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分析

2016-11-30 13:55米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7期
关键词:危险因素护理

米娜

【摘要】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方法 9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展组)与90例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非进展组), 实施临床治疗,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对策。结果 进展组患者出现糖尿病病史, 临床表现的发热症状、空腹血糖上升、白细胞计数增加率等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患者出现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狭窄率高于非进展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非进展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进展组82.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了解影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并实施合理护理干预, 可有效降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关键词】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7.182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患者发病6 h后脑局灶神经缺损症状进一步增重且进行性发展的一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症状,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1]。本文选取9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90例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 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进展组, 同期90例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为非进展组。进展组患者中男48例, 女42例, 年龄34~80岁, 平均年龄(66.2±10.6)岁。非进展组患者中男50例, 女40例, 年龄33~78岁, 平均年龄(63.8±10.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通过应用胞二磷胆碱、盐酸川芍嗦、能量合剂予以治疗, 均通过静脉滴注使用, 患者均服用尼莫地平、维生素E、维生素C等药物, 以便患者得到支持治疗, 根据患者脑水肿症状采用20%甘露醇, 以便对患者进行脱水处理, 由此可减少患者的颅内压, 并每间隔12 h采用低分子肝素5000 U进行皮下注射, 位置选择脐旁2 cm处, 且需两侧相互交替注射, 连续治疗7~10 d。治疗过程中, 注意不可使用溶栓剂、抗血小板药物等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糖尿病病史、发热、空腹血糖上升、白细胞计数增加, 脑动脉狭窄, 临床疗效情况。

1. 4 疗效评定标准[2] 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范围在90%~100%, 未出现病残情况;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范围在46%~89%, 病残程度在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范围在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或上升<18%。总有效率=(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进展组患者出现糖尿病病史, 临床表现的发热症状、空腹血糖上升、白细胞计数增加率等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脑内外动脉狭窄比较 进展组患者出现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狭窄多于非进展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3 两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非进展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进展组82.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小结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为:患者因血栓扩大而使得原位动脉血栓形成持续性的蔓延情况;发病导致患者动脉有狭窄症状或闭塞;造成动脉-动脉的栓塞, 引发心源性栓塞症状;侧支循环并无法保持良好的运行;发生全身性低血压;无充足血容量, 对应心搏出量明显降低;出现逐渐扩大的脑水肿症状, 造成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更为严重;心肺功能发生紊乱、水电解质及酸碱出现失衡, 存在感染等因素, 对脑代谢造成一定影响, 使得神经功能缺失更加严重。

脑缺氧、细胞水肿等导致大脑病理生化过程的进展更为严重, 造成脑梗死面积更为明显的增大, 使得神经细胞发生的坏死凋亡症状出现持续恶化, 对患者极为不利。

总之,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机制比较复杂, 大量的不利因素对其造成影响, 具有比较严重的危害性, 对其进行治疗时, 应注意其对症治疗过程中, 实施合理护理干预, 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祖合热阿依·牙合甫, 王成风.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诊治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21):79-80.

[2] 陈敏.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黑龙江医学, 2011, 35(7):537-538.

[收稿日期:2016-04-27]

猜你喜欢
危险因素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