脑

潘江霞

四川达州市中心医院ICU 达州 635000



·护理体验·

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的影响

潘江霞

四川达州市中心医院ICU 达州 635000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05—2015-05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各60例,对比2组术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护理前后Ⅰ级、Ⅱ级、Ⅳ级及Ⅴ级所占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4.25、4.34、4.19、4.38,P<0.05;χ2=4.76、4.90、5.23、14.93,P<0.05)。常规护理组护理后与康复护理组护理后Ⅴ级所占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P<0.05)。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3.45,P<0.05;t=5.92,P<0.05)。2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P<0.05)。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术后运动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颅脑外伤;运动功能障碍

颅脑外伤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创伤类疾病,主要指患者头部在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后出现头皮裂伤、头皮血肿、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脑震荡等症状,且部分患者在发病期间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1]。目前对于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并不满意,而大量研究证实,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对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我院对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康复护理,对比其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05—2015-05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各60例。常规护理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3~59岁,平均(37.7±2.8)岁;住院时间10~34 d,平均(18.7±3.5)d;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2例,交通事故伤30例,暴力打击伤8例。综合护理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2~58岁,平均(38.7±2.9)岁;住院时间11~36 d,平均(19.5±3.7)d。2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有明确的颅脑外伤史,昏迷时间>25 min;②伴不同程度的意识及认知功能障碍;③于我院经MRI或CT诊断后确诊;④由其家属签署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2]。

1.2.2 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病史或其他脑血管疾病者;②合并其他脏器严重损伤;③颅脑外伤前已存在认知及意识方面的障碍;④合并严重视力或听力障碍[3]。

1.3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后,每日给予2~4次的甘露醇静滴以降低颅内压,静脉注射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以营养脑细胞,1次/d,配合吸氧、降压、苏醒剂的应用,并给予常规营养支持等基础护理方法。康复护理组: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给予如下护理方法:(1)体位指导: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体位适应锻炼,注意体位训练循序渐进,顺序依次是平卧位、半卧位、坐位、立位、直立位及行走[4]。制定体位锻炼时,需确保每个动作持续时间1 h以上,后左右转动头部,无不适症状后开始下一个体位锻炼。若出现明显的不适感,需返回上一个体位锻炼重新适应,若出现严重不适感,需立即返回至最初的平卧位,待症状平稳后再进行。(2)康复训练:待患者症状平稳后给予系列的康复训练,包括摆放肢体的体位,完成被动及主动的肢体运动,平衡训练、行走训练、日常生活训练等[5]。(3)认知行为训练:指派专业的护理人员为患者行认知行为训练,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谈,确保每周交谈2~3次,每次谈话时间持续25~30 min。谈话内容包括正确识别自动思维,纠正错误的认知,建立合理的认知行为形态等。(4)心理护理:绝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需要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告知其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训练内容。在得到患者同意及配合的前提下,完成治疗及护理方面的内容[6]。护理人员需站在患者角度出发,面对其所提疑问给予耐心解答,鼓励其树立治愈的信心,告知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可获得良好的预后。根据患者的需求向其讲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及基础治疗过程,稳定患者负面情绪,帮助其维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术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术后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量表评价。Ⅰ级:严重运动功能障碍;Ⅱ级:显著的运动功能障碍;Ⅲ级:重度运动障碍;Ⅳ级:轻度运动能障碍;Ⅴ级:运动能力痊愈。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价,具体指标包括控制排便、控制排尿、独立穿衣、用厕、上下楼梯、床椅转移等,满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7]。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运动能力对比 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护理前后Ⅰ级、Ⅱ级、Ⅳ级及Ⅴ级所占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4.25、4.34、4.19、4.38,P<0.05;χ2=4.76、4.90、5.23、14.93,P<0.05)。2组护理后Ⅴ级所占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运动能力对比 [n(%)]

2.2 2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3.45,P<0.05;t=5.92,P<0.05)。2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P<0.05)。见表2。

表2 2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s,分)

3 讨论

颅脑外伤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创伤类型,主要由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致,据调查资料显示,颅脑外伤的发病率仅次于骨折,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现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由于交通外伤、高处坠落伤、暴力伤害所致的颅脑外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8]。目前,临床上针对颅脑外伤的治疗及护理多以手术治疗后的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高压氧舱等基础护理,但预后效果尚不满意。本文应用康复护理,以达到促进恢复患者机体功能及生理状态的目的,同时减少后遗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9]。

当代康复医学认为,疾病发作后应立即给予康复护理,原因是颅脑外伤患者而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尽早给予有效的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神经元的再生,通常将颅脑外伤后的3个月作为最佳时期[10]。但大量临床研究发现,以往采用的康复护理多于恢复期开展,但若早期开展更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及预后[11]。不仅可降低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发病率,同时可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体位指导不仅可有效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心脑血管痉挛,同时可有效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注意要循序渐进开展体位指导,由平卧位逐渐过渡为行走位,避免因快速变动体位而造成的供血功能不足。而针对患者肢体功能制定的康复训练一方面可有效减少肢体功能障碍,另一方面降低肢体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临床研究证实,开展认知方面的教育,对患者错误认知进行纠正,帮助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后患者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或神经性行为失调[12]。心理护理则针对每位患者的个体情况展开,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感,培养其树立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患者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康复护理组相比于常规护理组在改善患者运动能力方面具有突出的临床价值,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3]。

综上,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及其家属负担,值得进一步完善并推广应用。

[1] 卢明云.颅脑外伤患者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9):140-141.

[2] 熊慧琴.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恢复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270-272.

[3] 叶曙光.颅脑外伤患者中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16):141-142.

[4] 杜慧平.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5):92-93.

[5] 栗艳红.重症颅脑外伤的急诊护理措施[J].吉林医学,2012,33(16):2 524-3 525.

[6] 钟次兰,陈立华,蔡淑群.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50-152.

[7] 赵淑霞.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348.

[8] 雷尚国,黄国涛,孟庆锋,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6):31-33.

[9] 邵强.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8-20.

[10] 祝志梅,毛秀英,俞英英,等.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循证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2 313-2 314.

[11] 王文文,李春芳.我国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1,25(9B):2 351-2 352.

[12] 周丽娜.循证护理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功能康复和综合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1 389-1 390.

[13] 张继红.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109-110.

(收稿2015-11-02)

The application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trauma and its influence on postoperative function of movement disorder patients

PanJiangxia

ICUofDazhouCentralHospitalofSichuanProvince,Dazhou63500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postoperative function of movement disorder patients when treated for the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trauma.Methods Totally 120 cases with craniocerebral traum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nursing group an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ostoperative movement function and daily life abilit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Ⅰ,Ⅱ,Ⅳ,Ⅴ level before nursing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proportion after nursing of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χ2=4.25,P<0.05;χ2=4.34,P<0.05;χ2=4.19,P<0.05;χ2=4.38,P<0.05).The proportion of Ⅰ,Ⅱ,Ⅳ,Ⅴ level before nursing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proportion after nursing of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group(χ2=4.76,P<0.05;χ2=4.90,P<0.05;χ2=5.23,P<0.05;χ2=14.93,P<0.05).The proportion of level Ⅴ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χ2=7.12,P<0.05).The daily life ability score of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t=3.45,P<0.05).The daily life ability score of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group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t=5.92,P<0.05).The daily life ability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t=4.77,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trauma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exercise capacity,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aily life,which is worth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Craniocerebral injury;Movement disorders

R473.74

B

1673-5110(2016)19-0137-02

猜你喜欢
外伤体位颅脑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