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发展与改革

2016-11-30 01:54吴炎兵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农业大学足球运动联赛

高 翔,吴炎兵



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发展与改革

高 翔,吴炎兵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对山西农业大学校园足球竞赛体系进行研究,为其他高校竞赛体系的搭建提供参考。主要结论:悠久的体育运动历史、浓厚的校园足球氛围是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发展的基础;竞赛体系的完善及改革是校园足球竞赛的关键。建议:开展类似于欧冠、欧联杯的区域性高校联盟杯赛,改善高校校园比赛竞争性、偶然性减弱的现状,进一步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

校园足球;竞赛;改革;山西农业大学

前言

2014年11月26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带动学校体育改革,3年时间内全国将确定两万所中小学校为足球特色学校,并打造200只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建立全国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体系[1]。本文认为,山西农业大学作为拥有浓厚体育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其优秀的体育文化背景有利于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学校在建立四级联赛和推动班级比赛的同时,不断完善竞赛体系,对传统比赛模式进行改革,与全国联赛、省级联赛并轨。全国类似山西农业大学这样的高校有很多,通过对山西农业大学的校园竞赛体系研究,为其他高校的校园竞赛发展奠定基础,为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的体育竞赛历史、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竞赛体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知网搜集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了分析整理,以了解当前相关研究的现状。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和已退休教师进行访谈,收集他们对本研究相关问题的看法及建议,以确保研究的可行性、科学性和严谨性。

1.2.3 数据统计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要求,将调查所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西农业大学校园足球竞赛发展历程

悠久的校园足球历史、良好的足球运动氛围是校园足球发展的基础,山西农业大学作为百年老校,具备校园足球发展的良好条件,校园足球竞赛从建校至今,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2.1.1 铭贤时代

山西农业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前身是孔祥熙创建的铭贤学堂。在铭贤时代,学校非常重视体育运动。创始人孔祥熙提出“德、智、体”三育兼程并进的教学理念,从西方引进并推广田径、篮、排、棒、垒等体育项目,建设比赛场地,组织体育比赛。学校的红黄代表队在山西省乃至华北区的比赛成绩都十分优秀,1935年,足球比赛获得铭贤公开足球奖。此外,铭贤学堂的孔祥熙、王正廷、董中义都是当时的中国奥委会成员。由此可见山西农业大学早期优秀的体育文化背景,在我国体育近代史的发展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1.2 1949-1965年

铭贤学堂在战争时期几度迁址,学校发展受到极大影响。建国初期,学校当时招生人数每年大概只有20-180名,全校只有3个系。大跃进时期,学生全部要深挖土地、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口粮空缺、人人吃不饱。这个时期校园足球发展几乎为零。

2.1.3 1966-1984

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招生人数的增加,使得学校具有开展体育活动的条件。此时,足球运动在小部分学生中开始开展。十年动乱结束后,国家政局稳定,高考恢复,全国足球运动重新得到发展,这一时期,学校足球运动也逐步渗透到大部分学生中,校园足球竞赛得到重新发展。

2.1.4 1985-2010

80年代中期,山西农业大学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不断开设新的专业、院系。学校已经把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环校长跑等比赛成绩作为评比各学院先进的考核内容。与此同时,校园足球较为系统的比赛也初具规模。随着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开始,更多的学生、教师加入到足球运动中,学校也在1990年成立了校足球代表队,并在1996年获得了山西省高校足球比赛的亚军。

1998-2010年期间,除学校举办的正规比赛之外,教工与学生的足球爱好者还共同组建了校园足球俱乐部。由校园足球俱乐部举办的“校友杯”足球比赛,比赛形式有过七人制、八人制、九人制,组队形式较为自由,不分年龄、不分师生。这一竞赛组织形式的出现,为山西农业大学校园足球竞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1.5 2011年以来

2011年校园足球俱乐部全面由学生接管,成立了“山西农业大学足协社团”。学生足协开始举办多样化的竞赛,五人制、农超、新生杯等。2014年获得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颁发的“全国百佳体育公益社团”。学生社团组织的竞赛使校园足球竞赛形式更加丰富,逐步形成了各级赛事的衔接。学校代表队在停滞了10年后,于2015年重新组建,并同年在山西省高校足球比赛中获得季军。自2016年开始,校园足球竞赛实施改革,实行甲、乙组升降级制的校联赛,将学生足协举办的农超联赛并轨到校联赛次级联赛。

2.2 山西农业大学校园足球竞赛体系

图1 竞赛体系流程图

国务院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提出了建立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的提议,并确定了2015年教育部将建立健全全国校园足球竞赛体系。要求校内要组织班级、年级联赛,同时要组成校队进行跨校、跨区甚至是全国性联赛。山西农业大学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始终围绕着国务院制定的战略方针进行校园足球竞赛的改革。山西农业大学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如图1所示,学校校园足球竞赛主要由三个机构组成,分别是校方、足球社团、学院。校方由体育竞赛委员会组织校级联赛,每年由体育教学部选拔学生参加山西省足球联赛;足球社团由社团学生干部组织足协的各种比赛,校方足球教师负责社团的建立和指导;学院竞赛由足球社团选出的各院负责人组织班级比赛。竞赛体系形成逐级管理。

竞赛体系的成功搭建,有效协助各级竞赛的管理,衔接各级比赛的实施[2]。校方组织校级足球联赛规模大,正规性强,竞争激烈,重视程度高;足球社团组织的比赛,形式多样性,参与程度高,重视程度较高;学院组织的比赛竞技能力较差,选拔性强,重视程度低,参与程度高。山西农业大学校园足球根据各级比赛的特点,不断摸索寻求更好的竞赛体系,完善联赛的逐级衔接。

2.3 山西农业大学校园足球竞赛机制改革

2.3.1 校园足球联赛升降级制

表1 山西农业大学校园足球杯赛淘汰制比赛场次情况

表2 山西农业大学校园足球甲、

足球比赛是提高足球运动技能最为直接的方式,技能的提高必须是建立在实战的情况下,只有这样,技、战术才能在比赛中真正的发挥出来[3]。然而健康的联赛是足球比赛最为重要的依托。目前,各高校校园足球比赛多为杯赛单循环淘汰制,单淘汰比赛的特点是对参赛队力争胜利起积极促进作用,在比赛中,技、战术水平比较高的球队趋向集中,比赛逐步形成高潮。适用于参赛队数量多、场地少、时间短的情况下采用。缺点是水平低的队伍比赛场次少,实战少,比赛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不利于相互学习,偶然性较大[4]。山西农业大学在校园足球改革中,针对校园足球参与热情虽不断高涨但各学院队伍又实力不等的现象,将实力强劲的队伍分到甲组,实力较弱的队伍分到乙组,把原有的杯赛淘汰制改为甲、乙单循环升降级联赛制。目的就是让参赛队伍的相遇机会变多,实力接近,提升比赛的观赏性,利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技术水平。表一与表二对比可知,学生参赛场次明显增多。为了避免产生联赛制与淘汰制相比参赛队伍力争胜利的积极性降低的情况,山西农业大学校园足球联赛增加升降级制度来弥补这一不足,甲级末尾2名降到乙级,乙级头两名升入甲级。通过这一方式努力将校园足球联赛做到激烈性强、参与人多、比赛场次多的特色联赛。

2.3.2 学生足协竞赛与校园联赛并轨

学生足协社团组织的竞赛是校园足球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学生赛事和校方正式赛事结合起来,让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更加完善,山西农业大学采用与学生社团负责人对接的方式,将学生足协赛事影响力最大的农超联赛进行并轨,把农超联赛改为校联赛各院队的预备队比赛,效仿中超、中甲的预备队比赛模式。比赛报名时,采用中超限制外援人数的方式进行报名参赛,形成对接。这一竞赛机制的改革,对校园竞赛参与人数的要求极高。据统计山西农业大学14个院,各院足球队后备人数在35人左右,这种情况很适合学生竞赛与校园联赛的并轨。在实际操作中,校联赛参赛名额20人,名单中只能有5人可以同时参加足协预备队比赛和校联赛,而在足协预备队比赛中,场上最多只能有5人中的3人可同时在赛场上比赛。这种竞赛体制的并轨,不仅仅能让更多队员踢上正规的比赛,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和规律,形成梯队的建设,也避免学生由于技术基础差,踢不上比赛失去兴趣而放弃足球运动情况的产生。这种改革对扩大足球运动人数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各院为了完成好校联赛和预备队比赛,无形中要举办更多的班级比赛去发掘更多对足球运动感兴趣的同学,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足球运动中,从而形成健康的良性的循环竞赛机制。

3 结论与建议

校园足球运动中,竞赛是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动力。悠久的校园体育运动历史、浓厚的校园足球氛围是竞赛体系发展的基础。每级联赛不可能完全独立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高校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必须调动学生参与,将学生的比赛纳入校园竞赛体系之中,与学校竞赛进行衔接。同时传统的竞赛形式还需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省级联赛、全国联赛并轨。为了改善高校校园比赛从杯赛改为升降级联赛,竞争性、偶然性减弱的现状,笔者建议开展类似于欧冠、欧联杯的区域性高校联盟杯赛,进一步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

[1] 国务院办公厅.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国办发(2015)11号,2015-3-36.

[2] 毛振明,刘天彪,臧留红.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3):58-62.

[3] 刘志云,王慧琳,任万勇.增长模式:从“校园足球”开展看“全国学校足球运动联盟”建设态势[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4):277-280.

[4] 何志林.现代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Campus Football Competition System

Gao Xiang,Wu Yanbing

Through the method of material documentary,expert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is article studies campus football competition system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e long history of sports and dense atmosphere of campus football ar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football competition system.The key to the campus football competition is the improvement and reform of the competition system.Advice: Carrying out the college alliance cup, like UEFA Champions League and Europa League cup, to make up the weakening phenomenon for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contingencyamong the campus competition, and make further improving for the campus football competition system.

campus football;competition; reform;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高翔(1987-),男,河北张家口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体能训练和足球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山西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山西 晋中 030801

PE Department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Jinzhong 030801, Shanxi, China.

G808

A

1005-0256(2016)011-0138-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11.059

猜你喜欢
农业大学足球运动联赛
足球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包头市第十一中学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张振、李杰作品
2017年全国数学联赛A卷第10题另解
一道联赛题的推广
Introducing metacognitive approaches to cultivate sustained self—directed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listening courses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世界杯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