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2016-11-30 11:44郝凯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7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

郝凯峰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60 例乳腺癌患者, 先采用亚甲蓝染色法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之后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前哨和腋窝淋巴结均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 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 96.7%(58/60), 对其前哨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 36 例为阳性, 22例为阴性;对检出前哨淋巴结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 35例为阳性, 23例为阴性。以腋窝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前哨淋巴结检查符合率为91.38%, 灵敏度为94.29%, 假阴性率5.71%。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中, 亚甲蓝染色法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检出率、准确率高, 假阴性率可以接受, 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亚甲蓝染色法;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临床应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7.078

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 既往均采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其有两个目的:①完全清扫腋窝淋巴结, 切除其中可能含有的转移肿瘤组织;②做为临床评估患者肿瘤情况的条件, 确定临床分期及后续的治疗。但是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对于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的患者, 不能起到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作用[1], 盲目的扩大了手术的范围, 并且术后有近1/3的患者出现严重的上肢水肿等不良反应,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临床的应用, 可以对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进行准确预测, 使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的患者可以避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前哨淋巴结活检亦可以提供完整的术后病理信息, 为患者术后进一步治疗提供证据。目前联合法、染色法、核素法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三种主要方式, 本研究主要观察亚甲蓝染色法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情况, 确定其在临床中推广的可行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本科收治的6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 年龄31~72岁, 平均年龄( 53±10)岁。 中位年龄50岁, 均为单发肿瘤, 彩超及钼靶未见多中心或者广泛肿瘤分布情况, 同时临床未发现可疑腋窝淋巴结转移。既往无腋窝手术病史。每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术。

1. 2 方法 对60例乳腺癌患者做全身麻醉, 麻醉成功后, 先将浓度为1%的亚甲蓝溶液2 ml注射到据肿瘤边缘0.5 cm的皮下组织内及乳晕区, 之后按摩注射部位, 以促使亚甲蓝在淋巴管中快速扩散。15 min后开始行乳腺癌前淋巴结活检术。在腋窝靠近乳腺外上边缘处行横行小切口, 一般长4 cm,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打开腋筋膜, 逐层切开腋窝淋巴脂肪组织, 直到胸壁;寻找蓝染的淋巴管, 沿淋巴管寻找到对应的蓝染的淋巴结, 将蓝染淋巴结切除, 标记成前哨淋巴结 ;切除蓝染的淋巴结后需要仔细触摸腋窝, 看是否依旧有残留的肿大淋巴结, 如果有需一并切除后送检;之后完成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完成后将清扫的腋窝淋巴脂肪组织和前哨淋巴结分别送病理检查。所有淋巴结均需全部连续切片。统计手术完成总例数、检出例数、假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前哨淋巴结阳性例数、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等。

1. 3 评价标准 前哨淋巴结检出成功率=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例数/进行前哨淋巴结的总例数;假阴性率=前哨淋巴结假阴性例数/腋窝淋巴结阳性例数;灵敏度=前哨淋巴结与腋窝淋巴结同为阳性例数/腋窝淋巴结阳性总例数。

2 结果

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 96.7%(58/60) , 对其前哨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 36 例为阳性, 22例为阴性;对检出前哨淋巴结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 35例为阳性, 23例为阴性。以腋窝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前哨淋巴结检查符合率为91.38%, 灵敏度为94.29% , 假阴性率5.71%。58例检出前哨淋巴结患者的前哨淋巴结与腋窝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肿瘤, 一般发生在女性身上, 近年来发病率一直有上升的趋势。手术依旧是乳腺癌必不可少的治疗方式, 特别是在腋窝淋巴结的处理中, 临床上需要准确的判断其是否存在转移, 从而确定手术方式及后续治疗[2]。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判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传统方式, 准确率高, 但是因为手术切除了所有的腋窝淋巴结及腋窝的皮神经, 创伤大, 术后上肢淋巴回流障碍, 出现患侧上肢疼痛、活动障碍、水肿等情况;而对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不能提高生存率, 理论上是一种过度治疗。

目前临床上只有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可以准确判断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 其理论根据是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首先发生在前哨淋巴结, 后面依次顺序出现后序的腋窝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活检主要有核素法、染料法和联合法三种方法, 在国外的研究中均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各有优缺点。核素法检出率较高, 操作简便,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 但是肿瘤与前哨淋巴结相近时, 容易因放射性对比差异小而无法检出, 并且其所需的设备昂贵, 具有放射性污染的可能, 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经济压力[3], 不利于在基层医院开展;联合法的准确率相对而言比较高, 但是也存在设备操作起来繁杂、检查费用昂贵、 有放射性污染的缺点。选择染料法, 一般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容易找到实验用的材料, 操作流程简单, 效果直观, 另外检查费用相对较低, 并且相比前两种方法没有放射性污染[4]。但是使用染色法时, 最初时在染料注射的部位、剂量、切口的选择、淋巴管的寻找等操作方面有一定困难, 其成功率及假阴性率较高, 使得人们担心其可靠性。但是综合分析本实验结果来看, 操作熟练后, 单独采用蓝染法, 检出率为96.7%, 假阴性率为5.71%, 可以准确的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状态。国外一般采用专利蓝或者异硫蓝做为染料, 淋巴管对这两种染料具有更强的吸收性, 但其维持淋巴管蓝染的时间较短, 而且染料的价格比较昂贵、难以获得, 在我国目前难以推广。亚甲蓝可以使淋巴管较长的维持蓝染状态, 甚至可以超过60 min, 并且染料的价格相对比较低, 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得到, 在临床实验证实其可行的情况下容易得到广泛推广。

综上所述, 结合我国目前的基本情况, 特别在基层医院, 开展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切实可行;但在临床应用之前, 需熟练的掌握手术的技术要领及适应证, 才能给广大的患者带来真正的获益, 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于昌盛, 陈剑平, 王亚兵. 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100例分析.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4, 41(8):547-549.

[2] 湛建伟, 苏国森, 程少萍, 等. 亚甲蓝染色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20): 3029-3030.

[3] 刘晓艳. 纳米碳和亚甲蓝染色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河北医药, 2014(24):3773-3774.

[4] 叶熹罡, 潘凌霄, 张晓申. 亚甲蓝染色法检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的意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 41(5):30-33.

[收稿日期:2016-07-20]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