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

2016-11-30 10:32蔡栓杰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17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工程施工

蔡栓杰

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

蔡栓杰

建筑行业的发展很快,而且规模逐渐扩大,由于自身的独特性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目前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虽然有一定提高,但是总体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这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本文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影响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使建筑工程行业健康发展。

建筑工程 施工 安全管理 因素 措施

1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参与的人员非常多,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工种不一样,施工项目不一样,工作面比较分散,每个环节的施工条件也不一样等。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除了建筑本身处于露天、高空、密集施工有关系,而且还会受到市场的发展、法制不完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施工不规范、工程材料以及设备不达标等方面的影响。

1.1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出现了总承包、分包、转包等多种形式,结构形式不合理、发展不完善,建筑市场非常混乱。实际的工程建筑中,总可以见到一个工程项目有好几个分包单位施工,这些分包单位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普遍比较低,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偷工减料、没有安全意识,对安全方面没有统一的管理,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我国关于安全施工的法制不健全,满足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安全事件没有做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1.2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

领导者没有很强的安全意识观念,对安全方面没有加大投入,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施工安全就无法保障。施工人员对安全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抱有侥幸心理,没有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操作,经常会出现一些违规行为或者冒险作业。因此,要确保安全施工就要认真考虑人的因素,人是工程建设的主体,工程施工需要所有的参与人员都要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这也是影响施工安全的决定性因素。

1.3材料以及施工设备质量不合格

(1)工程材料的质量达标是安全施工的基础,如果材料的质量无法保证,那么安全施工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种类非常多而且用量也非常大,如果对其全面的质量检查是很难实现的,一般会采用抽查检验的办法,但是这种办法往往会出现遗漏,对整体的质量做不到全面;一些承包商在中标以后,没有按照材料的设计要求在品种上、材质上、规格上严格生产,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一些监理人员都对进场的材料没有按照检验程序对材料进行取样复试,使一些不合格的材料用在工程建设中,为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埋下隐患。(2)工程中使用的施工设备质量对安全施工也会有很大影响。建筑工程会用到很多的机械设备,流动性也非常的大,虽然对所有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非常困难、工作量很大,但是在使用之前一定要认真检查。很多的施工单位对设备没有做好维护和保养,一些设备甚至带病作业,有些设备没有按照安装说明书进行安装,这些都为设备的安全使用埋下隐患。举一个实际的施工安全事故案例,施工中使用的塔机的吊钩突然失灵,吊斗落下砸中地面的一个施工人员,这名施工人员当场身亡,事后对这个设备检查,是因为其吊钩的螺栓松动造成塔臂失控,扯断钢丝绳坠落从而造成这场事故。

1.4没有按照施工规范操作

工程建设中使用到的施工方法指的是组织措施、技术方案以及组织设计等,在这些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是非常多的。比如说,制定好的施工方案没有严格执行,对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组织措施不切合实际,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施工安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过很多这些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比如,不是机械工人操作机械,造成人员伤亡;不是电工确私自修理线路,没有通过漏电开关,结果发生漏电造成人员触电身亡;施工人员没有佩戴安全帽,还有人穿拖鞋施工,结果在脚手架上进行施工时不小心滑落,造成坠落伤亡;施工人员在进行搭建脚手架或者加固外墙模板时,没有系安全带,发生坠落造成身亡;在进行高空拆模作业时,拆下的模板直接往下扔或者用脚往下踹,发生脚蹬空造成坠落身亡;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将一些施工程序同时作业,强行让施工人员加班,造成施工人员疲劳、注意力不集中,造成安全事故。这些违反安全操作的施工规范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非常常见,为施工安全埋下隐患。

2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参与单位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法律法规

(1)一项建筑工程,建筑方要禁止多次分包或者是多次转包,总承包商应该对分包商加强管理。对施工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建设,对在施工中进行违章指挥、没有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品、强行施工人员进行冒险作业、连续加班作业等行为,要依据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建筑单位可以在现有的安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现在的施工安全制度和施工标准或者进一步完善,使建筑单位在安全施工管理上有法可依,使安全管理工作逐渐规范化、制度化、有章可循。(2)施工单位在正式开工之前,要对工程的建设特点以及施工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依据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领导者、指挥者以及施工人员都要明确责任,实行层层把关。整个工程项目认真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将安全责任逐层落实到位。对一些非常危险的施工环节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对一些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地方做好防范措施。方案和措施的制定需要经过监理单位批准以后才可以实施。(3)监理单位要对施工过程中有关的安全施工标准进行认真审查,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对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以及安全施工方案等都要做好认真审查,同时督促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这些安全制度来执行。

2.2建立健全的安全组织机构,提高管理和施工人员的素质

(1)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组织机构。对安全生产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对参与的各个部门在安全管理上进行具体分工,将岗位责任制和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依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方法。对一些大型的或者是比较危险的项目要安排专门的安全负责人,并配合其他的安全管理人员共同进行管理,同时建立安全管理的档案资料。领导者对施工现场整体负责,专职人员对部分项目负责,施工人员对施工区域负责,这样层层明确以后,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以及时追究责任。(2)进一步提高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施工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如果一个施工单位有高素质的管理者和施工人员,那么施工安全管理才有保障。所以施工单位想要保证自己承担的项目不发生安全事故,领导者就要把安全施工放在第一位,同时进一步提高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安全施工。(3)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安全思想意识。施工单位要定期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技术方面、安全知识方面等组织培训,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对安全的认识。对一些危险环节的施工必须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施工人员一定要具备上岗资格才可以施工,比如,电焊作业、2.3加强原材料进场以及施工设备的管理

电工或者是起重作业等特殊作业,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材料检测人员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鉴定水平。进场的材料要具备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以及材质证明书等,需要与监理人员共同来验收。除了对书面资料进行检查以外,对材料要进行取样检测以及复试,复试合格以后才可以使用。(2)施工中用到的设备也要提供相应的质量证明书、安装说明书、合格证等,起重设备的安装最好由专业的安装单位来安装,安装完以后由监理人员进行检测,检测合格以后才可以使用。施工单位要建立施工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要做到日常的检修和维护。监理单位也要定期对设备的防护装置以及安全保险装置等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2.4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的环节和人员也非常多,在施工中可能会因为某一个人的失误造成安全问题,对每一个施工人员做到跟踪管理是不可行的。所以,施工单位要建立安全交底制度,建立日常检查制度,在施工开始之前对每一个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巡查;监理人员也要进行日常的巡查,对现场施工有异常的地方要及时询问和处理,防止安全问题发生,确保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安全问题要非常重视,要进一步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对材料和设备加强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要严格把关,提高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水平,保证施工安全。

3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系统,在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组织机构,对工程材料和设备加强质量管理,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促进建筑行业健康长期发展。

[1]董新.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J].科学之友,2011(15).

[2]林伟.浅谈发挥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能作用[J].中华建设,2012(08).

[3]李兴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建筑安全,2012(26).

蔡栓杰(1976—),男,河南郑州人,大专,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项目经理。身份证号:410122197604082310。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工程施工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
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